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都買什麼樣的房子?富人存房置產的4大訣竅,想徹底翻身一定要知道

2022-08-22 21:46
有錢人對購屋這件事是否有別於一般人的思考呢?其實是有的!(示意圖/取自flickr)
有錢人對購屋這件事是否有別於一般人的思考呢?其實是有的!(示意圖/取自flickr)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一般人會考慮自己的負擔,甚至是主要考慮因素,再把其他加進來,而富有之人較會去考量的,除了金錢問題,其他所提就變主要選擇,若是成屋,管理也會成為考量因素,富人知道這些金錢外的因素都是構成,購買資產是否保值或升值的原因。

有錢人對購屋這件事是否有別於一般人的思考呢?其實是有的,讓我們來看看富有之人對於購屋這件事和我們差別在哪兒!!

有錢人買房考量因素1:喜歡貸款買房

目前房屋市場是個低利率的情況,有錢人非常喜歡貸款買房,並且時間越長越好,能夠貸款的金額愈多越好,不是他們繳不起貸款,而是有錢人習慣運用金錢,對於一般人的觀念是買房後拼命賺錢,趕快把貸款清償完畢,深怕被銀行賺太多利息,然而有錢人的想法剛好相反,會盡量把現金變成資產,抗通膨和現金流運用。

曼尼舉個例子:一般房貸利率在2%左右,從去年在各國爆發疫情後至今通膨漲幅躍昇至5%,通膨利率都大過貸款利率,貸款利率幾乎都是固定利率,如此算下來,通膨利率已經在稀釋貸款利率,對於有錢人來說,最好繼續通膨越有利,現有資金再做其他資產配置,因為如此為何有錢越有錢,一般人卻是拼命在賺現金,然後現金讓通膨稀釋,再讓銀行賺幾年的利息,最後口袋錢卻愈來越少。

有錢人買房考量因素2:時機點購屋

在去年疫情剛發生時,市場一片猜測,有人看漲當然也有人看跌,用現在的觀點回頭看,今年的房市成交量提高很多,相對有人拋售才會有人接手,雖然很多是預售屋或建設公司剛成屋,意味著二種心態的相對預測,在此時價格上就會有很多談判空間。

有錢人在為自己置產的同時,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時機點,讓自己在價格上佔據優勢購置資產。而一般人會用需求來做為依據,不懂得利用這個時機優勢,不但未好好利用這優勢,反而被說服說現在房市成交量高,很多人看房成交是很快的,要求如果喜歡趕快簽約付訂,當還在猶豫的同時,下個買家被同樣的話術成交,因此早在疫情一開始時,這些有錢人早就看準做好準備,為自己購置第二或第三間房產了。

在基隆有位友人,因為店面租金快到期,想趕快為自己在物色屬於自己的店面,就是被這樣的話術匆匆決定,事後曼尼得知成交價是900萬,因為已經成交沒有再多說甚麼,其實應該可以再便宜50萬至少30萬,讓房仲簽斡旋金,去幫我們談又不用我們自己去談,談成何嘗不是件好事呢! (相關報導: 他成交千萬房,卻被國稅局連補帶罰近2百萬元!專家揭背後原因,難怪房市泡沫化 更多文章

有錢人買房考量因素3:優質地段

為何會選擇優質地段,因為這可以節省時間,節省更多的時間休息或者更多的時間賺取更多的收入。再來是好地段有較大的增值空間,未來轉手速度也較快等等,而這些原因都考慮到可能的工作地點轉變,或者資產配置的變動,尤其是首次購屋的朋友們,大部分都會認定會住很久很久,這也沒錯,但另一個角度就是工作不會更換,家中不會有任何變動,比如結婚、有小孩,或者父母年紀大必須同住好照顧之種種因素…….,所以人生中的變化就會導致再買第二間或第三間房,沒法這麼做的就是以房換房,那脫手速度就要能夠銜接上才行。

