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無風也起浪」的金融股取消配息

2020-12-14 07:20

? 人氣

金融股取消配息一事堪稱「無風起浪」,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確定沒說要取消後才平息。(資料照片,蔡親傑攝)

金融股取消配息一事堪稱「無風起浪」,在-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確定沒說要取消後才平息。(資料照片,蔡親傑攝)

近日有關國內金融股「取消配息」一事引發議論,雖然在金管會表態「只是研究」後暫時平息,就數據論,台灣應該沒到要金融股取消配息的地步,但這件幾近「無風起浪」的事件可看出市場敏感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因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企業倒閉,從民間到政府的負債都大增,預料銀行體系的財務結構將惡化,因所傳出英國金融監理機關已要求銀行今、明年停發股利。因此上周在立法院質詢時,馬政府時代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質詢金管會是否會限制金融業發放股利?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回答表示,必須綜合考量國際趨勢、各國作法及國內金融業資產品質狀況云云,最後說「已請銀行局、保險局研究中」。

結果引發金融股下跌、持有把金融股「當定存」持有的股民抱怨,更有「專家們」煞有介事的指點股民「跌下來更要買」等。最後黃天牧出面確定的說出「我們沒說要取消」,才似乎暫時平息市場揣測。

其實,這件事幾乎是在N百個不確定與揣測中發生;例如,以立委質詢舉英國案例為例,其實英國監理單位早在上半年就對大銀行建議「今年年底前停止發放股利及買回庫藏股」,之後說要在第4季再評估股利發放限制措施,是否延長或取消。其實,就是要看最後銀行財務結構受到的衝擊多大而定。

不過,國內的印象似乎變成已是定案、且是「國際趨勢」,台灣跟進的機率高。事實上,此事既未定案、國際主要國家監理單位也未要求取消配息─特別是美國,包括台灣在內的大部份國家,都必須參考美國政策;此外,疫情中,台灣金融體系受傷程度有限,不能等同類比的跟進。

而如果仔細看過當天立法院的詢答,就更讓人「很無言」;先是立委質詢,不是直接問金管會是否有此政策,而是問:「若台灣銀行業明年逾期放款大增,是否也會限制金融業發放股利?」換句話說,如果逾放未大幅增加,其實就完全不必想了。而以目前經濟與金融情況來看,明年逾放大增的機率幾近零。

甚至即使是逾放大增情況下,黃天牧的回答同樣充滿著前提、假設的說法,意在言外的核心還是「視金融體系財務結構決定」。例如,他說「要看資產品質及未來展望」,而且也說「一方面當然要適度回饋股東,另一方面也要有超前部署概念,預防資產品質變化」;此外,他也提到各國情況不同,要「綜合考量國際趨勢、各國作法及國內金融業資產品質狀況」,台灣則是「今年這一年保險業獲利還不錯」。

全部看下來,其實答案非常明確:金管會並無要金融股取消今、明年股息配發之議。至於說金管會在「研究中」,一來沒有一個官僚單位會回答對某議題不理不睬、甚至一無所知,「會請相關單位研究」、「我們正研究中」是一個常見的答案。二來各單位的「研究」多如牛毛,真正會推動、能落實者為少數。聽到官僚單位「研究中」,卻不看各種主客觀條件就以會推動、要執行,顯然對官僚單位不了解、更是反應過度。

其實,回歸正常金融監理與上市公司運作看,監理單位是否要下令金融機構取消配股,未必是一個真實議題。如果疫情如海嘯般沖擊,許多企業與個人的貸款再也無力償還,成為逾放呆帳,某銀行逾放比從零點幾個百分點(目前台灣銀行逾放比只有0.25%左右),一口氣飆到5%以上(當年台灣推金融重建時的逾放比是8.78%),這家銀行要忙著打呆帳、顧財務、甚至可能要增資,營運大概也難有賺頭,還有多少能力與心情配息發股利?甚至即使硬湊出要配息,監理單位不電死銀行才怪,那需要監理單位硬性規定、通則性的下令銀行不得配息。

不過,這麼一個幾近不存在的假議題,卻能「無風起浪」,市場與股民確定非常敏感,金管會對許多「假設性問題」該如何應答,是該更注意拿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