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面對生不如死的基層社會,政府想要解決嗎?

2022-02-24 06:10

? 人氣

面對當前生不如死的基層社會,政府的應對策略為何?口號發揮了多少功效?已經麻痺了嗎?(取自sabinevanerp@pixabay/CC0)

面對當前生不如死的基層社會,政府的應對策略為何?口號發揮了多少功效?已經麻痺了嗎?(取自sabinevanerp@pixabay/CC0)

走在台北市街頭,已有不少街頭的「寵物旅館」數量大於「坐月子中心」;而路上的「手推車」載坐的是寵物貓、寵物狗或是鳥類,新生兒的排序恐怕淪落到第三名的位置。所以近兩年,根據政府公布的統計數據,甫出生的新生兒少於死亡的人口,形成「生不如死」的局面,相信這樣的數據,已不是意外之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面對未來「地方消滅」的社會趨勢,我國借鏡日本,於2019年推出「地方創生」政策,希望挽救地方衰敗頹勢,重整地方經濟,創造地方工作機會(職缺)與在地商家營收,以重振地方。然而,我們來看看台南,2020年該市的人口為188萬人,其所設定的創生人口,目標為2030年人口增加3萬人。但以2022年來說,台南市的人口為286萬人。過去一年,台南市的總人口,平均每個月要流失一千人以上,而且流失的速度還看不到緩解的曙光。

不獨於此,日昨某報載,台北市已步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位台北市民就有一位65歲以上,這正代表年輕世代的人口比例變少,所以讓老人的比例變多所致。而且,台北市目前正面臨250萬人的人口保衛戰,回顧台北市的人口增減史,1990年代曾經站上270萬人以上,而這20多年來,台北市的樓層面積增加不少,理應可以容納更多人口,但目前看到的是更多的空屋招售廣告、捷運板南線更塞的車廂空間,以及台北橋更為壯觀的「機車瀑布」。

20210616-台北101,天氣晴朗配圖。(顏麟宇攝)
台北市已步入「超高齡社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是的,我們的問題就是通膨、房價、物價、失業,以及薪水不漲的問題,這個問題正是我們無法面對未來的主因。韓國的出生率不到一,正是年輕人的頭頂罩著一層厚厚的烏雲,難以見到天日;三星之外,還有多少值得驕傲的職業。奉台積電為神的台灣,能為我們開出多少高薪職缺?日本是總人口破億人的國家,數年前該國新生兒人數跌破100萬人,沒隔幾年,現已面臨到80萬新生兒的保衛戰。如果看不到未來,何來談論生育下一代?而面對生不如死的局面,是不是所有的痛苦到我這一代就好。

是的,這些問題都有選舉口號,都有選舉政見,也有推動方案或推動政策,唯獨不見施政成果;而且,這個成果不應是政府內部的預算執行率,或是政策推動的時程甘特圖。更重要的是,這個成效的評估者應是人民的感受,並且將這些感受轉化成可以評量的KPI數值。例如18歲至30歲勞動人士的平均薪資(中位數)、求職人數與工作職缺的倍率、房價與勞動者所得的比值,或是每一年社會住宅提供的戶數。

日本為何要推動地方創生,無非是近20年以來各種研究報告、報刊專論,在在指稱該國因為嚴重的「少子高齡化」問題,因而導致「地方消滅」、「無人町村」與「地方鐵道廢線」等等的課題。而反映在地方創生的政策設計,其補助金的發放,乃至於受補助案的追蹤考核,必須要詳列KPI指標。而且這些KPI內容,百分之95為數值指標,僅有百分之5為質性考核標準。數值的指標考核相對容易,現在是多少,明年要進展多少,長期的目標是多少,這些都必須交代清楚。而若是非數值化的指標,則考核相對困難,容易形成不一樣的解讀,最後流於公說公有理、婆說沒道理的口水辯證。

台灣不缺口號,欠缺的是考核的標準,諸如「農業首都」、「觀光首都」、「正義溫暖」、「產業雙星、觀光共好」、「幼有所養、老有所終」或「屏東超越高雄」等等的選戰文宣。這些近年來的地方選舉文宣,說實在真的很好聽,但我們事後反省,達成了多少?這是不是有意或刻意的模糊化,以迴避事後媒體與在野黨的檢討?而面對當前生不如死的基層社會,政府的應對策略為何?口號發揮了多少功效?已經麻痺了嗎?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