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是戒菸替代品? 民調:逾兩成人使用身體不適、近五成不知含尼古丁

2022-07-13 17:10
電子煙的危害與紙菸不相上下,不能成為戒菸的替代品。(圖/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電子煙的危害與紙菸不相上下,不能成為戒菸的替代品。(圖/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大多數電子煙的氣溶膠中含有毒性的化學物質,包括尼古丁和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癮君子欲改用「電子煙」減害,卻因此在世界各國陸續出現使用電子煙者肺部損傷事件,患者年輕化擴及青少年。根據國民健康署委外的一項調查發現,使用電子煙者中,逾兩成人覺得身體不適而不使用,且高達44.6%不清楚煙油含尼古丁。

今年修法準備全面禁止電子煙

戒菸要找專業協助,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人員協助訂定戒菸計畫,並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遠離菸癮。(圖/國民健康署)
戒菸要找專業協助,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人員協助訂定戒菸計畫,並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遠離菸癮。(圖/國民健康署)

電子煙的煙油主要成分為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及其他化學添加物,所知至少有1萬5千種添加物被使用於製造電子煙油,因缺乏呼吸暴露毒理測試,直接吸入肺部,易導致肺損傷。我國今年修法準備全面禁止電子煙,民眾莫因商業行銷、青少年同儕等人際關係壓力而沾染煙(菸)品。

國民健康署指出,許多使用電子煙者理由是「為了戒菸」、「比紙菸危害小」、「對身體健康危害性小」等,其實,「電子煙無法幫助戒菸」,戒菸要找專業協助,可撥打國民健康署免付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人員協助訂定戒菸計畫,並適時給予支持與鼓勵,幫助遠離菸癮。

根據《中央社》報導(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12010151.aspx),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證實在2020年9月,收治一名15歲青少年肺部受損患者,被醫界視為台灣首件因使用電子煙影響身體健康之例,該患者因呼吸喘、咳嗽、上腹痛、發燒、肺炎住院,經胸部X光及胸部電腦斷層顯示雙側肺炎,並發現患者小學五年級起使用電子煙達4年,遂參考美國CDC公布的2019年電子煙肺損傷案評估指南,趕緊改用類固醇治療患者,不到兩周即逐漸好轉痊癒出院。

此類案件陸續發現多起引起關注,今年(2022年)1月13日行政院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在內等類菸品、菸盒警示圖文面積擴大至85%、禁止加味菸品等;立法院衛環委員會5月已完成《菸害防制法》初審,47條條文僅通過11條,還有36條保留待9月會期黨團協商。

使用電子煙不僅傷身也傷荷包

國民健康署表示,根據委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抽驗市售電子煙油,近9成含有尼古丁,縱使不含尼古丁,也含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質,國內外甚至驗出毒品成分,使用電子煙不僅傷身也傷荷包,損人也不利己。

依國民健康署110年委託世新大學教授鍾起惠的團隊對15歲至49歲青壯年族群「電子煙認知態度」的網路調查,使用電子煙者中,占44.6%不清楚煙油多數含有尼古丁成分。

這次網路調查結果還顯示,傳統紙菸使用者中,有21.8%也使用電子煙(即紙菸與電子煙併用情況),41.9%曾使用過電子煙,未再使用電子煙原因有「花費過多」(39.2%),「不好用,改用傳統紙菸」(22.4%)、「不好用,改加熱菸」(21.7%)及「使用後身體不適」(21.0%)。

國民健康署還發現,電子煙使用者中超過52.8%,使用可添加煙油式的電子煙,而此類電子煙之煙油,可隨使用者意願任意添加,國內外已查獲多起電子煙含毒品之案例,包括安非他命、大麻等毒品成分,極可能讓使用者染上毒癮,嚴重戕害身體健康,並將自己置於難以預測的健康風險中。

該調查也顯示近7成(66.4%)贊成「政府禁止電子煙」,67.5%不同意「電子煙可幫助吸菸者戒菸」,且有72.8%同意「使用電子煙會危害身體健康」,但仍有27.2%不同意或不確定「使用電子煙會危害身體健康」的說法。

電子煙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強調,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2月5日發布聲明表示,有證據清楚地指出,大多數電子煙的氣溶膠中含有毒性的化學物質,包括尼古丁和可能引起癌症的物質,電子煙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風險,許多標榜無尼古丁之煙油,皆檢測出含有尼古丁。

電子煙若含尼古丁具高度成癮性,除會傷害兒童腦部發育外,更可能使人長期併用傳統菸品,或持續使用電子煙,而使吸菸者無法完全戒除菸品,若是雙重使用紙菸、電子煙者更會與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國外還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及菸品,更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註:以上數據來源為國民健康署委外的網路調查「使用某公司註冊三個月以上之會員且年齡介於15至49歲之臺灣地區民眾」,共計1,068位參與,其中電子煙使用率為5.5%) (相關報導: 《菸害防治法》修法「4大措施」擴大管制!禁菸年齡將提高至20歲 更多文章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廣告)

