從同情到同理:我們該如何面對身心障礙者

2019-07-07 07:00
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圖/Pixabay)
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圖/Pixabay)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有相同的生命經驗?看到一些行動較為不便的身心障礙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協助他們,因此就假裝沒看到的離去。我想這樣的案件不難看見,因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我想這個比例難以去忽視。因此想藉此文章,整理自己過去幾年與障礙者相處經驗的協助模式及心態轉換。

收起對障礙者的憐憫

若想幫助身心障礙者,第一件事情並不是直接詢問怎麼幫助,而是在心態上要先有所改變。先把我們的憐憫之心收起來,他們本身並不可憐,他們可以適時透過不同輔具及協助來改善生活,他們也可以藉不同幫助者來完成生活的所需,真的不需要用你的憐憫、慈悲去看待他們。

身心障礙者只是需要不同的生活協助,因為在現階段的環境不利於他們而已,當你用憐憫之心看待他們,除了使他們在生活上更加依賴他人而已,更是將他們貼上無能化的標籤。

障礙來自環境

我們在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障礙認知,我認為需要建立在環境之上。我們必需要理解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我們的社會會去建構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第二件事情是我們的社會建構來自於多數的需求而形成的。

舉例來說:首先因為精神障礙、自閉症的情緒及行為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標準因此被列為一種「障礙」,再者若我們的社會在道路設計符合無障礙及通用設計,對於輪椅使用者而已,將不會造成「障礙的困擾」,甚者或者我們的社會如果沒有聲音的形成、沒有影像的概念,就不會用視覺及聽覺的障礙。從上述,我們必須理解障礙的形成是來自環境,因為環境造就障礙,我們更要瞭解「環境是來自社會全體的建構」。

減少特定標籤的詞彙

當我們心態及認知上有所改變之後,我們必須在語言上的使用更為警慎,避免使用針對身心障礙者的詞彙,減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標籤。例如:不該使用特定障礙障礙的詞彙來進行謾罵,像是「智障」、「眼殘」、「耳包」、「智能不足」等等。而可以盡量使用一些較中性的詞彙形容身心障礙者,像是「輪椅使用者」、「視力障礙者」等,但是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指稱並沒有絕對正確,因為每一位身心障礙者的感受不盡相同,對於不同稱呼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不妨可以直接詢問障礙者本人。

不該使用特定障礙障礙的詞彙來進行謾罵,像是「智障」、「眼殘」、「耳包」、「智能不足」等等。(圖/想想論壇提供)
不該使用特定障礙障礙的詞彙來進行謾罵,像是「智障」、「眼殘」、「耳包」、「智能不足」等等。(圖/想想論壇提供)

瞭解障礙者需求

前半較多講述概念及思考的內容,在實際上需要如何幫助障礙者,其實並不要那麼擔心,可以事前瞭解障礙者的障礙程度及障礙類別,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時,在協助上也較為容易。若你沒有時間,其實你可以直接上前詢問障礙者,在我的經驗當中障礙者多數會直接告訴你,或者告訴你目前自己不需要幫助。

但是這邊要提醒各位,對於障礙者的生活,給予適時的協助固然重要,但是絕對不要什麼都給予幫助,我們之所以要有背景知識,是可以讓我們去判斷哪些是障礙者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再去作協助。這才是真正的協助障礙者。

個人化的調整設計

不同程度、類別的障礙者,對於輔具或協助助理的需求皆有所不同,舉兩例:輕度的視障者可以透過字體放大的方式是中重度的視障者可以使用報讀或點字的方式來輔助。輕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助聽器輔助,中重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聽打員及手語服務輔助。藉兩例,我們瞭解障礙者本身差異性龐大,並沒有任何一個模式適合所有障礙者。若作為障礙服務者、政府機關、服務業者,不應只是將無障礙做半套,或缺乏思考的設計。

從同情到同理

身心障礙的服務,包含較小的個人對個人的服務,以及較大的無障礙空間規劃。我們知道輪椅使用者經常被拒絕於公車,無法進入餐廳用餐的情況,因為在國內無障礙空間規畫並沒有強迫性,也清楚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一定要協助障礙者。障礙服務來自於自願及自發,小的服務可以協助輕度視障的活動手冊字體加大,大的可以將自身餐廳調整為無障礙空間讓輪椅使用者可以使用。微小的舉動足夠讓障礙者生活更加便利,我們設身處地的瞭解障礙者的困擾及情況,從同情的心態成為同理,這將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作者介紹|李坤融

