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專文:最可怕的就是國家把人變成法令下的機器

2020-05-09 05:50

? 人氣

作者指出,在焚書坑儒的歷史中,焚書令不只是要燒書,更重要的是要以這種極端誇張的手法來統一思想和知識。圖為示意圖。(LearningLark@Wikipedia / CC BY 2.0)

作者指出,在焚書坑儒的歷史中,焚書令不只是要燒書,更重要的是要以這種極端誇張的手法來統一思想和知識。圖為示意圖。(LearningLark@Wikipedia / CC BY 2.0)

王朝崩潰的醞釀

我們必須佩服司馬遷精確且鮮明的刻畫,不只讓人看到了秦始皇的個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體會到他的思想和價值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秦始皇第三十四年,發生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歷史事件。事件之起源是「置酒咸陽宮」,在朝廷的慶典上,有博士七十人到始皇帝面前慶賀。僕射周青臣趁機討好,說秦不久之前不過是一個地方千里的小國,跟東方的大國相比一點都不強,但是最終平定了海內,又把侵入境內的蠻夷趕出去,以至「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民安樂,再也不用擔心打仗。周青臣顯然知道,要討好秦始皇就不能不講這幾句,因為這是他最在意的。秦始皇創造的是空前的功業,在我們瞭解的經驗和歷史上,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何況這個功業還會一直綿延下去,「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聽了當然非常高興。

但是在場的博士官裡面,淳于越有不一樣的意見。他說:

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殷周的歷史都非常長,是因為他們封子弟功臣,用封建制度來輔佐天子。如今我們如果不走封建這條路,子弟沒有自己的勢力,萬一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可怎麼辦呢?所以他明確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淳于越還指責周青臣是「面諛」,當著面拍馬屁,而不提醒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做錯了,不是忠臣。

秦始皇做出了一個姿態,「下其議」,讓他們去討論。這種時候通常有一個人的意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原來的太尉,現在的丞相李斯。李斯的看法是:

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

歷史沒什麼了不起的,五帝是五帝,三代是三代,他們有不一樣的時代和環境,有不一樣的變局,就做不一樣的事。李斯支持秦始皇本來就相信的觀念:現在是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時代,如果只知道從歷史裡面挖掘智慧,怎麼可能瞭解今天的局面呢?而且淳于越說的三代已經過去了,跟今天有什麼關係?

淳于越為什麼會採取這種方法來批評皇帝呢?李斯解釋道:「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在天下分裂的時候,為了競爭,每個國君都到處招徠這些游士。游士有很多想法,但如今天下已定,六國都統一了,而且有固定的法律,在這個新的制度下,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是農工就去生產,不生產的士就去學習法令。

李斯接下來給出了一個非常凶狠的評斷:「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這些人不看當下的環境,拿以前的事情批評現在,讓活在新時代的人抱持舊的觀念,就會產生種種混淆。如今天下統一,要治理這個國家,基本的做法就是不要讓它再分裂,思想上也不能離散─在李斯眼裡,諸生自然就是重要的離散力量。過去在戰國時代,各國對過去有不同看法,整個思想都是混亂的,他建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