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起疆觀點:從伊藤博文到安倍晉三

2022-07-11 06:50

? 人氣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遇刺身亡。圖為2006年10月8日,時任日相的安倍晉三到訪北京,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陪同檢閱儀仗隊。(美聯社)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遇刺身亡。圖為2006年10月8日,時任日相的安倍晉三到訪北京,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陪同檢閱儀仗隊。(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這不只是牽動亞洲局勢的重大事件,也勢必是影響未來世界的歷史轉折路口。檢視安倍一生的政治路徑與日本過往首相遇刺歷史,對未來區域情勢研析,應有相當啟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現代化後,時聞首相遇刺,從1909年10月26日日本第一位首相,也就是打贏中日甲午戰爭跟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的伊藤博文,在中國哈爾濱火車站被韓國獨立志士安重根槍擊死亡開始,到今(2022)年7月8日安倍晉三首相被刺在內,113年間,一共六位首相遇刺。平均每18.8年一次。其中除第五位岸信介首相(安倍的外祖父)未死外,其他都當場或救治之後死亡(濱口幸雄)。

值得注意的是,伊藤博文被刺後,刺客安重根並未離開現場,反而靜候警方逮捕,1910年3月他被判死刑後,在旅順執行絞刑。羈押期間,他的母親來函,提醒他萬萬不可向日本人認罪投降,要展現韓國人爭取獨立的勇氣與尊嚴。這位偉大母親教忠教孝的氣勢,百年後仍然令人動容。國父孫中山先生對安重根評為「功蓋三韓名萬國」,史學家章太炎更稱道他是「亞洲第一義俠」,評價都極高。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舉國震悼(AP)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舉國震悼(AP)

如同伊藤博文的刺殺案,槍擊安倍晉三的兇手山上徹也同樣沒有逃走,遭當場逮捕。據報導,山下徹也的動機是怨恨與安倍親近的宗教團體,害母親沈迷、破產等。日本媒體也有分析,曾在海上自衛隊服役的山下,刺殺安倍是對其曾誓言恢復日本為正常化軍事強國,最後卻未達成承諾的一種抗議。

安倍雖是右派,但政治作風極其複雜。他在任上曾致力改善與中國大陸關係,2015年也大幅放寬大陸普通民眾去日本旅遊的限制。卸任後卻轉為「保臺派」。無論卸任前後臺灣藍綠政治人物都肯定他對臺灣的友好,例如認定「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力挺《臺日投資協議》、《臺日漁業協議》、贈送疫苗等等,因此蔡英文總統決定全國下半旗致哀,可謂備極哀榮。

但是201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週年的時候,安倍以首相身分發表談話,對二戰時日本侵略與殖民亞洲國家,表示歉意,可是對日本「隨軍「慰安婦」(聯合國報告定調為「日本軍事性奴隸」)的悲慘遭遇,他只說:「大戰期間,有許多婦女的尊嚴與榮譽遭到傷害,我們會銘記在心。」

對比之下,安倍的表態,遠遠不如前首相村山富士在1995年的說法:他直接對「慰安婦」表示歉意,並希望此後的首相不要改變道歉的態度。安倍並沒有把「村山談話」聽進去,這是令人遺憾的。也讓人想起,他的外公、日本前首相岸信介曾是二戰「甲級戰犯」的歷史。

斯人已逝,安倍之死,對未來區域情勢發展影響如何,尚未可知。但從伊藤博文到安倍晉三,一系列的暗殺都與日本軍國主義路線隱隱環繞相關,後續如何演變,衡諸歷史經驗與脈絡,各相關方不可不慎。

*作者為兩岸研究學,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