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Covid-19 如何結局?

2020-09-14 06:00
作者預測新冠肺炎的結局,並呼籲中美不應繼續惡鬥,各國應該團結。(資料照,AP)
作者預測新冠肺炎的結局,並呼籲中美不應繼續惡鬥,各國應該團結。(資料照,AP)

現在世界上大事繁多,舉凡氣候變異、安倍辭職、日韓比劃、伊朗危機、以沙和解等等,沒一件事的發聲量比Covid-19 和中、美對衝來的更為轟動聳人。加強對中國的高科技與軍事打擊壓力,以及對新冠病毒的極力甩鍋,已成為川普激盪美國民族主義,猛攻對手民主黨拜登的惟二法寶。美國前助理國務卿Richard Hass吶喊美國出兵台灣的「建設性模糊」戰略已經失效,應改為「政策性清晰」,用來切斷中國武統台灣的企圖—真正目的其實想在大選前挑起一場中、台間的美國海外局部戰爭,擊破中國南海造島,取得印太航行自由權,以謀奪川普的大選勝利,並歸咎中國挑戰作為選後再戰的籌碼,台灣蔡元首還未洞察其計謀,便急忙貢獻出萊克豬及多巴胺內臟而真心相許,且自以為打通中美FTA與BTA的任督雙脈,無奈髮夾一彎卻扎到國人健康;另一方面,川普叫囂中國傳出武漢肺炎蔓延全球,鼓動全世界受害國一齊向中國追討幾千億的損失,作為自己忽視疫患、禍及全國的金蟬脫殼,而今 (2020/9/11) 世界確診人數超過2770萬,死亡逾90萬,美國自己佔了約四分之一,且別笑中國淹大水,美國也受颱風和森林大火之害,似乎蒼天在呼喚這兩大雙G別再惡鬥了,這場Covid-19世紀之毒將如何結局呢?作者認為沒有一個「結束」,但會有一個如下列推測的「段落結局」:

最好的一個段落結局應該是疫苗人體測試獲得成功,並廣為上市接種眾生,現在喊出人體測試的有英國、美國、中國、德國、俄羅斯等,美國歷屆總統傳染病顧問佛奇博士就曾勸導:疫苗不是那麼容易成就的,別依賴太大,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提早接種將是頗具危險的,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製藥 (AstraZeneca plc, 瑞典、英國合資製藥廠) 合作的疫苗目前暫停臨床試驗,因為一名參與者發現了不良反應,可見這個段落結局不可急切樂觀,疫苗背後的政治黑手,絕不可罔顧生靈,防疫有成效的政府更要忠肯自制,別政治掛帥妄圖其他,也別急在自大吹噓,防疫莫要外延至政經,更要防止第二波。然而,即使疫苗成功了又怎麼樣?中、美仍在惡鬥啊!其害更甚於Covid-19!人類被解救了嗎?

最糟的是Covid-19並未獲得遏止,選後無論川普或拜登總統必將繼續維護美國第一的戰略,乃至鼓動澳大利亞、印度、越南、台灣、菲律賓及其他五眼不斷替代美國海外攻擊,惹發中、美雙方猜忌結仇更深,終於相互發射核子導彈,演變為俄羅斯、日本、韓國也被迫加入聯盟大戰,結果當然是雙盟兩敗俱傷、損失悽慘、中美均喪失了霸權能力,台灣更夷為灰燼,世界版圖大重整,留給歐洲與東南亞新興國家取代稱霸或結盟,但全球經濟和衛生因大戰而衰弱,而Covid-19 病毒仍在基因突變且更加施虐,不是幻想應將成為真實,姑息而不制止就會發生,過去鼠疫、天花的浩劫;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就是如此兇惡猖狂,現代核子武力加導彈定位尤其可怕嚴厲,這是所有人類最不願意見到的結局,思之令人心顫膽寒啊!

更好而世人更希望看到的是甚麼?經過了Covid-19的世紀大蔓延,美國對中國激烈的制裁與圍堵,人類活動與接觸因而倍受拘束,生存與健康遭受威脅,生產的斷鏈或短鏈造成了成本更高,交易與流通更為大量快速下跌,經濟更加艱困,生計更難維持,單邊或多邊仍然爭議不休,全球化更因中、美惡鬥而瀕臨崩解,戰爭與病故的噩夢日夜侵襲,人類若不能及時醒悟,各自放下成見,化解並融合在一齊,共同對抗傳染病之既存,合作支撐經濟與生計於傾倒,全力解救即將到來的氣候變異、大地洪荒,維持聯合國衛生組織、貿易組織、文教組織、原子能組織……等各組織的正常功能,維持世界秩序,則如何能保護這地球只有一個?中、美不能再惡鬥了,其他各國更不應該選邊站、助紂為虐了,且更必須團結起來,採取對中、美不合作、不結盟主義,兩大G應接受這種情境壓力,分攻合擊,對全球和平、衛生、經濟仔肩起應有的大G責任,我們認知這是最困難達成的結局,但也是唯一有效果的結局,希望各國領袖都能徹底覺悟及建立共識!台灣選邊站已經置己於炸彈引信之上,不必擔心別國擦槍走火,自己應走中庸之道,豁免引火自焚才是上策啊!    (相關報導: 鄧湘全觀點:從館長槍擊案談傷害與殺人的區別 更多文章

