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學習歷程檔案的「困頓」檔案

2021-02-15 05:50

? 人氣

筆者認為,若要實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育意義,大學端應要檢核、透明化評選招生機制,高中端則需強化引導與支持學生探索的系統。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筆者認為,若要實現學習歷程檔案的教育意義,大學端應要檢核、透明化評選招生機制,高中端則需強化引導與支持學生探索的系統。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搭配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前身是「備審資料」,在多年的實施中產生不少問題,譬如說學生趕在高三下學期急就章準備,迎合升學招生的作用極強,這過程難免就會出現一些虛假偽造、砸大錢給廠商專業處理等情事,導致教育意義匱乏,也衍生傷害教育機會均等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學習歷程檔案」規劃的原意正是要解決「備審資料」的弊病,因此希望學生在「每個學期」都能夠按部就班將課程中真實的學習歷程和成果加以整理,經過教師認證確實是學生本人親自完成的成果後,即可上傳存檔。為避免引發學生之間的「過度軍備競賽」,耗費心思與金錢在檔案的專業美工上,還在檔案容量上做出嚴苛的限制,直到2020年底才終於「從善如流」,加大容量。總而言之,在教育部的定位上,「學習歷程檔案」應該是先具有學習的教育意義,然後才可能有助於升學機會的爭取。

20201112-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中所需的4大項目(取自108課綱資訊網)
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中所需的4大項目(取自108課綱資訊網)

然而,一如既往,許多立意良善的教育改革措施一旦實施,尤其跟升學目標不免掛勾之後,就會出現許多困頓。

被視為升學工具

首先,不少搞不清楚「學習歷程檔案」意義的學校,直接以中央集權的心態、論件計次的數字管理,一體要求學生全部運用自主學習時間投稿小論文,導致許多學生的學習過程既無法自主安排,還充滿困頓,甚至自生自滅。

這些急功近利的校長、教師,還有著急的家長,雖重視「學習歷程檔案」,卻只是將其視為升學工具,不管學生的性向、能力與興趣,在沒有指導或不知如何指導的情形下壓迫學生投稿小論文,這已經產生嚴重的問題。2020年,高中生投稿到教育部「中學生網站」的小論文總計1萬5千多件,被評定為「抄襲」的比率約為3%,但這些遭辨識出來的虛假稿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不是2020年獨有的現象。最近幾年來,甚至有逃過檢核,還順利獲獎,之後才遭到檢舉的多起案例,以致承辦單位後來不得不在公布成績前,特別針對得獎作品再次檢核,也果真抓到一些漏網之魚。功利心態扭曲了教育目的及學習活動,這是學習歷程檔案難免「困頓」的第1個原因。

大學端審核問題

學習歷程檔案難免「困頓」的第2個原因,來自大學端。

過去幾年不時傳出大學端審查備審資料未必都很確實,有些校系基於招生現實的各種盤算,在實施書審或面試時自有「實作智慧」與秘技,譬如將備審資料晾在一旁,直接分析學生考試成績、家世背景或居住區域,或者考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測驗臨場反應能力,或者故意威嚇考生,藉以檢核應試者的真正實力等,從評量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方法的信度和效度是否能夠穩定建立,未必是教授們的考量,甚至教授們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專業知能。假如大學端對於備審資料確實有所疑慮,而別有評審創意與獨特心法,面對教育部改革備審資料而推出的學習歷程檔案,上述態度是否會固守不變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