是一位師大學生,不喜歡任何權威教育,是一位學習障礙者,關注著障礙者議題。未來希望成為一位專業的評論家。

責任編輯/林安儒

更多文章
思沙龍》「水漲船高,大船還是比小船高」 中國教改40年後,真能透過教育翻身?
午睡不只精神好!研究證實兩大好處:可降低血壓,中風風險更低!
家裡一人得到,全家都要擦藥!讓人光聽到病名就覺得癢的疥瘡
許劍虹觀點:台灣可能向中共買戰機嗎?
賈忠偉觀點:從數字看八年抗戰的「浴血」事實
孔令信觀點:韓國瑜聲援管中閔,「雙卡」同怨相憐
米果專欄:韓市長的塞子
老是看A片打手槍,竟然可能會早洩?專家提醒DIY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趙春山觀點:臺灣大選明爭,中美外力暗鬥
鍾喬專文:階級如「壁」的殘酷──《寄生上流》的想像
觀點投書:政治新誠實運動 莫讓民主變成政治速食
觀點投書:蔡英文又準備撿槍了!
去牙醫做「超音波洗牙」更乾淨?醫師提醒:這些族群可能不適合
劉君祖專欄:神魔之戰,舉世共業險惡至極!
觀點投書:2020大選,只有「他」掌握選中間選民的想法
觀點投書:升將軍的趣聞與怪談
多維觀點》駁落雙子星,莫須有的國安疑慮
長榮罷工落幕,被指「曠職」的27位空服員最後下場如何?
公視台語台開台 蔡英文:台語是很美的語言
長榮空服員罷工落幕!勞資團體協約曝光,除了工會3年不罷工,還有這些條款
他曾身擁10證照,如今四肢僅剩左手…朱立倫訪八仙塵爆傷者,祝福迎向新人生
統一美麗事業助陣 「shine」爆啤酒節
替中國偷竊美軍事晶片技術!美籍台裔教授恐面臨219年刑期
「中共代理人」修法遭質疑全為選舉 蔡英文:這是嚴肅國安議題
逆光的感動!國軍新聞官自創歌曲 跨界參加畢業歌原創獎獲殊榮
長榮罷工落幕!資方讓步撤除罷工預告期等3條款,勞資簽下團體協約
球迷高喊「非韓不投」 郭台銘:我的選民較理智
七五事件》異議人士判刑、恐攻此起彼落、再教育營遍布……新疆10年大事記
三軍儀隊暖場,全國高中儀隊賽9校爭霸,奪冠的是…
蔡英文探病全程握手談話 辜寬敏「足感心」:是不是可為她做些什麼?
七五事件》10年前一場暴動撕裂維吾爾人與漢人,10年後新疆仍然深陷高壓管制
曾連署籲蔡英文退選 李遠哲談初選後如何團結:蔡英文要先反省
訪美受邀演說 卓榮泰向僑胞喊話:共同支持蔡英文連任,拚國會過半
韓國瑜妻子名下農舍遭質疑違建 雲林縣政府:違法就拆
網路治理論壇》提升媒體識讀是長期工程!施加社群平台壓力、支持公廣媒體有助打擊假新聞
網軍操作「棄朱保郭」 葉元之點名批「惡質」:奉勸某陣營適可而止
世大運》中華隊一日雙金 楊昆弼不定向飛靶逆轉勝
批韓國瑜棄市政北上接受專訪 時力議員被打臉了
預先排練簽約儀式!長榮勞資今第3度協商 罷工可望落幕
1兆2000億元結束25年婚姻,世界首富貝佐斯正式成為單身漢
郭台銘稱富人稅可課到1600億 朱立倫:拔鵝毛別拔到鵝都死掉了
高市府號召韓粉「抓寶」 前朝官員轟:放人進城來亂高雄!
OPEC認證!氣候變遷鬥士成為石油業「最大威脅」瑞典少女通貝里:謝謝,這是最大的讚美!
針對韓國瑜?調查局將「陸企採購農產品」列國安蒐報重點
韓國瑜、郭台銘激戰!李艷秋示警:若有人脫黨參選,辣台妹有的就是「核彈」了
拒絕垃圾焚燒廠!中國武漢爆發大規模抗議
NBA》雷納德攜手喬治降臨洛杉磯 不加盟湖人而是快艇
擁有全世界最狂熱的粉絲!南韓天團BTS獨特的無薪翻譯團隊:A.R.M.Y
批中共代理人修法是「綠色恐怖」 朱立倫喊話蔡英文:不要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