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二二八、美麗島事件 《燦爛時光》告訴你為何青年選擇上街頭打怪

2015-12-11 09:40

? 人氣

今年12月10日是美麗島36週年紀念日,也是國際人權日,台灣人在1979年美麗島事件之後,逐漸參與政治爭取人權、民主,推翻威權時代的高牆,邁入民主化。公共電視將於28日開始播出首部威權時代下的台灣人史觀連續劇《燦爛時光》,導演鄭文堂表示,台灣的歷史不能被抹滅,這部戲劇混雜台語、日語和泰雅語,希望原汁原味回復早期台灣樣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麗島事件」源起於36年前的1979年12月10日的國際人權日,當時發生在高雄市的一場衝突事件。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核心的黨外運動人士,於當天組織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卻遭一群理著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20多歲的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往裡面釋放催淚彈,以及照射強力探照燈激化民眾,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許多重要黨外人士遭到逮捕與審判,在「美麗島大審」中,這些人一度被處以叛亂罪,國民黨政府後來受到國際人權組織的壓力,才多改判為有期徒刑,唯有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直到李登輝於1990年擔任總統後,才簽署美麗島事件的特赦令,使這些美麗島政治犯重獲自由。

美麗島事件 促使民眾參與政治

美麗島事件發生之後,使得本來噤聲的台灣民眾開始關心政治,並積極參與,因此撼動一黨專政的國民黨政權,最終推倒威權高牆,解除了持續38年的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台灣社會因而得以實現真正的民主、自由與人權。

由鄭文堂執導的《燦爛時光》,正是想要串連起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歷史軌跡,描述1945年及1980年前後兩個世代,身處大時代的男女情懷,以二二八事件、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為時代背景,詳細描繪當時參與抗爭、以及政治受難者的生活,一點一滴回復台灣早期的樣貌。

鄭文堂說,台灣的歷史不能被抹滅,一個國家沒有歷史就完蛋了,這部戲劇混雜台語、日語和泰雅語,希望原汁原味回復早期台灣樣貌,角色間的情感糾葛和對理想的熱情,很希望傳遞給觀眾了解這些先輩們對於青春熱血以及對理想的堅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