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遇刺》22人維安為何還出現漏洞?前警官道出疏失關鍵

2022-07-09 21:50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遇刺身亡。圖為2013年2月26日,他以首相身份在國會備詢。(美聯社)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遇刺身亡。圖為2013年2月26日,他以首相身份在國會備詢。(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昨天遭41歲的山上徹也槍擊身亡,據知當天現場出動了7名特勤人員、15名縣警,一共22人的維安陣仗,但在安倍背後出現了漏洞,讓凶嫌得以趁隙犯案。

「體育日本」報導,據自民黨奈良縣辦公室表示,安倍昨天在奈良街頭演講時,現場一共有22人負責維安,包括7名SP(特勤人員),以及來自奈良縣警方15人。

山上徹也靠近安倍晉三,從約3公尺處的極近距離射擊,但特勤人員卻未能及時阻止,前警官吉川祐二表示,「這只能說是警備出現疏漏」,指責現場維安過於鬆散。

吉川表示,多名特勤人員應該以被保護者為中心圍成圓形,背對被保護者站立,朝四周警戒,但「根據現場影片來看,這種維安布置並沒有做好」。

安倍晉三的背後雖然也有人員戒備,卻留下了容許槍擊的漏洞。

吉川指出,「凶嫌朝安倍接近的時候,他的背後似乎有2名警官,其中一人似乎發現了可疑人物,朝另一人耳語。這種時候應該要上前阻止可疑人物,卻讓凶嫌靠近到足以實施槍擊的距離,這是警備的疏失」。

安倍前往奈良助選的行程在7日傍晚才決定。吉川對此表示,「一旦確定場所,就可以制定維安計畫,時間不是問題」。

他指出,一旦出現可疑人物,維安人員就應該上前詢問,不過由於許多觀眾戴著口罩,很難看清臉都,可能影響對可疑人物的判斷。 (相關報導: 安倍晉三非遇刺第一人!歷史上7位日本首相曾遭刺殺,不是重傷就是死狀悽慘 更多文章

另一名警員則表示,做案凶器看起來像是照相機的長鏡頭,可能也影響了維安人員的判斷,但重點還是「維安出現了鬆懈」。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林佳龍回心轉意願出征新北 鄭文燦:盼他代表中生代承擔責任
「昨天七七事變,今天安倍再見,啤酒買一打送一打!」當世界為之震驚,中國「小粉紅」集體狂歡
國發所綠營政要雲集 高嘉瑜:本來滿難考的,在職班出現後學弟妹滿天下
再添94死!本土確診2萬8028例 30多歲男染疫口吐白沫送醫亡
10年前曾任職於海上自衛隊!槍擊安倍晉三兇嫌背景曝光
安倍晉三遇刺》每個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日本?
林佳龍點頭出征新北 侯友宜批:市民不是次等公民,不該被當選舉籌碼
安倍遇刺後「我也想槍斃蔡英文」網瘋傳!涉案網友火速遭逮、身分曝光
921地震前的房子不能買?過來人提1重點:照買不誤
請支援特斯拉!馬斯克確定不買了,但推特董事會放話:告到他成交為止!
視野絕佳、隱私好…買房選頂樓就對了?房產專家列3大缺點
安倍晉三遇刺》日本政治、經濟、外交情勢將如何變化?
開放性關係是濫交,還是感情增溫的良藥?專家:決定踏入前,先問自己這5個問題
曝林智堅論文正本出版時間 王鴻薇批「自證侵權」:跟自己的論文多不熟?
感念安倍畢生對台貢獻!蔡英文指示各級政府機關、學校11日下半旗1日
吃飯沒在AA制、把碗端起來像在乞討!8個特殊的韓國飲食文化,讓台灣人超難理解
曝安倍驚人行動力 他憂刺殺恐是「政治恐怖襲擊」:台日應正視民主挑戰
布林肯、王毅會談能促成拜習會?前外交官曝高難度:雙方還在喬利益
「薪水不是保障,而是障礙!」用276美元賺百萬的創業家,告訴你致富的關鍵思維
G20外長會議》王毅:中國拒絕任何將烏克蘭危機與台灣問題相提並論的圖謀!
歷史新新聞》直指蔡英文「欠我一個解釋」 徐永明顛簸從政路,2015年曾落淚批民進黨對他「變心」
磐鈺生活美學文化藝術基金會 – 淨零碳時代
台灣「護國神山」股價重挫 前外交官揭3原因:整體環境對台積電很不利
日本自衛隊武力能與共軍抗衡?退將曝關鍵:預期未來會越來越強
被批演技太差、慘遭品牌換角!林志玲用時間徹底擺脫花瓶形象,台灣第一名模當之無愧
盤點綠營艱困選區:Kolas誓破傅家「花蓮恐懼」、劉櫂豪6戰台東無畏嘲笑
台灣安全問題美國絕口不提菲律賓?唐湘龍揭關鍵:已無實質影響力
蔡英文欽點!「總統級幕僚戰隊」回鄉參選 拉抬地方執政版圖擴張信心
電動車大進展:2035年起,歐盟所有國家將禁售燃油車
風評:捷運「撐住」不漲價─很「不柯文哲」的決策
郭鴻儀觀點:越鋼海洋污染已過6年,越南沿海居民盼不到台灣司法救濟
陳昭南專欄:退將帥化民,「有種」就放棄台灣的終身俸,「潤」回中國去!
顧爾德專欄:安倍遺願以及那些被刺身亡的日本總理大臣
石之瑜觀點:請台大拒絕受理林智堅論文抄襲案
汪志雄觀點:我對台灣未來的預測
林庭瑤專欄:安倍告別式,蔡英文去得成嗎?
觀點投書:落跑是勳章,抄襲成原創
觀點投書:把關者比違規者更值得非議
李怡專文:中共干預成習慣,不干預比不收回香港還難
觀點投書:監察院為廢監察院添柴火
觀點投書:選舉活動莫淪為行動傳播站 籲桃園政治活動要保持社交距離
觀點投書:中華民國邦交國的思辨
江仲淵推荐:海納百川的承載體,紫禁城留下的不只是歷史
老是粗心忘東忘西?心理專家親授5招提高記憶力,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只是第一步
「Suit yourself」不能隨便亂講!4句台灣人常搞錯的英文用語,小心秒惹外國朋友不開心
陰莖不是越長越好,硬度才是讓另一半性福的關鍵!醫師教2招鍛鍊方法,學起來夜夜絕頂升天
影評/Netflix《我的出走日記》步調緩慢為何評價超高?回顧劇中4細節,真實反射上班族心酸寫照
日本駐台代表悼安倍晉三:希望您在天上與李登輝前總統,一起為日本與台灣強力守候
日本最友台政治家走了:安倍晉三遭當街射殺,院方證實「大量失血致死,輸血超過兩萬毫升仍無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