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岸風電適用競標制嗎?全球最大風電商估:最少還需要5年

2017-10-26 08:20

? 人氣

台灣離岸風電將由躉購轉向競標,全球市佔最高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亞太區總經理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憂心政策轉向,表示台灣離岸風電最快還需要5年才能適用競標制。(資料照,陳明仁攝)

台灣離岸風電將由躉購轉向競標,全球市佔最高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亞太區總經理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憂心政策轉向,表示台灣離岸風電最快還需要5年才能適用競標制。(資料照,陳明仁攝)

基礎建設不夠,政府欲透過遴選及競標制度讓離岸風電先踩煞車,業者深感憂心。經濟部能源局今(26)日將召開第二次遴選制度說明會,預計明年上半年就要同時透過遴選及競標方式挑選廠商、提供裝置容量6.5GW的離岸風電併網量。全球市佔最高的離岸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Orsted)亞太區總經理柏森文(Matthias Bausenwein)接受《風傳媒》專訪,直言對於政策轉向感到非常擔心、認為台灣離岸風電最快還需要5年才能適用競標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沃旭能源原名丹能(DONG Energy),今年在出售天然氣及石油部門後改名,以象徵新的品牌願景。沃旭為丹麥國有的電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市佔率達26%,目前正在營運中的離岸風場已有3.5GW。去年沃旭的股票在納斯達克哥本哈根上市,2016年收達610億克朗(約合82億歐元,2788億新台幣)。

去年沃旭因看好台灣廢核、減煤政策,宣布來台成立辦公室,並預計開發彰化外海2.4GW的離岸風場。若以目前業界預估2018年離岸風電成本每MW為9300萬來推算,沃旭屆時在台投資金額將上看新台幣2000億。除了沃旭之外,另外還有10家的國內外離岸風電業者向能源局遞件,開發量能上看10GW,遠超過政府設定的、2025年3 GW的目標,預計投資額也將超過新台幣6000億。

基礎建設不足 政府祭出遴選及競標制度

儘管業者踴躍,能源局考量彰化地區升壓站併網量不夠、加上國內組裝碼頭量能有限,又想搭配國產化要求,因此在今年突然宣布要在明年對業者進行遴選,依產業關聯效益、技術能力、社會環境融合及財務能力等指標為業者打分數,然後篩選出裝置容量3GW的開發量。其餘「落選」的業者,能源局則再提供2.5GW的裝置容量進行競標,價低者得標後,風場就能在2025年前併網。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出席公開活動時也表示,目前台灣離岸風電雖然才剛起步、大家擔心發展再生能源可能推升電價;不過隨著基礎建設愈來愈完備,產業建構完備後,價格應會愈來愈有競爭力。

20161116-「丹能風力台灣辦公室揭幕記者會」.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出席致詞.(陳明仁攝)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公開表示,隨著基礎建設愈來愈完備,產業建構完備後,離岸風電價格應會愈來愈有競爭力。(資料照,陳明仁攝)

歐洲離岸風電比較便宜 關鍵因素是…

日前有擁核人士稱,台灣的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6元是「天價」、也是荷蘭的2.3倍,認為是「喪權辱國」。今年才在德國以零補貼價格得標風場的沃旭,則對台灣的競標制持保留態度。柏森文首先指出,歐洲離岸風電價格之所以便宜,是因為基礎建設如港口、工作船、變電站等都已完備,但台灣目前則都還在建設中。其次,歐洲離岸風電發展超過10年,業者已掌握一定程度的海底地質及海上風速資料,在台灣則還需要時間一步步釐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