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90後》做台灣的青年,做世界的青年

2020-03-27 07:00

? 人氣

國民黨青年世代的縣市議員同台合影。(資料照,盧逸峰攝)

國民黨青年世代的縣市議員同台合影。(資料照,盧逸峰攝)

時代雜誌出現史上最年輕的「年度風雲人物」,18歲公民權也成為國內各黨團力求表現的戰場,「青年發聲」彷彿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然而,就在這個重視「青年力」的浪潮當中,臺灣的青年準備好了嗎?相較於年長一輩,獲得更多話語權與鎂光燈關注的我們,真的很幸運。然而,生於一帆風順的年代,一應俱全的環境,我們就真能頭角崢嶸嗎?其實,青年世代在「國際化」與「公共參與」兩方面,正面臨著迫切的挑戰,以下分述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主計處統計,2019年赴海外工作的國人約74萬人,相較於十年前成長近兩倍。事實上,「海漂族」的人數不僅逐年擴大,更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高中畢業即出國留學的學子人數年年屢創新高,家長以及學生的行動反映出00後世代對於臺灣未來的擔憂,究竟,是甚麼讓我們遊子他鄉?

青年世代正缺乏的,是一個「看見世界,並且被世界看見的機會」。事實上,臺灣從就業結構到學習環境,都缺乏對於國際化交流的推動以及重視。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外語學習並不是嘗試用另一種語言思辨,而是在字句斟酌間細究文法問題,練習或考試皆欠缺活用訓練的培養。這導致臺灣學生的英文並不足以使我們將英文當作一種工具去了解世界,與人互動,更會在離開升學體制後迅速退步。在高教階段,臺灣的大學不僅國際學生少,外國教授或英語授課的課堂亦不常見。以臺灣大學法學院為例,學生能開拓國際視野的機會,只在每學期六到八門由外籍訪問學者開設的選修「密集課程」,以及一個月一到兩場的國際學者座談會。如不自發安排時間參與,「國際化」一詞,在一個按部就班的法學院學生生活中,形同虛名。若以求知識於世界為己志,無論如何眷戀我們生長的土地,遠赴重洋彷彿是臺灣青年唯一的選擇。

瑞典「氣候少女」通貝里(AP)
瑞典「氣候少女」通貝里是時代雜誌最年輕的封面人物。(AP)

除此之外,臺灣年輕人對於公領域的參與普遍冷感,不僅無心投身公共事務,連基本的了解時事,表達意見都相當被動。究其原因,不外乎認為「投入了也沒有機會改變什麼」的消極心態。事實上,在實際參與學生自治組織以及市議會實習兩年的經驗中,我發現現行的公共參與模式確實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問題。

首先,青年公參缺乏一個「健全且透明的養成體系」。年輕人若有志於國家,希望投入公共事務,必須具備哪些技能或先備知識?要去哪裡找工作獲得機會?政治工作的內容具體為何?這些大哉問的答案無人可以回答,可以觸及的公開資訊亦十分有限。除非有既存的人脈網絡,青年踏入公共事務領域的門檻其實相當高,甚至可說連如何準備自己的方向都沒有。以市議員助理的工作為例,年輕人的印象可能停留在「跑紅白帖」、「喬事情」,但實際上助理工作有地方服務與法案研議之分,地方助理負責選區內與里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小事務,防火巷美化,水管排水等問題都在地方助理的責任範圍內。法案助理的主要職責則在自治法規修正與預算決算案審查的研究,需要有研擬法案文字以及與行政機關溝通能力,才能協調出可行亦有用的質詢結果。在臺灣,年輕人鮮少有機會了解政治工作的真實情況,更遑論實際進入體制內參與。政黨的重要功能,本應推動公民政治教育以及為國家培養政治人才,卻始終發揮不彰,使得年輕人即便想參與,亦不得其門而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