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課綱搶先看!「白色恐怖」不見了

2014-02-07 20:04

? 人氣

教育部修改104年度高中課綱引爆爭議,但教育部仍將如期在綱上公布。(資料照片)

教育部修改104年度高中課綱引爆爭議,但教育部仍將如期在綱上公布。(資料照片)

教育部修改104年度高中課綱事件引爆爭議,歷史、公民與社會科傳出「重建中國史觀」、「去台灣化」爭論,最受矚目,但最終修訂版本究竟何時正式公布?教育部督學楊玉惠7日表示,這一兩天就會發布在網站上,一定會讓大家清楚知道改了什麼,跟舊課綱有什麼不一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據了解,公民與社會科的修正版課綱已拍板定案。記者經管道取得的資料顯示,首先,教育部認為教科書文字必須符合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用語,「中國」應正名為「大陸」,如「台灣的中國政策」將改為「我國的大陸政策依據」、「中國的台灣政策」改為「大陸的對台政策依據」。

至於「人與人權」主題,則是在「人權為何應該受到保障」一節中,修改原來「白色恐怖、良心犯、德國納粹等個案」的文字,變為「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教育部指出,這樣的文字修改是「提高層次、一般化」,且白色恐怖的個案在歷史課本中已有詳細描述。

教育部也在「人己關係與分際」主題中,加入「家族的意義及其現代發展」的次內容,增列傳統的家族觀念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功能,介紹傳統家族的形成,及其「合兩姓之好」、「親親尊尊」的意義,與它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性,並說明隨著現代城市的興起,工商業的發展,傳統家族制度雖逐漸式微,但對祖先的崇敬、對父母親長的孝順與親族的凝聚,仍是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價值與力量。

而「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主題,教育部於課綱中增列說明,表示「台灣社會擁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但亦融入多元文化的特色」,並指出「多元文化不代表沒有主體文化,但是應該對於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包容的態度」。

「國家的形成與目的」主題的「國家認同」一節中,除說明國家認同概念的含意外,教育部也強調應「陳述我國憲法的立國精神與宗旨」。有關認同問題,在「台海兩岸關係的演變」主題也著墨更多,教育部基於「影響兩岸的不僅只有國際因素,內部因素有其重要性」,認為應說明台灣內部因素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如認同、經濟利益、選舉因素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