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晚報:三位烏克蘭女性的心聲

2022-02-24 21:00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地鐵站準備搭車逃離城市的民眾。(美聯社)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地鐵站準備搭車逃離城市的民眾。(美聯社)

0224晚報

晚安,

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向烏克蘭採取「特種軍事行動」、對烏克蘭全國多個城市展開空襲砲擊、俄軍部隊自各方陸路進犯烏克蘭邊境後,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街頭湧現逃離車潮的畫面。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湧現逃難人潮。(AP)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湧現逃難人潮。(AP)

烏克蘭政府稱境內已出現數百傷亡,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宣布戒嚴並與俄羅斯斷交,還表示將對所有願意保衛國家的民眾提供武器:「不要驚慌,我們很堅強,做好一切準備,我們將戰勝所有人,因為我們是烏克蘭。

在西方盟國強力譴責俄羅斯的「入侵戰爭」並施加制裁之餘,緊張局勢也導致國際股市大跌(俄羅斯股市指數暴跌超過40%,盧布兌美元匯率也一度觸及歷史新低)。由於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國、歐洲最大天然氣進口國俄羅斯恐遭進一步制裁,國際原油價格應聲漲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創下2014年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不只是石油、天然氣大國,同時還是糧食出口大國—俄羅斯與烏克蘭合計的小麥出口量佔全球1/4,原已持續上漲的糧價在週四進一步飆升(小麥期貨價格的同期漲幅高達37%),加劇全球糧食供應風險。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地鐵站準備搭車逃離城市的民眾。(美聯社)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地鐵站準備搭車逃離城市的民眾。(美聯社)

Quote of the Day

在宏觀的戰況更新與經濟衝擊外,走走想與妳分享《紐約時報》採訪三位烏克蘭民眾在開戰第一天的經歷與心聲,透過她們的視角理解這場戰爭:

“It is scary, right?”

Christina Kornienko

Christina Kornienko 前晚上床就寢前,並不知道國家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她所居住的城市—位於烏克蘭西部、比鄰波蘭邊境的古城利沃夫(Lviv),在周四也成為俄羅斯空襲的目標之一。

與烏東相比,利沃夫的局勢尚稱平靜,民眾在空襲警報聲停止後謹慎地回到街頭,在販售民生物資的店鋪前排起長長的隊伍。Christina Kornienko 說,有些朋友已準備好武器,她則要趕在銀行關門前取出貴重物品,到郊外的小村莊避難,她認為她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女人會去波蘭,男人會上戰場。」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街頭排隊買水的居民。(美聯社)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基輔街頭排隊買水的居民。(美聯社)

“We don’t know what we need to do.”

Olha

24歲的 Olha 基於安全顧慮拒絕以全名受訪。碩士剛畢業的她住在在利沃夫,母親和姐姐則身在數百里外的基輔。Olha 說,她的姐姐在政府部門上班,「就在一兩週前,她還認為烏克蘭不可能發生戰爭。」

Olha 懇求母親和姊姊找個防空洞躲避,但這沒有減少她的不知所措:「我們不知道我們需要做什麼,因為理解普京很困難……他不是個正常人。」借助手機裡的 Google 翻譯,她找到了更貼切的詞彙:「瘋子。」

夢想成為記者的 Olha 說,她特別害怕俄羅斯的核武,「我擔心烏克蘭可能是一場世界大戰的開端。」

2022年2月23日,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地鐵站。(AP)
2022年2月23日,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地鐵站。(AP)

“I believe in us.”

Olha Reshetylova

社群平台上,烏克蘭人民除了表達憤怒之情、擔憂親友的安危外,也呼籲彼此保持冷靜,誓言抵禦俄羅斯的入侵。

今天剛好是烏克蘭人權工作者 Olha Reshetylova 小兒子的1歲生日,大兒子兩星期後就要滿10歲了。她在臉書發文表示,烏克蘭人多年來一直感覺得到「有場戰爭正在醞釀」,「而這一刻已然到來。」

「恐懼是正常的。 它幫助我們活下來。 但恐慌是邪惡的。 努力控制自己,理性思考。」 Olha Reshetylova 呼籲烏克蘭人保衛自己的後代與家園:「我會戰鬥到底,讓我的兒子們生活在一個自由的世界,在烏克蘭這個國家。」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逃離烏東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的婦孺。(美聯社)
俄烏衝突、烏克蘭戰爭:逃離烏東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的婦孺。(美聯社)

