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邦觀點:馬斯克的煩惱

2022-10-14 15:00
馬斯克。(美聯社)

伊隆馬斯克最近很忙,一方面特斯拉的Model Y進軍德國後,立刻登上了銷售排行榜的冠軍,讓以汽車工業起家的德國BBA(Benz, BMW, Audi)顏面無光,侵門踏戶到自家門口了,另一方面馬斯克對台灣和烏克蘭局勢指手畫腳,讓台灣官方顏面無光,一向以打造特斯拉生產鏈為目標的台灣工業界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還是國防部長出來喊話從此不用特斯拉了,才讓民眾知道原來台灣國防部有採購特斯拉,原來國防部也知道特斯拉的攝像頭需要蓋起來以防止機密洩露給美國。

世界首富任性一下,大家忍一下也就過去了,但馬斯克說這些話可能不是隨便說的,剛出爐的中國九月新能源車銷售數據,特斯拉讓出了獨佔已久的第一頭銜,第一次成為了新能源車的第二名,第一名的是中國本土的比亞迪(BYD),銷售排行榜的前十五名中,只有三家是中外合資公司(例如上氣),其餘的都是本土汽車公司,例如民營車場吉利(Geeley)旗下就有兩個新能源品牌登上排名,而號稱決不自己造車的華為,也通過與不同車場深度合作的方式,將擅長的作業系統與通信和汽車的導航結合,合作的品牌問界一上市就登上排名,創下新能源車品牌最快月銷售量破萬的記錄。新能源車的火爆,使得到目前為止,中國在2022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車輛出口國,僅次於日本。

然而這些都比不上比亞迪瘋狂的銷售量,九月份比亞迪賣出了超過20萬部新能源車,原本的老大特斯拉不到他的七成,加上原本的傳統車銷量,比亞迪實現了對傳統車廠的逆襲,同時比亞迪不只是中國國內賣的好,與其他的中國車企相似,比亞迪在國外佈局已久,在南美洲,東南亞和歐洲這幾年的業務成長驚人,最近德國最大的租車公司Sixt宣佈將採購10萬輛比亞迪的新能源車。懷疑者或許會說比亞迪以及中國的其他新能源車廠是靠著低價的策略,而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這一觀點一直是堅持台灣對中國還有所謂技術上優勢的人的看法,事實上,在新能源車領域,中國是不折不扣的巨無霸,從電池到驅動機和車機整合,中國已形成了自己技術的護城河。

比亞迪的車輛在海外賣的價格比中國國內售價要高不少,但照樣受到消費者的買單,而走更高價路線的新能源車廠如蔚來,理想,頂級車型定價都接近百萬人民幣,從最便宜的車款如五菱宏光,五萬人民幣就能買到,進軍日本市場後獲得嚴苛的日本市場不錯的迴響,到高級品牌成為外國接待國賓的專用車,例如今年三月英國威廉王子夫婦代表英女王訪問巴哈馬,巴哈馬官方派出接待國賓的車輛是比亞迪的頂級系列漢,引起了網絡上一番熱議。

位於洛杉磯市的比亞迪北美總部。(Linuxthink ∕維基百科)
位於洛杉磯市的比亞迪北美總部。(Linuxthink ∕維基百科)

比亞迪到底怎麼做到的,或是中國這些新車廠如何做到對傳統美日德車廠的逆襲?這或許需要好幾年的研究,但一個有趣而現成的比較是跟台灣的新能源車廠做比較。被戲稱除了幫蘋果代工其他什麼都做不好的鴻海眼看新能源車成為未來主流的趨勢不可擋,也在前年拉了裕隆華碩等臺企組成了新能源車聯盟,號稱要打造新能源車的安卓系統,這番操作模式有點像模仿華為,不自己造車,但提供造車的解決方案,兩年下來,不見什麼車廠加盟使用,在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內捲到過往大廠(如豐田本田)或是一時成功的小廠(如小鵬)都只要一不注意就萬劫不復的地步,鴻海的新能源車還在做著新能源車的大夢。

更現實的說,從專利獲取的數目來看,谷歌的專利資料庫中,比亞迪有超過80000條登記,而鴻海(Foxconn)只有40000出頭,谷歌的android之所以成為大家的平台是因為他技術上的優勢,在技術上沒有獨特優勢,憑什麼要人家來使用你的平台呢?更何況裕隆旗下納智捷倉皇敗走中國市場的記憶還在,鴻海的新能源車平台如何扭轉這個負面形象。

