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暫停對加拿大、墨西哥開徵25%關稅後,日本首相石破茂承諾也因對美投資提高到1兆美元,讓日本成功避開關稅戰。不過,其他國家仍在關稅大戰陰影下,川普7日在白宮公開表示,「下周宣布有關對等關稅消息,不會(從貿易夥伴國)想要太多,也不會想要的太少。」
川普7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記者會上指出,「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確保我們(美國)與其他國家對等,有助於減少美國預算赤字」。目前外界對於川普所指的「對等關稅」細節仍不清楚,根據彭博報導,川普最快下周一或下周二就會針對「對等關稅」議題開會,美國貿易逆差大的國家都可能被影響。
川普為延長2017年減稅措施,認定關稅政策是增加美國收入來源的關鍵。不過,經濟學家多認為,對他國課徵關稅,最終成本是由美國消費者承擔的。
川普政府儘管把墨西哥、加拿大25%關稅措施實施時間推遲到3月1日,但已經對中國規模約427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根據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計,這已超過川普第一任政府期間對約3800 億美元外國商品徵收的各種關稅。
中國面對川普再度開打貿易關稅戰,此次毫不示弱,從10日起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徵10%至15%的關稅,涉及煤炭、天然氣、大排量汽車等商品,並且將對美國科技巨擘谷歌公司(Google)展開立案調查。
根據彼得森國際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報告估算,川普若執行推遲至3月1日的對墨西哥、加拿大25%關稅措施,那麼中國、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徵收進口稅的直接成本總額,每年將導致美國家庭多出超過1200美元的成本,這等於是1993年來,美國最大一次增稅,美國底層約60%民眾生活,會因為關稅「明顯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