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威脅、砍補助,台積電有解方?台經院專家曝底氣:苦的會是北美大客戶

2025-02-12 09:00

? 人氣

台積電logo。(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積電logo。(資料照,柯承惠攝)

川普大打關稅戰,各國繃緊神經,但就單一家公司與國家利益連結度之高的,莫過於台灣與台積電。針對川普可能祭出100%的關稅、中止《晶片科學法》補助,台積電有多少能力能夠應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月12日,台積電董事會首度移師美國召開,經濟部次長江文若則在董事會前抵華府,凸顯出台積電對於台灣經濟安全的關鍵地位。

「先弄清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期待透過關稅效應要達到什麼目的?」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說:「川普的目的是讓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可大規模遷徙至美國,特別是擁有先進製程高度競爭力的台積電,畢竟美國當地較為缺乏的是成熟製程以外的IC製造業者。」

台積電有能力轉嫁關稅成本給北美客戶

劉佩真進一步解析,台積電擁有供應全球10奈米、7奈米以下高達69%、78%的市占率,甚至3奈米在AI、高效能運算的全球版圖也幾乎呈現通吃情況。被視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強勁競爭對手的三星電子、英特爾,則皆陷入營運困境,三星在記憶體產品中HBM更早被SK Hynix超車,且遲遲無法通過輝達(Nvidia)的認證,更遑論晶圓代工業務中的3奈米製程,乃至於3奈米第二代製程良率遲遲無法有效突破。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劉佩真提供)
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劉佩真提供)

針對英特爾的處境,劉佩真指出,20A計畫取消後,其等同台積電的N3P的18A今年能否順利量產待觀察。  

劉佩真認為,台積電目前在全球先進製程獨霸的產業地位,讓其在代工價格上更具有議價空間,況且台積電近年來在日本、德國亦有生產據點,未來可隨時進行產能上的調配;「若未來川普果真對台積電等台灣晶片業者課徵100%關稅,台積電將最具有成本上提高後的價格轉嫁能力,此時備受壓力的將是佔台積電六成以上的北美客戶,畢竟台積電以先進製程為其晶片打造的優異效能,將是北美重量級客戶難以轉單給予其他晶圓代工業者的原因。

劉佩真直指,三星、英特爾營運的不確定性,以及先進製程良率、和客戶間具有競爭關係,讓北美終端客戶難以承受此將影響其自身產品競爭力的風險,而這將是北美IDM或Fabless也需為川普對台灣半導體業加徵關稅所付出的代價。

至於先前拜登政府力推的《晶片科學法》,是否將無法如期順利全額撥款527億美元,劉佩真認為,這只能持續觀察。她指出,台積電不僅在亞利桑那州建設三座晶圓廠,其中一廠已順利於2024年底至2025年1月正式量產,導入4奈米製程,2028年二廠、2030年三廠也將分別開出3/2奈米、2奈米及其以下製程;同時台積電也與美國封測大廠Amkor合作在當地擴大先進封裝測試服務,呼應美國製造的政策,總計台積電在美國投資的三座廠房將獲得《晶片科學法》補助66億美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秋燕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