【吸菸有害健康、吸菸會導致癌症、孕婦吸菸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ETtoday民調》侯友宜支持度略下滑仍狠甩林佳龍 2成3民進黨選民挺連任
烏克蘭戰爭》基輔宣稱「集結百萬大軍收復南方失地」,軍事專家這麼看
2022第3季投資展望》經濟衰退逼近,美國公債投資機會浮現!高收益債建議暫緩
今起變天雨區擴大!氣象局曝2地區留意午後雷雨,這天開始連5天有劇烈天氣
新制勞退基金大虧,每人慘賠1.2萬!退休後每月可領到多少?試算方式看這裡
全台住宅用電量5年飆漲逾11%,桃竹成長率狠超各縣市!台電曝1招抓出家中吃電怪獸
「獨裁者子孫回巢全世界關注!」矢板明夫:年底地方選舉指標是蔣萬安
「未來幾年將迎來中國晶片大屠殺!」唐湘龍警告:台積電會有很大衝擊
幕後》賴清德為何能直入安倍私密「家族葬」?台灣雙主線外交管道揭密
林佳龍新北戰敗也能高升中央?黃暐瀚點名3職位:若票輸不多都有機會
中國貿易是糖衣毒藥?美智庫調查曝光 決策圈與民眾同憂「喪失競爭力」
美國海警船也來了!「米吉特號」巡邏艦首赴西太平洋巡邏,與中國進行「灰色較量」
風評:陳時中善用公家油水,打造選戰堡壘
何思慎觀點:告別安倍─開啟岸田紀元的日本政治
劉名寰觀點:為什麼台美FTA前景可以期待?
蔡明欽觀點:幣圈夢碎天堂時─再論加密貨幣的監管
鄧鴻源觀點:論雙薪肥貓的問題
蘇清泉觀點:當《國家公園法》與恆春居民衝突時,如何解決?
黃崇哲觀點:讓公股金融承擔政策金融大任
觀點投書:後真相時代,林智堅論文疑雲刷低臺灣政治道德底線
何清漣專文:美國憲政舊瓶裝了左派「進步主義」新酒
安倍大戰略2》風雨飄搖的動盪之機,以獨樹一幟的方式領導日本
觀點投書:教宗的備選名單─新任樞機主教們
觀點投書:斯諾克與台灣撞球之展望
觀點投書:重用陳柏惟,搶救蔡其昌
男人胯下癢恐是「陰蝨」爬上身!泌尿醫曝6大常見原因,平時這樣清潔超NG
一個安倍,各自表述:民主和平的「擁護者」或「破壞者」?
揭未公開民調驚人數字 鄭文燦預測:北市三腳督選前10天才能分高下
「民進黨提比韓國瑜會講幹話的人選北市!」蔡壁如:把台北人當塑膠?
攜手建築師公會辦「新安居建築城市論壇」接軌國際
北市發敬老金錢從哪來?柯文哲怨:借一堆錢叫兒孫還債嗎?
衛福部新書發表會即「畢業典禮」?陳時中鬆口談請辭時程與接班人
回應林佳龍談話 新北市府: 不容許新北市被政黨視為選舉籌碼或附庸
陳時中稱政務官是自由業 黃珊珊:政務官是責任制,不是隨便自由
中國是超大型恒大?謝金河一一點名「房企毒瘤」比泡沫經濟更可怕
雪布尼查大屠殺27周年》執行維和任務卻坐視慘劇發生 荷蘭首度向受害者遺族道歉
「全球經濟局勢從業以來最嚴峻」 統一董座羅智先嘆:金融海嘯都比不上
再過2天就完成居隔 張善政復出預告話中有話:政治人物首重誠信
前友邦吉里巴斯閃電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前駐台大使藍黛西:中國在背後搞鬼
台灣軍援烏克蘭迫擊砲?空軍前副司令爆內幕:很多事情能做不能說
挺台灣、挺民主感恩長存心中 黃偉哲前往高雄日台協會悼念安倍晉三
民主陣營的印太戰略,川普等人都是師法安倍!前白宮國安副顧問:安倍晉三倡議「印太概念」,已成對抗中共利器
出火地質景觀公園動工 周春米:終結三不管亂象迎國旅
發送5千劑唾液快篩試劑 意欣國際助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防疫
尖端醫攜手光田醫院 推幹細胞治脊髓損傷
把民眾當提款機?警方機動照相取締遭投訴 陸淑美:勿招致更多民怨
突發!國安基金決定進場護盤,台指期夜盤噴漲超過200點
法式輕奢品牌AVVJOY首秀7/14將於台北101登場!創意總監林薇打造「AVVJOY LINWEI高訂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