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關心孩子,為何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糕?一則看似大逆不道的貼文,透析為人父母的最大恐懼

2020-12-11 12:40

? 人氣

許多台灣家長在教育小孩時,會無意間把焦慮傳遞給他們,這也造成彼此之間溝通開始有了阻礙,把彼此愈推愈遠…(圖/pixabay)

許多台灣家長在教育小孩時,會無意間把焦慮傳遞給他們,這也造成彼此之間溝通開始有了阻礙,把彼此愈推愈遠…(圖/pixabay)

看著很多長輩的生活,覺得人的不快樂來自於想掌控一切,卻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希望父母可以如何,子女可以如何,親戚可以如何,然而他們的人生關注中,卻沒有自己。

最後再用一種受害者的角度,哭訴自己的人生都為了別人付出,卻沒得到任何回報,沒人懂他的苦心等等。

我忽然覺得這種人生好可怕,他們將自己的人生賣給了焦慮,再嘗試用焦慮去創造愛。

可是焦慮只會創造壓力和逃離,把身邊的人推的更遠而已,更不要說在焦慮的背後,還有著恐懼和懷疑。

讓這種能量充滿了自己,快樂又怎麼會到來呢?

當然,這篇貼文非常大逆不道,但我想要說的是其實很多長輩都被恐懼給支配了,他們的人生之中往往充滿著不安全感,而他們再嘗試著把這個不安全感傳給下一代。

於是,這個功課就被無限延伸,而這也是大多數我在台灣家庭看見的問題,大家嘗試運用恐懼,憤怒,焦慮等等負面情緒嘗試控制對方。但有趣的是,無論被控制的人怎麼做,他們總能夠再找到更不好的地方,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

你沒回家怪你,你回家了怪你不常回來,你常回家了嫌沒有結婚,結婚後說沒有孩子,生了孩子念看不到孫子,孫子回來了念沒有好好照顧.....等到沒東西念了,就開始找其他的親戚朋友....

其實,我猜他們最想控制的,也許是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的人生就是這樣的成長,所以他們只能繼續傳遞焦慮和恐懼。而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理解,然後想辦法接住。

舉例來說,我以前看到我媽傳的關心總覺得很煩,現在我就會傳個謝謝媽,或是感謝分享。雖然你知道,只要你給了正向回饋,對方的訊息就會如潮水般襲來。

但在能接受的範圍內,我還是會努力的好好回應,因為如果我沒有接住她,她的焦慮只會受到壓抑,最終變成另一種炸彈,在你想像不到的時候爆炸。

當然最簡單的,是父母看開。但我自己努力了非常非常久,也和身邊的很多心理師討論過,他們也是苦笑著跟我說理論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

而如果你是父母看到,我想也許可以改變一點點的溝通方式。但溝通方式實在太多了,也許說說可以避免的比較容易:

1. 關心避開感覺對方很笨的老生常問:吃飽了沒,記得穿衣服,口罩要帶,早點睡覺......這些問了其實沒什麼意義,但如果真的要問,可以附加一些方式,例如吃飽了沒:

EX:你晚餐吃了嗎?我想不到吃什麼,想說參考你的(記得一句打完)

EX2: 最近有沒有看到好吃的餐廳,我想找你吃個飯

2. 不用沒事傳新聞連結,長輩圖,好文分享,這些其實都沒什麼連結感,比起這個還不如傳好康優惠券....

3. 如果真的要聊天,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娛樂話題,或是你孩子有在研究的議題:

EX:最近有追什麼好看的劇嗎?在家有點無聊

EX2: 上次看你有在研究手機,如果我想換個大螢幕的,可以拿來追劇的,你有推薦的嗎?

像這樣的對話,會讓孩子更願意回應。但我必須說,比起祈禱父母們看開,也許我們可以嘗試著調整自己。

老實說,我也很想站在愛與關懷的角度來呼籲大家,但說真的我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站的角度是,父母們為我們付出的很多,包容的更多。

而我們如果自詡為一個成熟的人,長大的人,我們能不能在能夠接受的限度內,接住他們給的那些焦慮呢?

也許,你會發現父母的某些恐懼或焦慮,雖然真的很無厘頭,甚至讓你覺得很無奈,但反過來說,你看看現在孩子們接觸網路的早熟程度,也許某方面而言,父母甚至祖父母這一輩,內心才是真正需要照顧的孩子吧。

我只是希望,讓焦慮停在我們這代,把自由和為自己負責的權力,交給我們的下一代吧。

文/張忘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張忘形臉書(原標題:放心,才能開心)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