世界走走有妳沒讀過的重要故事。我們以性別視角關注全球議題,補充傳統權力視角所忽略的,有關困境、突破、連結、改變的故事。

請付費訂閱,成為走走的夥伴,與全球各地的女性一起走走。

訂閱走走電子報,我們會送上: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今日精選
更多文章
後疫情時代保健新概念 過濾水和空氣更要過濾光 拒絕惡視力啟動健康新生活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會牽動台海命運嗎?專家呼籲台灣從烏克蘭汲取教訓
烏克蘭多個城市都聽見爆炸聲!俄國國防部發表聲明:我們只會攻擊軍事設施
林姿妙涉貪遭聲押交保 郭正亮曝「1事」蠻詭異:林的反應太奇怪
烏克蘭戰爭》首都基輔、第二大城哈爾基夫遭俄羅斯飛彈攻擊
陳時中被爆將轉戰桃園 蔣萬安拒談「民進黨家務事」:最關心2事
胸悶、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醫師揭4種最常見原因,出現這症狀恐有致命危險
政院拍板!3月起口罩標準放寬、入境縮短為居家檢疫「10+7」
為何咖啡廳平日上午總有一堆人悠閒免工作?內行人一看就知:這幾種人才可能
風傳媒高峰論壇》國泰人壽劉上旗:平均活百歲的未來,台灣人要趕緊準備好
房產星叫室Podcast : 靠著純植物飲食,林黛玉也能健康回春
烏克蘭東部正在發生「種族滅絕」?BBC對普京全國演說的事實查核
全球股市直線跳水!普京授權特別軍事行動,烏克蘭首都傳爆炸聲,黃金、油價狂飆
烏俄情勢危急,我在烏克蘭事務改遷波蘭?前外交官:要考慮3大因素
下半年有望鬆綁出國!專家曝「最大難題」:平常心看每天8萬人確診
一起拚連任 台中街頭出現盧秀燕與藍選將合照
連日暴雨衣服晾不乾,沒烘衣機怎麼辦?內行人推2款超強神器:一晚就乾了
烏俄衝突升溫,股市會跌多少?何時觸底?5大外資這樣看:現在別買這種股
石二鍋號碼牌機制、能不能換菜?店員親揭規矩,狂嘆:別再難我們了拜託
「不能只當中國的和善鄰居!」韓國在野黨總統候選人主張「重置」韓中關係
華爾街日報》如何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西方領導人摸不透普京真實意圖
風傳媒高峰論壇》能源轉型有很多推手!曾文生:供應鏈壓力,是台灣減碳關鍵驅動力
大範圍多雨終於結束!明起漸回暖,氣象專家曝228連假天氣
憲兵版戰備偵巡曝光!雲豹甲車、重型機車市區街頭疾駛
iOS眾所期待新功能!解鎖Face ID終於不用拉下口罩,其中4款舊iPhone不適用
教育部拍板!高中早自習「至少4天」供學生自主運用,朝會每週最多1天
遭經濟制裁8年,普京依舊入侵烏克蘭:《紐時》與《經濟學人》談「美國的經濟制裁還有用嗎」?
英雄變狗熊 起訴天弓飛彈弊案檢察官去年未結案超標、考績被部長退回
風傳媒高峰論壇》淨零碳排需要綠電,台灣準備好了?學者、經濟部、業者、投資人對話火花四射
幕後》綠營首都圈鐵三角獨缺林佳龍點頭?高層勸進:別忘記蔡英文也選過新北
全台僅1輛!要價4千萬「霸王級賓士」現蹤台中街頭,超狂車主身分曝光
陳建仁入黨備戰北市或2024?王世堅全盤否定:最可能是接這位子
幕後》布局年底選戰「藤原效應」 蔡英文理想北北桃黃金陣容曝光
驚爆藍營直播粉絲數下降內幕 郭正亮疾呼:蔣萬安要提高警覺
謝龍介、黃偉哲「空戰戰力」曝光!網路數據揭謝龍介1大弱勢
台積電進駐高雄居民喜憂參半?環團曝污染疑慮:帶動經濟也應兼顧生活品質
風傳媒高峰論壇》未來不必再等垃圾車!黃珊珊:台北就是驗證智慧城市的巨大實驗室
風評:民眾黨超越國民黨,在野勢力能整合嗎?
張登及觀點:俄美中三強在烏克蘭衝突中的損益表
孔令信觀點:普京強壓拜登,兩個東烏獨立小國成燙手山芋
陳一新觀點:蔡賴如何將可能的外交突破變成外交笑話?
洪德仁觀點:疫苗「催打」的蘿蔔與棍子
高克培觀點:減少酒駕,還有更多可行之道
吳典蓉專欄:柯建銘憑什麼指點江山
觀點投書:面對生不如死的基層社會,政府想要解決嗎?
觀點投書:國民黨的光與影─談都會藍與地方藍的共同戰線
張經緯觀點:護國神山教父的第一門管理課
觀點投書:法律可以看人上菜嗎?
觀點投書:真正死亡與遠離的是新聞自由、專業、良知與風骨
觀點投書:「紅色金權」滲透,蔡英文甘當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