更多文章
國內第一個環保品牌NFT限量超新潮「華生63」發票足跡享回饋、買再送環保杯或氣泡水機
房租只要5千?柯文哲推「宿舍型」社宅,專家揭隱形成本:像埋地雷在自己腳下
今日新增16669例本土確診、23例死亡!醫籲趕緊打第四劑,估今年會再有超過5千人染疫死亡
中國如何利用日常生活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華春瑩的「餐館」與蘇州警察的「和服」
台南2警疑追嫌疑人遭攻擊 1人命危
余苑綺抗癌「八年化療70次」仍病逝!醫提醒3事:很多癌症可以預防
指揮中心公布疫苗1劑平均765元 蔣萬安嗆:敢不敢公布「高單價的高端」
疫苗採購保密30年惹議 指揮中心首公開:採購總金額408.6億,每劑平均765元
新女力後援會成立 林耕仁拋安心新竹女力政策
17年來首位訪問台灣的美國印第安納州長 侯康安:雙邊合作成果會是全球議題的解方之一
經濟學人智庫展望台海風雲:兩岸現況已經改變、跨國企業對台灣信心恐將動搖、台美關係大幅升溫
鮑爾本週五將強調經濟軟也得升息?美元躍5週高
台灣疫苗買貴還是買便宜,為何需要保密30年? 指揮中心公開採購價!
登山知識》戶外登山鞋髒了怎麼辦?可以用水洗嗎?專家曝深度清潔7步驟:正確的保養能延長使用壽命
2022年「處暑」秋老虎猖狂!命理專家曝光6大開運撇步與禁忌,5生肖健康易亮紅燈需注意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北京當局有責任說服世界,中國會和平行事,不會破壞台海穩定
弦子訴朱軍案敗訴後,她和她們為中國女權運動留下什麼?
Google第三方Cookie退場時間又延至2024,新時代的廣告追蹤替代方案何時能普及?
全新 Gogoro Delight 女孩會愛?瑜伽教室正妹說真話尋找女性機車
缺水危機恐來臨!全球多處乾旱肆虐,擔心下一個是台灣...水利署疾呼全民節水
強到外媒都來拍!維安特勤隊「反恐裝甲車、新銳衝鋒槍」罕見曝光
華爾街日報》全球鋰資源最豐富之處,為何成為電動車革命的艱困瓶頸
馬鞍颱風生成恐發警報!「各國最新路徑」曝光 這2天有較大雨勢
星巴克今明2天買一送一!「指定時段」購買才有優惠,趕緊揪朋友喝起來
桃分署助非行少年接軌職場 結合企業辦理職場體驗
臺東太平溪畔護水小尖兵 呼籲民眾愛護河川珍惜水資源
創全台之先 臺北市政府訂定資料治理規則 大數據整合治理市政 提升行政服務品質
「如果你看見我,就哭吧!」歐洲嚴重乾旱,「饑荒之石」水落石出
臺北市獲2項IDC亞太區智慧城市獎 i-Voting、酷課雲獲國際肯定
台北通取得ISO 27701認證 首創三項資安及個資保護認證市政APP
「臺北市政府企業架構框架」 於國際TOG榮獲創新傑出獎
馬鞍颱風預估今晚生成!氣象局公布路徑圖,這6天務必慎防降雨
2022國防部預告免役標準將變嚴格!預計調整條件曝光
南管藝術大匯演 邀集全臺17組南管藝術團隊宜蘭傳藝園區輪番演出
2022節氣「處暑」是什麼意思?命理專家揭6大開運養生習俗與禁忌,這時間點睡覺對身體最好
台灣鳳梨、文旦遭中封殺 昔日水果王國拼外銷難題在哪?
接戰即成活靶?國軍快速反應部隊軍備總體檢 驚見載具防護力大漏洞
兩岸關係差,台灣經濟一定不好?謝金河曝對中出口數據:影響不大
立委看疫苗採購資料「6行字塗掉3行半」 賴香伶:看高端2次都看不懂
台海封鎖戰10》鎖死台灣,全球科技業會多慘?92%先進晶片沒了 120兆供應鏈斷鏈
為何新冠疫苗合約要保密30年?蔡正元:民進黨在賭1件事
權力遊戲粉絲集合!《龍族前傳》降臨,回到200年前的七大王國,龍火與刀劍的拚搏
朱立倫提名爭議掀罷免風波!國民黨中央秘推一心專案 全代會安插暗樁維穩
奇襲唐榮震撼鋼鐵市場!林義守等了14年卻在這時候出手,背後盤算曝光
風評:CHIP4即將登場,台灣該與韓國聯手爭權益
葉日武觀點:東南亞「台豬事件」中躺平的政府和譴責自己人的民眾
孫慶餘專欄:民主派怎會是頑固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