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產業讓美和青春變成情色與性慾的符號:《為什麼愛讓人受傷?》選摘(2)

2019-01-05 05:10

? 人氣

「化妝品產業先建立管理系統,開發一套全新的包裝及配送方式,然後才擬定行銷策略,將人體塑造成一具可供欣賞的美學表象,摒除人格與道德的界定,不過直到化妝品產業跟時尚、電影攜手合作,才加速審美觀念的改變」。(資料照,圖/擷取自Ora2@facebook)

「化妝品產業先建立管理系統,開發一套全新的包裝及配送方式,然後才擬定行銷策略,將人體塑造成一具可供欣賞的美學表象,摒除人格與道德的界定,不過直到化妝品產業跟時尚、電影攜手合作,才加速審美觀念的改變」。(資料照,圖/擷取自Ora2@facebook)

「品格」所表達的其實是某種符合公眾價值的內在性。就這意義上來說,評斷一個人的品格雖屬個別行動,但它在某種程度仍是公開、共享、特定他人核可過的行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從兩大評估標準的興起和盛行,便可看出擇偶標準日趨個人化,跳脫道德框架的箝制與束縛:標準一是「情感親密度和心理兼容性」,標準二是「性感」。「情感親密度」跟過去以品格為基礎的愛情很不一樣,因為它的目標是促使兩個高度分化、心理特質錯綜複雜的獨特個體相互兼容。「性魅力」、「性慾求」或「性感」等字眼更充分體現出現代文化何等重視性和肉體吸引力,遠離道德價值世界。

翻開史冊,情色魅惑的力量、英雄難過美人關的例子不勝枚舉。「性感」不是今天才有的東西,從古至今始終都存在,只是比較隱晦,頂多被歸為魅力和愛情的其中一個面向,直到當今它才真正成為一個明確、普遍、合法化的文化類別和評估標準,有廣大的經濟和文化組織支撐著,並將性誘惑和性感納入文化編碼。「性感」作為一重要文化類別,它跟美貌(beauty)不一樣。十九世紀中產階層女性被視為有吸引力,多半因為她們的美貌,很少因為我們今天所說的性魅力。以前的人認為貌美不光是肉體層面的事,還帶有精神層面的屬性。(這就足以說明羅勃特‧白朗寧(Robert Browning)為什麼會愛上長年臥病的伊莉莎白‧巴雷特(Elizabeth Barrett)。在羅勃特心目中,內在美比外在容貌更重要,就算伊莉莎白身體孱弱,也無損羅勃特對她的愛。)由此可見,性魅力在以前絕非正規的擇偶標準,它是近代才興起的評估準則,獨立於美貌和品格之外,自成一格,甚至可以說,品格和心理特質最後通通被劃歸到性感範疇下。「性感」暴露了一件事:現代男女的性別認同早已變成了性認同(女性尤其明顯);也就是說,性別認同已經轉成一組肉體、言語、穿著的符碼,人可以在自覺情況下刻意操弄,目的是為了挑動異性的性慾。性感於是成了現代人擇偶的評估準則,獨立且具決定性。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轉變?消費主義崛起,加上性慾在心理學及女性主義文化觀強勢主導下,日漸取得合法化地位,兩相作用促使觀念轉變。

當然,除了女性主義和波希米亞精神高呼的性解放之外,真正性愛化女人(其後才性愛化男人)的其實是消費文化。約翰‧代米利奧(John d’Emilio)和埃斯特‧費里曼(Estelle Freedman)合寫了一本一九二○年代的書,書中寫道「以前的美國資本主義鼓吹堅持不懈的工作倫理和禁慾主義,以便積累資本,興建產業基礎建設,可是他們現在不需要這些了。企業領袖要的是消費者。……鼓吹消費購物的同時,也不斷灌輸民眾放膽接納歡愉、自我獎賞、個人滿足感,這觀念可輕易移植到性領域。」消費主義文化將慾望放在主體的最核心,性慾則有點像是慾望的廣義代名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