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觀點:發現真實?製造真理?民主轉型歷史的影視作品

2020-04-26 06:50

? 人氣

作者質疑,促轉會或類似幻想歷史影劇作品的製作團隊,會不會從此成為台灣的真理部呢?用小說影劇改寫新生代台灣人的集體記憶,會不會成為817萬人的堅定信仰呢?(圖/國際橋牌社)

作者質疑,促轉會或類似幻想歷史影劇作品的製作團隊,會不會從此成為台灣的真理部呢?用小說影劇改寫新生代台灣人的集體記憶,會不會成為817萬人的堅定信仰呢?(圖/國際橋牌社)

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日前穿一件持打火機燃燒國旗圖案的黑色上衣受訪,引起爭議。當初設計衣服的《國際橋牌社》劇組針對此事回應,圖片意象是 :「一群高喊訴求的群眾」,象徵的是人民對改革的訴求、對民主的渴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丁允恭穿的這件衣服是《國際橋牌社》紀念T恤,劇組表示:「這件T-shirt的圖案設計,是依據本劇欲傳達的時代背景而繪製。希望呈現1990年代的社會氛圍,台灣在民主化的進程中,歷經密集的示威、抗議、衝突、妥協,步履艱辛地走向民主國家。」國際橋牌社是台灣第一部描述民主轉型的當代史影劇作品,5月起將在公視播出,被更多台灣人看見。

國際橋牌社「火燒國旗」T恤(國際橋牌社FB)
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日前穿一件持打火機燃燒國旗圖案的黑色上衣受訪,引起爭議。(國際橋牌社FB)

無獨有偶,同在二戰後脫離日本殖民但隨即步入獨裁統治,在冷戰結束前後開始民主化的韓國,以影視作品回顧歷史傷痛的嘗試,幾乎與民主化同步進行。現在他們對大韓民國建國以來的若干重大歷史悲劇的回顧,已經幾乎都有系統的探討甚至結論。

1991年以金聖鍾小說改編電視劇《黎明的眼眸》,算是民主轉型回顧歷史的韓劇濫觴。以1943年日據朝鮮時期末期至1953年韓戰結束時3個韓國人的故事作為主題。兩位男主角各自在朝鮮分斷過程中投向南北韓,在韓戰中兵戎相見。故事內容穿插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片段,並向世人披露了之前鮮為人知的1948年有數萬人遇難的濟州島大屠殺。之後有回顧朴正熙任內黑歷史的《實尾島風雲》,今年適逢光州事件40周年,此事的親歷者尚多在世,幾次改拍過影視作品如《沙漏》與《華麗的假期》,回顧歷史悲劇在韓國影視圈,已經在韓國民主化之後隱然形成一個小的產業鏈。

2012年朴槿惠當選總統後至今,韓國有三部回顧歷史的神片上映,號稱韓國民主三部曲,也都有幸與台灣觀眾見面。以劇情中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改編自光州事件記者採訪實錄)和《辯護人》(改編自前總統盧武鉉生平),以及最波瀾壯闊的《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從一具屍體相驗引爆的一場民主革命,描述1987年6月韓國各地有上千萬人持續近月走上街頭。直接終結了全斗煥政權的統治,使得韓國軍人政變建立的政權從此走入歷史,完成此後遞次定期改選至今,使韓國成為穩定憲政慣例的民主憲政。

這三部影片的譴責對象都非常明確,全部指向年近九旬身體健康,但近年一直企圖在相關案件的審判中逃避出庭的前總統全斗煥。今年適逢518光州事件40周年,韓國電影圈沒有讓世人失望,又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由李炳憲、李星民、郭到元、李熙峻與金素珍所主演的《南山的部長們》,今年春在韓國與台灣上映。本片改編自描述1979年10月26日夜晚,韓國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暗殺總統朴正熙事件的連載小說,並從金載圭與朴正熙總統之間的愛恨情仇出發,描述了一個當晚被捕後幾個月內就匆匆處死的金載圭,來不及告訴世人的生命體驗,與其豐滿的內心世界。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宗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