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能改變窮人一生嗎?社工超過10年見證孩子成長,道出「努力」以外更關鍵因素

2022-11-18 09:00

? 人氣

教育是翻轉階級的關鍵?在台灣有一群孩子,連天天去上課都有難度,不寫功課,不只是「會不會」的問題...(資料照,謝孟穎攝)

教育是翻轉階級的關鍵?在台灣有一群孩子,連天天去上課都有難度,不寫功課,不只是「會不會」的問題...(資料照,謝孟穎攝)

「我們學校體制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有人,70%的人雖然適合這體制,不代表每個孩子都適用,當孩子不適應這方式、在學校沒自信,就會慢慢從學校離開……他說,如果所有人都覺得我很爛,我為什麼要『變好』?

學校教育真能改變人一生嗎?常言教育是翻轉階級的關鍵,然而在台灣社會有一群孩子,連天天去上課都有難度──有成績不好的孩子因為忘記帶習作、桌椅被拖到操場上寫上大大的「沒交作業」給全校看,有孩子在將回學校那天大哭、說課本會被同學撕爛,也有孩子一周逃學4天,畢竟只要去學校就幾乎被罰站一整天,有什麼好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所有人都覺得我很爛,為什麼我要『變好』?」這是服務於台北市最貧窮之一、安康社區之「微光盒子」創辦人蕭羣諭,聽見的孩子心聲之一。當學校教育把孩子推出校園,就成了在南萬華新安社區服務超過10年的社工李柏祥所見,孩子不上學到處遊蕩、為生計與照顧孩子疲於奔命的家長則被指責「為什麼不把小孩顧好」。

在蕭羣諭看來,教育不應該只是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教育要思考的核心問題是:我是誰?我想去哪裡?該怎麼去?而10月「貧窮人的台北」特展講座,陪伴傷痕累累的孩子們的社工,便一步步道出比「努力」更重要的、陪伴孩子好好長大的關鍵。

「不寫功課,不只是『會不會』的問題」當孩子桌椅被老師丟到操場,貼大字條給全校看…

2010年正式成立的「台灣社區實踐協會」位於堪稱台北最貧窮的社區之一、南萬華新安里,此地有大量小坪數之「整建住宅」,就成了僅能負擔極低租金的家庭棲身之處,常有一家人擠在小小的空間裡生活。或許有些人會想像兄弟姐妹全擠在客廳寫作業、力爭上游考上好大學的脫貧故事,但在陪伴社區超過10年的社工李柏祥看來,該如何持續穩定陪伴孩子讀書就是個問題。

「一開始以社工的角色,很多問題來到我們面前時都已經很嚴重了。」李柏祥說,典型社工要承接大量個案,碰到孩子時往往已是家暴、兒少保護、或觸法成了非行少年,因此協會希望從一開始就陪伴社區裡遊蕩的孩子、進一步到陪伴孩子們的家長,畢竟家庭就是孩子要住的地方,無論是教育狀況、貧窮處境,都與家庭極有關係。

貧窮、萬華、單親、房價配圖(謝孟穎攝)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希望從一開始就陪伴社區裡遊蕩的孩子、進一步到陪伴孩子們的家長,畢竟家庭就是孩子要住的地方(資料照,謝孟穎攝)

最常見的貧窮處境是「照顧」與「工作」的兩難,單親家庭更是疲憊。李柏祥曾碰過有低收入戶單親媽媽帶著需要早療的孩子、選擇不工作在家照顧,那時孩子才2–3歲、媽媽的顧慮有其道理,卻受到鄰居與親友諸多批評,指責媽媽為何不快點把孩子送去學校、交給專業的處理啊、去工作好好賺錢啊,「但以媽媽學歷來說,她要接3份工作才能得到月收入大概22K,孩子送托育也要付差不多這個錢……這不一定是外人可以理解的,卻是她理性思考過後的答案,我們也發現,很多家庭的選擇不被外人理解。」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3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