台灣的一些人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正視中國在科技上的進步,至今還捧著二三十年前的田野研究在告訴學生台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有多大,沒有台商沒有中國科技業這樣的說法也是耳熟能詳,中國的車企發展是個有趣的例子,想當初納智捷據說帶著技術的優勢聲勢浩大的進軍中國,不到數年年銷量個位數,負評如潮,納智捷的案例估計不會被研究,因為它不符合台灣一向鼓吹的中國技術落後的說法。然而中國車企有多強,馬斯克最清楚,馬斯克在這時說這些話,明顯的有討好中國消費者的嫌疑,即使他自己絕不會承認。 (相關報導: 黃維幸觀點:台灣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嗎? 更多文章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施威全專欄:橘色惡魔自由青春?北一女是戒嚴遺緒?
汪志雄觀點:下次選舉,選一個不愛作秀的理工人吧!
孫維德觀點:民間網友已成為打擊網路詐騙的重大力量
夏珍專欄:李遠哲的「真知灼見」對賴清德是利多還是包袱?
觀點投書:糖果還是毒藥?臺灣政策法案背後的矛盾
評析》大立光默默卸下股王光環 不再執著手機鏡頭市場
觀點投書:第一擊不是重點,無人機才是要命
趙心屏專文:童年的院子
觀點投書:「韌性國家」的首要任務
觀點投書:韓流助攻成「討厭民進黨」最佳配角
觀點投書:少子化浪潮下高教政策所面臨的潛在問題
首次借宿才知卸下心防並不困難:《那一年,我決定徒步環島》選摘(3)
視察新港衛生所工程 翁章梁指示力求如期完工
「2022嘉義小劇場戲劇節」 16日表演藝術中心登場
2022 Color Taipei「刷」出新亮點 北市府刷亮彩虹觀光樂迎國際旅客
雲林縣政府榮獲景觀大獎、國家卓越建設獎等 備受肯定
新住民嘉年華暨新住民之夜登場 張麗善邀請民眾同歡
被拔樁?里長主席聯誼會總主席出席柯志恩里長座談 打臉「挺邁」傳言
賴瑞隆爭取前鎮漁港改造預算增至81億元 多功能水產品運銷中心改採促參招商
花蓮縣新秀公共托嬰中心將成立 徐榛蔚視察設置狀況
維護市容環境 環保局機動調整攝影機輔助稽查
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 加速掌握全球淨零碳排趨勢
謝龍介主張取消中西區圖書館?邱莉莉:他愧對台南市民
「嘉屏傳頌 全民躍動」 屏東接旗承辦113年全民運動會
跨世代雙語工作坊學員跨域實戰體驗 提升臺東國際接待能量
「高端違約,衛福部閃避最重要部分!」黃珊珊提醒「3大機密」仍成謎
「Taitung Organic 臺東 我給你嗑!」在臺北感受「很慢」的有機好滋味
台南建商公會郭建志:建築是加工業,沒有暴利!
嘆為防疫決策「身上背滿箭靶」 陳時中:若回到2年前,我不會接指揮官
林佳龍「全國最深藍選區」競總成立 蔡英文8度站台:市長要選個專心的
美國9月CPI年增8.2%高於預估 道瓊嚇跌近500點
德國內部意見分歧、與歐盟口徑不一致 蕭爾茨訪問中國只剩這件事可做?
高端遭陳時中「獲利了結」?媒體人曝關鍵訊號:準備甩鍋下車
花敬群批北市府包庇大巨蛋 柯文哲嗆「要擋就說」:當官後整個人都扭曲了
和李遠哲不同調 詹順貴:蔡英文願接受異見,賴清德好面子固執己見
劉建國頻打烏賊戰 雲縣府:批評內容與政見一樣貧乏
張善政拋「勞工五夠力」政見 做勞工堅強後盾
揭陳時中1罪狀踩到底線 柯文哲:歷史會記載還好這屆北市長是醫生
陸克文的二十大預言:習近平將以「2296:0」全票當選連任,十年後美中恐爆發衝突
純正德製 福斯商旅新創7人座上市
李遠哲轟蔡英文能源政策 綠委:總統非常在意2050淨零轉型
新北都更聯盟七大公學會力挺連任 侯友宜:沒有時間去想選舉,都在拼市政!
無法認同德明科大撤銷學位決議 蔡壁如發4點聲明:將提救濟申覆
面對中國崛起,西方要「對抗」還是「共存」?經濟學人:兩者風險皆達歷史新高
台南達標一國中學區一日照 黃偉哲打造長照相伴零距離友善城市
深藍里長主席聯誼會總主席倒戈挺邁 劉啟芳:建設地方不分藍綠
在地藝文力量攜手聲光藝術 點亮多彩知本「台東光祭」15日開幕
新北金好住幸運兒出爐 iPhone 14 Pro得主就是「她」!
「HOUHOU玩!」親子活動邀爸媽帶小寶貝享受溫馨時光
台北市長「三腳督」選戰激烈 陳時中錯誤百出沈富雄提前判他「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