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醒醒吧!失能的農產銷管控

2018-06-29 05:30

? 人氣

農產銷管控失能已經是事實。圖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陳明仁攝)

農產銷管控失能已經是事實。圖為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陳明仁攝)

寶島台灣,物產豐富,眾所皆知。但近來新聞媒體頻頻報導,農產水果鳳梨每公斤批發不到七、八元;荔枝一公斤跌到三、四元,近來香蕉也加入崩盤行列,每公斤批發至一元,導致蕉農棄收。緊接著而稻米也因收購問題也浮上檯面,接著來怎麼辦?還有芒果、龍眼等作物要上市,若同樣面臨盛產而批發價暴跌,這是農產蔬果的產銷市場失靈?還是政府管理相關單位的政府失能所造成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農民在是目前工商社會處於弱勢的團體,但農業卻是廣義的綠能再造者,也是國家戰略生產的一部份。但常言道「穀賤傷農,穀貴傷民」,這是對從前農業社會時代的農民生產寫照,農民辛苦一整年所生產的農產品產量過剩則產品市場一文不值;若是歉收產量不佳即使市場價格高,農民所得亦是有限。因此,農民不僅要看天吃飯,還得接受「市場失靈」的打擊。

對照今昔,隨著科技進步發展的管理及政府宣示照顧農民團體及投入農業生產的國家戰略條件下,這句「穀賤傷農,穀貴傷民」儼然不該再發生。但最近的盛產事件,從企業管理的原物料生產角度來看,這己不是市場失靈而是政府失能的結果:

首先原料的管理角度來看:一家企業在面對生產時,供應商的掌握及原物料的投產不僅要有計畫性而且要兼顧品質來源的確保。從政府管理單位農委會事先沒有掌握鳳梨、荔枝、香蕉、稻米的投產數量的因果關係,進而產出時程及產量狀況無法控管理,導致生產暴量來看。這點是農委會不但責無旁貸,而且是完全不及格的管理。

從生產過程到成品庫存過量來看:企業面對生產過剩狀態下,必然啟動暫停或降低生產前端的投入生產,並同時減緩生產的速度,以動態管理產出的產量。現今政府機關面對農產問題不僅慢半拍,即使市場大量出貨也不積極管理,非得民怨四起,上達天聽才有些許「動」的作為,例如,農委會為了回升香蕉的批發價格,用每公斤5元價格,去化銷毀600公噸次級青香蕉。如此作法,就是政府失能,全民買單的例子。

從行銷面來管理生產過剩:企業一般是按市場需求再進行計畫性生產,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時,多元行銷的深度及廣度的備用方案就顯得十分重要。今夏農蔬果會盛產,農民早就有向上反應,為何專責機關毫無動作呢?可以有的做為包含內售促銷、外銷預約,甚至對國民外交的推廣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這些都可以提前作業,而非等到農民棄收再補救,勞民傷財。

從目前政治氛圍來看,農產新聞的焦點多數集中在北農總經理個人的身上,對於農蔬果產銷失衡問題,仍然沒有從錯誤中學習到預防的方式,還是採用全民買單去庫存銷毀的無作為方法,與其花大筆的金援去維繫邦交國,不如趁機推銷農產品來得實惠。筆者在此建議,針對農產蔬果要建立源頭管理,搭配產銷制度,拓展國際行銷台灣農特產才是有為政府。否則,接下來面對芒果、龍眼等作物的盛產,只是更加呈現「失能的政府」。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生 / 業界經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