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領袖到底什麼時候要談話?讓外界持續霧裡看花。過去10天,美國總統川普對於是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數度改口。反觀習近平則不動聲色,中國外交部表明,兩人自1月17日(川普就職典禮前)通話後,迄今尚未再度通話。
不過,川普就任總統後,美、中國已正式開打關稅戰。習近平依舊泰然自若,他選擇的公開露面場合是在哈爾濱舉行的亞洲冬季運動會的開幕典禮,一點都不急著與川普接觸。
習近平泰然自若面對關稅戰,因為不能向川普示弱
《紐約時報》報導分析,這一定程度反映出,習近平試圖向川普和中國人民表明,他不會被關稅嚇倒。習近平不想讓外界把他與加拿大總理杜魯道,以及墨西哥總統辛鮑姆相提並論,因為加、墨領袖在川普威脅要對他們的國家開徵徵收25%關稅後,都迅速與川普進行談判。
賓州巴克內爾大學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朱志群向《紐約時報》表示,「習近平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因為這會導致他在國內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中國是採取耐心等待策略,在通話前看看川普還有什麼招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分析指出,川普當前僅對中國祭出加徵10%關稅措施,與先前大選前喊出的60%相差甚遠,這是為先試探中方對新關稅措施反應,同時也在等待更大規模的美中經貿調查報告出爐,再進一步做決策。
下屬解決棘手問題前,習近平不會與外國領袖會晤
上海智庫「復旦發展研究院」最新報告指出,「川普正等待各政府部門匯聚更完整、全面性的調查報告,以此作為對特定國家是否升級關稅戰的依據,在此期間會測試這些國家耐性與談判意願。未來無法排除,貿易戰全面開打的可能性。」
那川普到底希望從中國得到什麼?不外乎是,中國減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加大打擊非法移民、打擊把芬太尼的前體賣到美國的力度。另外,川普也要求中國批准出售TikTok,還希望中國政府協助結束俄烏戰爭。
但要想與習近平達成任何協議,川普不可能在重大議題上妥協,包括軟化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可能包括承諾減少美國對台灣的武器銷售,或發表聲明稱美國「反對」台灣正式獨立(美國目前的說法是「不支持」台灣獨立)。另外,中方也會希望美方放鬆對中出口技術,包含高階半導體的限制。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龔炯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針對美中領袖遲遲未談話的原因,可以簡單解答的是,在下屬「解決了所有的棘手問題」,以便達成協議或發表聯合聲明之前,中國領導人通常不會與外國領導人會晤或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