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長就是輸在「太認真」,真正成功的父母是:孩子到了18歲,還願意跟你好好說話

2020-03-16 17:57

? 人氣

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圖/pixabay)

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圖/pixabay)

在高鐵上看到一對父子。父親一直跟兒子講成功學,從馬雲、任正非講到王健林,告誡兒子要好好學習,不能一事無成。兒子開始在玩手機遊戲,後來索性假裝睡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任何人都能看出來,他在父親面前豎起了一道屏障,他們之間是隔絕的,父親很急,像一團火,兒子冷淡,像一塊冰。

這是很多為人父母者的痛。那個嬰兒期,把你當作全世界的孩子,你天天見他,為他出錢出力,操心著急,卻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失去了他。他的世界你進不去,你的話題他不關心。

這種心理上的失去,比真正的失去,更讓人無能為力。你明明還愛他,對他充滿期待,卻無論用多大的力氣都沒辦法改變他,甚至你越用力,他離你越遠。

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明明都是盡職盡責的父母。

教育界的金句「陪伴是最好的愛」,害得很多職業女性對孩子說對不起,甚至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其實只有陪伴遠遠不夠。如果你的陪伴像監獄和牢籠,陪伴越多,孩子越差。

我們容易將陪伴錯誤地理解為守護,其實陪伴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交流的質量。交流的質量好,陪伴一小時勝過守護10小時。

通暢的交流與溝通是一切關係的基礎,沒有交流的關係是在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林真理子的小說《平民之宴》最近在家長圈傳得很火,觸痛了在教育上兢兢業業卻走入死胡同的家長。

小說裡的由美子是一個全職媽媽,對兒子寄予厚望,送他讀不錯的學校,上很貴的資優班,風雨無阻地為孩子送上熱呼呼的便當。讀高中的兒子翔,卻厭學離家出走。

由美子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兒子?當翔第一次希望像一個成年人,好好跟母親談談開始。翔告訴母親,自己不想做別人眼裡的成功人士,只想當個平凡的打工仔。由美子正義凜然而又痛心疾首地說——一事無成?開什麼玩笑,我們這樣的家庭根本不可能出這樣的人。你外公是醫生,你爸爸早稻田畢業,就連你媽,也是上過大學的人……

當孩子終於鼓足勇氣,向父母露出柔軟的疼痛與脆弱的傷口,他們期待的不是被嘲諷、被教育,而是被理解、被認可。這方面,太多家長輸在過分認真、三觀太正上。

一個做兒童教育的朋友跟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他13歲的女兒說:「我想自殺。」

他淡定地回答:「活著確實辛苦。不過,青少年自殺是要上社會新聞的。大家都會猜測我們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媽虎爸。爸爸說不定連工作都得丟,畢竟我是老師。唉,又沒辦法跟人解釋,我只是尊重女兒的選擇,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

他認真的可憐樣兒把女兒逗笑了。

後來女兒說,覺得自己的父母很酷。她同桌也跟父母說過要自殺,父母發瘋似地罵他,他媽邊哭邊打了她一個耳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