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請看今日域中恐怖主義 竟是誰家天下?

2014-05-09 16:12

? 人氣

敘利亞兵凶戰危,交戰雙方日趨極端,今日的反抗軍戰士,難保明日不會成為恐怖分子。(美聯社)

敘利亞兵凶戰危,交戰雙方日趨極端,今日的反抗軍戰士,難保明日不會成為恐怖分子。(美聯社)

3年前的5月2日,巴基斯坦當地時間凌晨1點,改變人類歷史的恐怖分子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被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Navy SEALs)擊斃,結束惡貫滿盈的54年人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擒賊擒王,打蛇七寸,國際恐怖主義是否從此群蟲無首、頓失所依?「海神之矛行動」(Operation Neptune Spear)3年過後,看看當前的局勢,尤其是中東與非洲,恐怕沒有多少專家能夠樂觀以對。

依據3年前最「順理成章」的評估,賓拉登一旦斃命,「基地」(al-Qaeda)組織元氣大傷,繼任者札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能力、人望遠遠不如賓拉登,只能被壓縮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山區苟延殘喘。另一方面,「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開啟獨裁政權和平轉移之路,也為伊斯蘭教政治組織闢出參政的空間,進一步限縮了「基地」的意識形態市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儘管賓拉登之死重創「基地」,但它的徒子徒孫卻繼續在中東與非洲地區開枝散葉;雖然對歐美國家的直接威脅減輕,但是從伊拉克、敘利亞、葉門、索馬利亞、利比亞到馬利,一個又一個恐怖組織的溫床,仍然為世局埋下動亂的種子。

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利比亞和敘利亞。

利比亞內戰在2011年10月20日落幕,獨裁者格達費(Muammar Gaddafi)橫屍疆場,但是隔年的9月11日就發生班加西攻擊事件(Benghazi attack),美國大使史蒂芬斯(Chris Stevens)遇害,也成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國務卿任內最大的憾事。

班加西美國領事館遭攻擊後淪為廢墟。(美聯社)

今天的利比亞雖然有中央政府,原油生產也逐漸恢復,但是許多地區仍然停滯在無政府狀態,成為「基地」區域分枝組織的集散地,「伊斯蘭北非基地組織」(al-Qaeda in the Islamic Maghreb)、「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l-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與阿爾及利亞的「蒙面旅」(Al-Mulathameen Brigade)都在這裡建立據點。

各路恐怖分子匯集,其中有不少來自嚴打恐怖組織的鄰國,雖然並沒有打出同一面旗幟,但是彼此合作密切,而且野心勃勃,利比亞對他們而言只是出發點,並不是終點站。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國際安全與防衛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Defense Policy Center)副主任瓊斯(Seth Jones)指出:「恐怖組織越來越樂於利用利比亞作為藏身之處,進行訓練、合作、宣傳、募款與其他活動。利比亞政府無法有效控制幾個大城市,為他們提供了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