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義見】比總統還牛?聯邦最高法院新科大法官引爆兩黨惡鬥

2017-04-16 07:10

? 人氣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葛薩奇。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葛薩奇。

4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主持見證了他提名的人選葛薩奇宣誓就任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為了葛薩奇的順利就職,擁有行政權的川普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擁有立法權的國會參院共和黨人,甚至還大費周章修改了議事規則。正是這個修改,可能會永遠改變美國的歷史走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國會是《美國憲法》規定的立法機構。圖為美國華盛頓國會山莊。(圖/取自美聯社)
美國國會是《美國憲法》規定的立法機構。圖為美國華盛頓國會山莊。(圖/取自美聯社)

在美國政治領域中,一般人都認為美國總統是很厲害的,但其實美國的大法官在某種程度上,可比美國總統還要厲害。要瞭解美國,就不能不瞭解美國的大法官(Supreme Court Justices)。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葛薩奇(AP)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葛薩奇(AP)

美國憲法規定三權分立,總統對憲法只能遵循不容置喙。所以美國總統在宣誓就職時,最關鍵的兩句話之一就是「憲法至上」(另一句是說總統會「忠實履行總統職務」)。相較之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卻對至高無上的憲法有著最終的解釋權,在這一點上面就比總統厲害了。

支持與反對女性墮胎權的民眾在聯邦最高法院外表達自己的看法。(美聯社)
支持與反對女性墮胎權的民眾在聯邦最高法院外表達自己的看法。(美聯社)

大法官們的判決有時還會對美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1954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種族隔離不平等,促進了美國的民權運動;1974年大法官們的判決更使得尼克森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主動辭職的總統。

前大法官安東尼・史卡利亞於2016年去世。(圖/看看新聞提供)
前大法官安東尼・史卡利亞於2016年去世。(圖/看看新聞提供)

美國總統就算連任最多也就只能做8年,但大法官是終身制,可以做一輩子,因此他們對美國的影響力等於有機會達到幾十年。葛薩奇(Neil Gorsuch)現在的位子,就是擔任大法官足足有30年的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留下的,他在去年2月以79歲高齡壽終正寢,留下了這個空缺。沒想到,卻引發了激烈的政治鬥爭。

美國最高法院有9位大法官,做判決採取的就是多數決,只要有5個人支持,判決就成立。史卡利亞在位時,美國最高法院有4個傾向自由派的大法官,有5個傾向保守派,史卡利亞就是保守派成員之一。史卡利亞篤信天主教,支持擁槍,反對墮胎與同性戀,而這些價值觀都影響了他的判案。所以他的離世,也導致了美國最高法院陷入了一半保守派一半自由派的僵局,因此美國兩黨都想安插自己的人進去,打破僵局成為多數。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大法官的席位竟然空了14個月的紀錄。

美國總統歐巴馬(左)與大法官被提名人嘉蘭德(Merrick Garland)(美聯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左)與大法官被提名人嘉蘭德(Merrick Garland)(美聯社)

史卡利亞過世後,歐巴馬提名了自由派的嘉蘭德(Merrick Garland)出任大法官,當時他早已成跛腳鴨總統,提名歸提名,任命還得看國會參院的臉色。當時由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連任命聽證會都不想辦,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來年共和黨總統上臺,他就會提名傾保守派的大法官。果然,共和黨人等到了川普,他也很快就提名了保守派的葛薩奇。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新科大法官葛薩奇10日在白宮玫瑰園宣誓就任,成為美國第101位大法官。(美聯社)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新科大法官葛薩奇10日在白宮玫瑰園宣誓就任,成為美國第101位大法官。(美聯社)

但這回換民主黨不幹了,執意阻撓投票。美國參院有個特別規定,就是要先辯論再投票,想結束辯論需要參院100議員裡有60人同意,民主黨雖是少數黨,但還是有46個席位,阻撓不成問題。

於是,共和黨放了大招,破天荒修改了議事規則,改成只要半數議員同意,就能終結辯論,然後表決,這一議事規則的改變,也將長遠影響美國參院任命大法官的方式。眼前,共和黨是賺了,但絕對不是穩賺不賠,如果以後民主黨成了參院多數,只要仗著人多,不用和共和黨溝通合作,也能為所欲為。49歲的葛薩奇最後是驚險過關當上大法官,這背後反映的卻是美國兩黨惡鬥的惡化,以及美式民主恐怕會淪為多數暴力。

【葛薩奇檔案】

年齡 49歲

●學歷:哈佛大學法律博士,牛津大學法學博士
●政黨:共和黨
●經歷:曾擔任大法官甘迺迪(Anthony Kennedy)的書記官,在華府的律師事務所執業,現任美國聯邦第10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家庭:與妻子露易絲育有2個小孩,母親布佛德是美國首位女性環保署長

【作者介紹】

作者:張經義

學歷: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紐約大學政治所國際關係研究

經歷:東方衛視白宮記者、SMG(上海文廣)北美新聞中心主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