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將提三大極限要求「要台灣減少中國進口」最麻煩 學者:台灣要勇敢提出符合利益需求,「不講一定沒效」

2024-12-29 07:10
2024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鳳凰城發表演說。(美聯社)
2024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鳳凰城發表演說。(美聯社)

川普將再度重掌白宮,會給台灣帶來多大的變局,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預期,「經貿方面,川普新政府會可能會提出極限要求,最麻煩的是,要台灣減少中國進口。」其他與會學者建議,先弄懂川普政治思維,也必須勇敢提出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不講一定沒效」。

由王作榮、范馨香文教基金會贊助,全國商總、偉龍開發、東吳大學全球華商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於12月27日舉行。鄧振中出席致詞時表示,川普新政府對台灣經貿方面,會有三個極限要求,第一個是「多買美國貨」,包括能源。

經貿極限需求「多買美國貨」、「增加對美國投資」

鄧振中進一步指出,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將會開放能源開採限制,屆時能源價格勢必降低,而川普更有理由要其他國家購買;「對台灣而言,這等於給我們一個機會,多買一些美國的天然氣,從太平洋運過來,對台灣能源供應是更安全的。當然,這部份對台灣減少對美國貿易順差幫助不大」。

鄧振中表示,第二個極限要求是「增加對美國投資」,不僅是台積電,其他民間企業也能夠前進美國找商機。第三個極限要求比較麻煩,是川普可能要求台灣一起合作打擊中國,例如減少從中國進口,這對經貿、台灣社會共識會引發更大的效應,必須謹慎應對。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保美、保台不會有牴觸,但利益並非一致,台灣得認清美中對抗的本質,美國最終目的是「保美」;台灣應建構因應川普新政的談判策略,對於川普諸多言行包括要加徵關稅、台灣搶美國半導體生意、台灣須交保護費、台灣國防支得提高佔GDP 10%」等,台灣當局得勇敢向美國提出符合台灣利益的需求,「不講一定沒效」。

2024年12月27日,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劉大年於「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發表演說。(取自東吳大學商學院YT直播影片)
2024年12月27日,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研究發展中心主任劉大年於「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發表演說。(取自東吳大學商學院YT直播影片)

台灣應向川普新政府宣導台美互補性

劉大年舉「川普1.0」時期,我駐美代表處2017年有做過台灣對美國投資、貢獻成就去讓川普政府理解。他強調,台灣沒有大品牌企業,輸入美國的多是零組件,加上現在台積電在美國大舉投資高階製程,這對台美互補性非常有幫助,也值得向川普新政府宣導。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盧信昌則表示,從川普首度當總統,他就很難預測,外界常用商人去理解川普行事風格,那萬一他是一個君王論的信仰者,又是一個有最大權力去讓自己變一個21世紀帝國主義的實踐者,那會怎麼樣?川普的戰略、軍事佈局有他自認為的一套。那川普會怎麼看台灣,絕對不會只有經濟的問題,我們只能把經濟當籌碼,但是得先弄清楚對川普政治思維。

2024年12月27日,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盧信昌於「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發表演說。(取自東吳大學商學院YT直播影片)
2024年12月27日,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盧信昌於「川普第二任的經貿大變局」研討會發表演說。(取自東吳大學商學院YT直播影片)

盧信昌指,川普常說很多事,多到讓大家都會忘記,如格陵蘭,這他在2018年就提過,還有向生產鋼鐵的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巴西課高關稅,表明關稅是讓美國製造業復甦的最有力武器。不過,進一步檢視,8年之後美國鋼鐵投資沒有增加,鋼鐵業就業人口也沒有增加。事實上,對鋼鐵產品課高關稅,說穿了,只有對當前的高房價最有貢獻。

盧信昌表示,川普越戰期間養出的自由派思維的世代現在都80歲了,換句話說,這些人都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非常殘酷,65歲以上每年都會有5%的人離世。川普在這次大選得票率達65%,就反映出美國社會自由派的人越來越少,「川普們」越來越多,這是一個趨勢。

