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專欄:對兩岸互動的不安全感 是一切的根源

2014-05-09 05:20

? 人氣

從反服貿到反自由經濟示範區,「反」字當道的背後其實反應了民眾對兩岸互動的不安全感。(318學運資料照,余志偉攝)

從反服貿到反自由經濟示範區,「反」字當道的背後其實反應了民眾對兩岸互動的不安全感。(318學運資料照,余志偉攝)

從反服貿到反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的經貿自由化政策最近受到了空前無比的挑戰與質疑,現在連是否應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都變成網路懶人包反對的標題。雖然從經濟部到專家學者,都大聲疾呼,這樣下去會無路可走,但社會觀感及輿論似乎聽不進去,彷彿神風特工隊一般,繼續反下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反」字當頭,成為全民運動,絕非單純極端意見作祟可以解釋,而有更深層的意義。找出原因,治本兼治標,而不是重複強調自由化的利益,可能才是正解。

任何反政府運動的背後,必然有政治動機,但台灣目前從反服貿、反示範區到反TPP的情勢,似乎已經超過傳統藍綠對抗的層次。順藤摸瓜,整件事的根源,還是來自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不安全感及不確定性。因為中國日益壯大,經濟侵略的能力不斷升級,所以大家擔心服貿會不會是一張中國伸出政治魔爪的「免排隊貴賓卡」。也基於同一個理由,所以必須反對示範區,才能阻絕開放中國農產品入境。更因為政府說沒有服貿及貨貿協議,就沒有TPP,所以幹脆釜底抽薪,TPP不要也罷。

凡事都有成本及代價;雖然沒有服貿,沒有示範區,是否真的就能阻絕中國的政治企圖?沒有TPP,我們是否還能維持在全球、在亞太的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在台灣經濟地位弱化的情況下,我們面對中國的籌碼可能更少。這些都是不選此路的成本與風險。不過以現在的氛圍,這些政治經濟的思考,都會變成威脅論,毫無意義。更有效而且必須做的,反而是消除社會對兩岸關係的不安全感。

社會對兩岸的不安全感,與其說是擔心來自中國的產業競爭,不如說是憂慮經濟整合是否為政治整合鋪路。目前看來馬政府並無意(也沒有條件)推動兩岸政治整合,但不知為何,卻一直無法有效的消除大家的戒心,甚至從未直接對此隱憂有具體充分的反駁說明,反而因為推動服貿過程中的種種急促不當的手段,彷彿坐實了外界的質疑。

這種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更會影響到服貿及示範區本身的合適性問題,因為即便現行法令及服貿協議中,已經有很多審查、取締及停止協議執行的「安全閥」機制,也有受衝擊時的因應救濟辦法,來消除、控管服貿協議的潛在風險,但大家不信任政府有能力來適時、有效的利用這些機制,使得這些機制變成只是單純的條文,無法化為防衛的武器。

所以馬政府的當務之急,不是不斷重複服貿或示範區「利大於弊」的說明,而是要重建社會對其兩岸政策的信心。嚴格來說,馬總統的兩岸政策未曾改變,就是「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不過三不政策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民意,馬習是否要見面、兩岸是否會簽政治協議,才是大家觀察的指標。除此之外,政府可能必須在兩岸協商框架下,重新取回主動權及議題設定權,例如對於台灣加入區域整合的議題上,中國開出的「先兩岸、再區域」的條件,我方即便不表示反對,但也應該提出我們的立場對案(例如兩岸及區域同步)。

又如還在談判中的兩岸貨品貿易及爭端解決協議,雖然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尚未完成立法,不過我方適度公開談判策略,並列出底線目標區,甚至表現出不惜以破局來換取新局的準備,也是重建信心,讓大家覺得政府是跟人民站在同一邊,而不是跟對方站在同一邊的方式。

於此同時,社會對兩岸互動的信心重建,只有政府本身的改變可能還不夠,更應該爭取美國及中國二大強權的態度調整。兩岸的和平發展,對於美國乃至於亞太區域的正面利益,毋庸置疑,因此美國也需要體認到,其適度的發言力挺,甚至對台灣加入TPP的表態,都有助於消除台灣對兩岸互動的不安全感,進而打破目前全面反對的僵局,避免兩岸關係倒退。至於中國本身,可能也需要思考堅持「先兩岸、再區域」的立場,對於兩岸關係向前走的影響。

台灣歷經多次開放的洗禮,產業競爭力有目共睹。這次反服貿所引發的反自由化浪潮,很可能只是假議題,政府能否對症下藥,不要再用喃喃自語陣法猛打稻草人,將是台灣突圍再生的關鍵。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