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工程師兼差做農夫,不願見科學園區吞併有機農場

2020-05-09 10:00

? 人氣

政府為興建橋科而徵收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李家昌感嘆就連這一塊淨土也將不見了。(李佳穎攝)

政府為興建橋科而徵收中崎有機農業專區,李家昌感嘆就連這一塊淨土也將不見了。(李佳穎攝)

彎進高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的尾端,豔陽高照下,瞇起眼睛才能看到李家昌:上半身穿著短袖T恤,下半身則是捲起褲管的西裝褲,混搭風格衣如其人。平日的他是楠梓加工區的製程工程師,周末則是有機農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裡追回童年時光

還沒走入李家昌的有機農園,就聽到男孩們的嬉笑聲,「他們是同事的小孩,每次來這裡都玩到不亦樂乎。」李家昌邊說話邊蹲在百香果藤架下,信手拈來一旁栽種的薄荷葉丟進水瓶,瞬間就有了一壺飲來沁涼的薄荷水。

「叔叔,我流血了!」李家昌的椅子還沒坐熱,同事的小孩就舉著手、哇哇大叫走來,他只好起身從草叢間掰開一片蘆薈抹在孩子的傷口上。過沒幾分鐘,另一個小朋友指著腿上被蚊子叮咬的腫包,他跨步摘下地上一葉左手香在紅點處塗抹。不久,兩個男孩又在土堆裡打滾了。

「工程師平時在冷氣房或無塵室工作,一待就是十小時,壓力大、工時長,只能趁周末到田間釋放。」比起小孩子的續航力,李家昌的同事很快就坐下乘涼,惹得全場哈哈大笑。

李家昌搖了搖頭說:「都市小孩很可憐,有人出生到現在都沒摸過泥土。」更令他難過的是,行政院於二○一九年十二月核定橋頭科學園區,農園所在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也在徵收範圍內,待環評完成後即可開發。「就連這一塊淨土也將不見了!」他長嘆一口氣。

「五十年來,我看盡橋頭的變化。」李家昌是在地人,家住附近的筆秀社區,他最懷念的是國小放學回家後直往田裡衝的日子,水溝裡都是魚、田蛙和泥鰍,釣竿勾著蚯蚓,一拉就能上鉤,每回總是能釣滿一大布袋。回憶童年時光,李家昌不自覺漾起陽光般的笑容。

每一次栽種都是一場實驗

然而,台灣的經濟發展一如少年李家昌的升學壓力,剪斷人與日常生活的任何關係,包括腳下所踩的每一寸土地。待他專科畢業才發現,農藥汙染水田、工廠汙染河川,依賴皮膚呼吸的青蛙首當其衝,接著吃蛙的蛇也消失了,而魚蝦再也沒有回來過。

「我一直想找回小時候那隻青蛙。」不少人被問到退休想做什麼時,經常幻想要找一塊地,修身養性,回歸大自然;李家昌則想要回到童年,「可是未來就沒有農地了,所以退休後想做的事現在就得做。」四、五年前,李家昌得知高雄有一塊有機農業專區後,便偕同事一同承租。

李家昌在種什麼死什麼的土地上,種出超過40種農作物,圖為無花果。(李佳穎攝)
李家昌在種什麼死什麼的土地上,種出超過40種農作物,圖為無花果。(李佳穎攝)

橋頭、燕巢一帶的土質黏重,雨後陽光一曬,土壤乾硬龜裂,植物無法扎根,經常是種什麼死什麼。相較於大部分慣行農法(指施用化學農藥及肥料的栽培方法)的果農改良土質,種植棗子或芭樂,非農業出身的李家昌憑著一個原則──回歸自然,在農地上種樹、開溝、挖生態池,不用肥料和殺蟲劑,竟然種出超過四十種農作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