盧信昌示警,美國有250年民主基礎,都沒有辦法扭轉人性的某種排外、仇恨感、蔑視,那台灣的保障在哪裡?不要忘掉台美建交的時候,所有通過公報都是建立在美國當時主張人權外交,台灣從蔣經國時代開始迄今,就開始做台灣司法、人權、政治改革,就是要爭取美國自由派主流的支持,但這一代人正在逐漸凋零。面對川普2.0或是更未來的美國,台灣要有別的想法,不是要蕭萬長先生以來的想法。 (相關報導: 助台商赴美投資 AIT設立「投資美國委員會」 更多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覺得股市太貴,2025要怎麼配置債券資產?長債可以買嗎?專家一次解釋
「柯文哲成首個綠色恐怖政治犯!」孫大千指他滿血回歸:五大案反能累積能量
煮四神湯別只會放薑片!內行多放1食材「層次秒升級」,湯頭清爽鮮甜又暖身
小耳朵》柯文哲3000萬交保金哪裡來?民眾黨第一時間問這個人
許劍虹專欄:覆蓋不掉的青天白日徽─中共面對抗戰國府空軍何以那麼不自信?
葉日武觀點:台獨金孫的四道暈車小品…走向鯨吞或蠶食?
謝錦芳專欄: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層矛盾
張瑞雄觀點:人工智慧戰爭的崛起─從烏克蘭到加薩戰場
韋安觀點:AI衝擊,人類還能保有智慧和思想基本能力?
許詠翔觀點:中職振興關鍵─職棒隊做為一種贖罪券
觀點投書:香港與儒學精神的關係,以梅艷芳的「情教」為開展
觀點投書:賴清德少數執政的短中長期三策
胡又天專欄:「甜甜圈」王偉恒─「潤」到美國極品
觀點投書:當鐵飯碗生鏽劣幣驅逐良幣,人民終究受苦果!
觀點投書:一流師資打造優異的學習環境,誰來照顧偏鄉的孩子呢?
經濟大蕭條和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基進的世界史》選摘
星宇航空發紅包!年終獎金創紀錄,明年再調薪3.5%~5%
指柯文哲起訴書「收賄證據薄弱」 謝長廷:司法公信力低落恐成社會亂源
文蛤養殖智慧化!嘉縣攜手產銷班 用科技打造「精準養殖」新時代
京華城案柯文哲4人交保檢抗告 高院29日上午公告結果
屏東萬丹紅豆、牛奶節登場!傳統飯湯、籃球比賽與農特產文化樣樣精彩
與陳佩琪吃飯照曝光!柯文哲吐被押114天心聲:至少我沒有因此充滿仇恨
罷團公布提議書達標 葉元之:台灣還要亂多久
首波強烈大陸冷氣團襲台 北市非創傷OHCA死亡29人
桃園第三個市定民俗誕生!蘇俊賓手繪水庫剖面圖 介紹傳承一甲子的文化瑰寶
高市海洋局:體格檢查準備好 漁民出海沒煩惱
海洋專區助力培訓風電船舶人才!金屬中心引進海事工程雙模擬系統
高雄商圈EASY購!觀光護照結合31商圈 總優惠超過3萬元1/4開跑
華麗轉身!台鐵高雄機廠貨車工場變身親子遊樂園 公民參與共同打造特色遊戲空間
歌舞畫布軌跡!許曉丹發表新曲 歌頌愛情、唱出今生今世的愛
松益發「微笑首馥」動土!開賣四天熱銷93% 解智贏: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
WHO秘書長差點被以色列炸死?以軍猛攻「胡塞武裝」,空襲葉門機場嚇壞譚德塞
投縣府加強社區防災自主訓練、演練,將災損降到最低
不只一人被俘?澤倫斯基自曝「多位北韓士兵」傷重不治,喊話北京阻止金正恩再派兵當砲灰
中部8縣市青年齊聚台中!掀起創意與創生浪潮
日本旅遊小心!台灣人「常見1行為」超NG,日本人示警:會遭大罵自私
美禽流感H5N1再現新突變:貓科動物染疫恐增傳人風險
沈伯洋喊「敬重劉老師」 劉靜怡火了:垃圾話連篇,連分享新聞都嫌多餘
究竟他怎麼辦到?無票卻能通過機場安檢和登機,美國達美航空再傳飛安隱憂
羽絨外套可以丟洗衣機嗎?扁掉不澎怎麼辦?專家教「4重點」不怕洗壞結球,免送洗乾淨又蓬鬆
精準命中?三立女記者搶爆「小沈1500」:柯文哲起訴書認證的公道該還給我了
馬斯克老媽在中國比在美國還紅:優雅老去的梅耶・馬斯克
高鐵南延「高雄方案」拍板 周春米:屏東公共運輸遲來的正義
相約2036!苓洲國小120週年校慶 陳其邁:盼母校繁榮昌盛
高雄車站廣場、天棚啟用!陳其邁:盼中央地方攜手讓高雄車站再現繁華
基隆大慶大城社區機車違停開單數 警方統計數字打臉
看見台灣,看見永續!第一屆《看見環境生活節》登場 延續「看見」的力量
冰島極光攝影新可能:用手機捕捉北極光之美
柯文哲要橘子帶1500萬出國?郭正亮質問北檢「證據呢」:現金要藏哪?
全新烤鴨品牌「鴨覓」席捲味蕾 御嵿集團開啟百貨餐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