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伊拉克──歐巴馬無法脫身的戰場

2014-06-15 09:25

? 人氣

伊拉克戰雲陰魂不散,歐巴馬苦思應變之道。(美聯社)

伊拉克戰雲陰魂不散,歐巴馬苦思應變之道。(美聯社)

伊拉克戰爭?不是早就結束了嗎?2011年底美軍不是全數撤離了嗎?石油產業不是恢復了嗎?國會選舉不是順利進行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2014年6月上旬,伊拉克情勢突然快速惡化,以恐怖組織起家的叛軍「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度」(ISIL)在北部、中部大舉攻城略地,號稱經費充裕、裝備精良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丟盔棄甲,只能向首都巴格達方向逃竄。

這幾乎已經是一場內戰,最受傷的人,除了伊拉克的平民百姓之外,還有遠在數千公里外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因為這場戰爭曾經是他的起身砲,是他的政治生涯的亮點,是他克敵制勝的利器,是他攀上全世界權力巔峰的墊腳石,是他塑造歷史地位的材料。

2002年10月2日,美國總統小布希推動國會表決通過《伊拉克戰爭決議案》(Iraq War Resolution),時任伊利諾州參議員的歐巴馬,出席芝加哥一場反伊拉克戰爭大會,公開反對美國出兵。當時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在表決時投下贊成票。6年後兩人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對決,對伊拉克戰爭立場正是勝敗關鍵之一。

2008年1月20日,歐巴馬從小布希手中接下總統大位,也接下3個非常棘手的爛攤子,除了經濟大衰退與阿富汗戰爭之外,就是伊拉克戰爭。歐巴馬必須履行競選承諾,在自己任內終結這場他所形容的「愚蠢戰爭」。

2011年10月21日,歐巴馬真的做到了,宣布伊拉克戰爭即將畫下句點,在苦戰8年多、4500名官兵陣亡之後,駐紮當地的每一位美國大兵,終於全都可以回家過耶誕節。歐巴馬成為結束伊拉克戰爭的人,歷史地位的第一根樁牢牢打入。

然而歷史總是禍福相倚,華府與巴格達始終未能談成《駐軍地位協定》(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迫使歐巴馬放棄在伊拉克留駐部分兵力的計畫。換言之,美國大軍開拔回國之後,伊拉克政府是否能夠撐住局面,30萬伊拉克正規軍是否能夠壓制叛軍,都是巨大的問號。

如今看來,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伊拉克什葉派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掌政8年,始終無法彌縫多數什葉派與少數遜尼派的裂痕,從權力分享到行政改革,都拿不出多少實際成績,結果就是遜尼派與庫德族日益離心離德,教派鬥爭愈演愈烈,分裂與內戰陰影幢幢。

庫德族已經在北部建立自治地區,與巴格達當局分庭抗禮,實質上等於獨立。遜尼派阿拉伯人的問題要麻煩得多,2003年之後,他們從當權派淪為弱勢族群,一直覺得受到什葉派壓迫;以什葉派為主力的政府軍,更是讓他們怨聲載道。因此ISIL之類的團體雖然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恐怖組織,但是在許多遜尼派民眾眼中,卻是唯一可以倚賴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