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六十歲的四郎再渡風塵?

2017-11-16 05:50

? 人氣

葉宏甲於一九五八年推出第一部諸葛四郎作品《大戰魔鬼黨》,立即造成大轟動,而後《決戰黑蛇團》、《大鬥雙假面》、《大破山嶽城》先後問世,是諸葛四郎氣勢最旺的時代。(取自童年漫畫)

葉宏甲於一九五八年推出第一部諸葛四郎作品《大戰魔鬼黨》,立即造成大轟動,而後《決戰黑蛇團》、《大鬥雙假面》、《大破山嶽城》先後問世,是諸葛四郎氣勢最旺的時代。(取自童年漫畫)

唸小學的遠古年代,若要舉一個事件作為童稚生活的代表,我很難選擇,因為讀書之外,玩耍的花樣太多了。如果能填兩個「志願」就比較容易發表「高見」了。我會毫不考慮地說「電影院像教室」與「諸葛四郎與真平」,就我個人的成長背景,這兩個志願是有些關聯的,因為要搶看每一期新出版的諸葛四郎,就必須「趕」到戲院前的「尪仔書」店報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葉宏甲於一九五八年推出第一部諸葛四郎作品《大戰魔鬼黨》,立即造成大轟動,而後《決戰黑蛇團》、《大鬥雙假面》、《大破山嶽城》先後問世,是諸葛四郎氣勢最旺的時代。這裡可舉《大戰魔鬼黨》的例子來印證當年葉宏甲的光芒。

四郎系列第一部作品的《大戰魔鬼黨》共分十四集連載,看過前十三集的猴囝仔,殷殷期盼第十四集完結篇,正版的《漫畫大王》尚未推出,已經有好幾個山寨版魚目混珠。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名字與葉宏甲相仿的人——葉它申,依葉宏甲的漫畫情節,完成他自己的山寨版《大戰魔鬼黨》,我也受騙了。

一九六二年《大鬥雙假面》拍成台語片,由邵羅輝導演,唐菁、康明分飾四郎與真平,其他演員還包括何玉華,這部電影沒在我老家戲院上映,我跟一群同學特地老遠地步行到幾十公里外的羅東戲院看電影。如果當時的中、小學考試出一題「誰是民族英雄?」,絕大部份的小學生一定會像後來的史豔文一樣,填寫「諸葛四郎」。

諸葛四郎最早都在《漫畫大王》(後改為《漫畫週刊》)連載,是這份漫畫書刊最具號召力的部分,每週固定出版一集。(取自童年漫畫)
諸葛四郎最早都在《漫畫大王》(後改為《漫畫週刊》)連載,是這份漫畫書刊最具號召力的部分,每週固定出版一集。(取自童年漫畫)

諸葛四郎最早都在《漫畫大王》(後改為《漫畫週刊》)連載,是這份漫畫書刊最具號召力的部分,每週固定出版一集,買《漫畫大王》、《漫畫週刊》主要是為了看諸葛四郎。記得當年出版社很精明,把諸葛四郎的漫畫紙頁連結,要看四郎,必須買了之後,再用刀子分開,防止在漫畫書攤隨便翻閱、看白書的小孩。

四郎漫畫上市記得是星期三(或星期四),時間一到,全台灣的孩童都在期待四郎、真平故事的新發展,出版社應該是前一晚全國漫畫店連夜舖書,才有如此驚人的效率。許多孩童蹺課去漫畫店購買或租借《漫畫週刊》,一本三塊錢,租金只需兩毛錢,我老家唯一的四郎「專賣店」大約在上午十點多、第二節課之後就有新書。

出刊前兩夜我就想孔想縫,用盡各種手段湊齊三塊錢,買《漫畫週刊》來向同學炫耀,想看的人都得看我的臉色。如果出刊那天身上沒錢,只好用租的,在戲院尪仔書店老闆視線範圍內坐在地上看,如果連兩毛錢都沒有,還是照常到尪仔書店找機會,一旦有人看諸葛四郎,也不管會不會顧人怨,大方地將身子貼近共襄盛舉。

葉宏甲以漫畫揚名,卻不願子女走這條路,因為「太辛苦了」,葉家一男三女都很會唸書,也會畫漫畫。老大佳龍漫畫畫得很好,但仍遵照父親指示以讀書為至高目標,交大電機系畢業後,留美取得電機博士,而後從事科技業,十幾年前才回台灣定居,他可作為「看漫畫的孩子不會變壞」的最佳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