*作者為工程專業經理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現正熱映中
更多文章
在日本、美國都已上市的藏壽司,為何還要來台掛牌?日籍董事長曝2大關鍵
張讚國觀點:「這人」不妨留步
葉慶元觀點:公然嗆法官迴避 誰縱容黨產會如此囂張?
孫慶餘專欄:不要美豬美牛,只要國共交流?
觀點投書: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談華為斷供後的中國科技自主發展之路
點教育》為學位的名與實指點迷津
觀點投書:莫非司法上空全是烏雲
觀點投書:該大的外交版圖不大 不該大的護照圖騰卻大了
第三位公民記者:廖亦武小說《當武漢病毒來臨》選摘(3)
商圈業者超前佈署 西門町店面租金半價優惠附這條但書
中國出手整治金交所 地方融資更受衝擊
傳為穩匯祭限賣令 央行:勸導非禁令
反擊丁允恭事件「雙標」說 范雲:當李艷秋被攻擊是小三,破壞李濤婚姻時,我沒有參加公審
928檔期房市推案量又破5000億 台中進入「猛長期」年增近2成
處理疫情不當、不受女性選民青睞 川普4搖擺州民調輸拜登6個百分點
貿易戰美中股市臉綠 法人:台股中短線轉弱
大智路通車首三日車流順暢 交通效益顯現
滴滴噠噠的奇幻歷險到南投 水保局請大小朋友免費看小青蛙劇團
科技人關懷大隘學子 竹縣300國中小親師生免費暢遊小叮噹
新冠疫情助長建國情緒 蘇格蘭要再辦獨立公投?
放行美豬》國民黨團要求蔡英文國情報告 總統府:尊重立院
中國釋放5越界印度人 與印度邊境緊張關係暫時緩和
美國不再戰略模糊,台灣還能兩邊押寶?
國防部才剛嚴詞譴責,共機傳再闖台防空識別區!空軍官員回應了
高雄5旬婦居家檢疫期間猝死 新冠肺炎採檢結果出爐了
菅義偉接班,安倍垂簾聽政夢碎
美國大使投書遭《人民日報》拒刊登 專家:美國出了中國陷入兩難的「Trump Card」
「王金平不宜再去海峽論壇!」謝龍介:央視錯誤解讀讓台灣人感情受傷
加藤嘉一專欄:影響日中關係不是美國陰謀,而是中國自己
藍美豬公投被批「為反而反」 他翻往事反酸蘇貞昌:民進黨當年也為反而反?
AI後市看俏 富邦投信:長期布局用這招
高雄乙烯外洩通報延遲,竟是韓國瑜的問題?她反嗆陳致中:甩鍋難看
夥伴/對手定位不明,投資協定難產,戰狼外交惹議……中國與歐盟關係充滿難題
還沒等到央視替「求和說」道歉 國民黨高層:明天下午是最後期限
華為明年手機市占恐劇降 台廠面臨轉單陣痛期
稱王金平求和慘遭切割!央視主持人「辯出新解」:求和是「尋求和平」
媒體人指抵台港人「過得比偷渡者慘」 江啟臣:蔡政府挺香港只是說說
台電無預警放水釀3死1失蹤 觀光局:非合法露營地
戴上一支適合你的錶,讓它代替你向陌生人說話...買錶前這三個大哉問,你弄清楚了嗎?
VOA專訪前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中國的政治出路——去習、非共、變革、和平
為何連續20年打敗市場,報酬率卻比人低?想擊敗大盤,你必須知道的3件事
「最低調千億富豪」竟是他們!謝金河:這半導體怪才對台灣貢獻很大
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理念相近、打鐵趁熱,台灣能在歐洲新經濟扮演要角!
青埔房價起漲中!原來都是這些人在買
民進黨兵推營閉幕 蔡英文期許青年「一起為國家打下更好的基礎」
沒規則就是唯一規則?Netflix CEO:迪士尼也不是對手
新冠疫情最大受害者》德國性工作者獲准重新接客:我們的職業對社會有意義!
避談丁允恭性醜聞 范雲維基頁面慘被惡搞:針對民進黨外的女權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