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台新戰神隊球員孫思堯本季以借將身份加盟日本職籃B3聯賽金澤武士團,展開旅日挑戰。在全新的環境中,他不僅要適應不同的比賽強度與訓練模式,還需克服語言與生活上的挑戰。除了場上的競技,他也體驗到日本球隊與球迷間緊密的互動文化。
近日,他接受《風傳媒》專訪,除了分享自己在日本的適應過程、對於比賽風格的觀察,以及未來回歸台北台新戰神的規劃。孫思堯是1997年10月3日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身高205公分,體重95公斤,司職中鋒。他曾就讀松山高中,隨隊奪得HBL冠軍,之後赴美就讀紐約理工學院,參與NCAA二級聯賽。返台後,孫思堯先後效力於PLG的桃園璞園領航猿、高雄17直播鋼鐵人,以及T1聯盟的台中太陽等球隊。2024年11月,所屬台新戰神的他,以借將身份加入日本職籃B3聯賽的金澤武士團,預計效力一個賽季,期望藉此提升自身實力,為未來籃球生涯開創更多可能性。
初面臨語言、適應挑戰 訓練在24小時健身房
孫思堯加入日本職籃金澤武士團後,面臨語言和適應環境的挑戰。他表示,球隊最初並未提供即時翻譯,因此溝通上需要自行摸索。此外,他提到日本球員的英語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溝通上更具挑戰性。對於非以英語為母語的他來說,這也增添了額外的適應難度。至於訓練方式,孫思堯認為與台灣並無太大差異,每天的訓練頻率大致相同。然而,由於B3球隊人員編制較為精簡,並未設有專職體能教練,取而代之的是提供24小時健身房會員,讓球員自行安排時間進行額外訓練。
孫思堯提到,在金澤武士團的生活與訓練環境相較於台灣資源較為有限,恢復與調整的條件較辛苦。他表示,與日本的都市圈相比,由於金澤並非大城市,生活便利性與台灣有明顯差異,日常飲食選擇較少,且需要自己煮食,與過去在台灣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談及比賽強度,他認為日本B3聯賽的外籍球員類型與台灣職籃有所不同。雖然目前台灣與日本相同,皆採取「三外援、兩上場」的制度,這是相同的部分。
B3聯賽身體對抗 要面對高壯外籍選手
不過,他也提到,但B3聯賽的外籍球員多數為體型壯碩、以內線為主的選手,而台灣職籃則趨向於尋找更具全面性的球員,能夠拉開空間並具備外線投射能力。因此,他在B3聯賽的對抗經驗中,經常面對比自己重二、三十公斤的對手,這對於適應比賽帶來不小的挑戰。此外,他提到日本聯賽的裁判尺度與吹判風格與台灣有所不同,剛開始適應時較為吃力,仍在調整自身打法,以更好地融入比賽節奏。他在日本職籃的經歷讓他感受到與台灣不同的球隊文化。
舉例來說,比賽結束後,日本球隊會集體朝著球迷鞠躬致意,展現對球迷的尊重與感謝,這點與台灣的職籃文化有所不同。此外,球隊與當地社區的連結也更加緊密,不僅會定期舉辦與球迷的互動活動,甚至還會安排球員前往小學參訪、參與街道清掃等公益活動,以深化與社區的關係。球隊為了提升主場觀眾數量,還會親自到街頭發放傳單,邀請民眾進場觀賽。這些經歷讓他感受到日本職籃球隊經營的用心,以及球員與球迷之間的緊密聯繫,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新的體驗。
同時,孫思堯表示,這次前往日本職籃效力是球隊與他共同討論後的決定。他提到,自己與台北台新戰神仍有一年合約,因此這次的海外挑戰並非永久轉隊,而是球隊希望他能夠藉由在日本的經歷提升自身能力。他也提到,在日本過年期間,他有到東京休假,而在路上有遇到很多台灣人認出他,都向他說加油,或是要求合照,對於在異地的他來說,感到格外的感動,也很謝謝還有很多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