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民進黨陷入台灣史觀與兩岸轉型矛盾

2014-02-10 09:54

? 人氣

台南市長賴清德反歷史課綱微調,民進黨中央跟進要求執政縣市抵制新課綱(吳逸驊攝)

台南市長賴清德反歷史課綱微調,民進黨中央跟進要求執政縣市抵制新課綱(吳逸驊攝)

1月27日,教育部以「配合今年8月啟動12年國教」為由,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案,其中歷史課綱引發「去台灣化」質疑,當天即有台灣教授協會等多個獨派團體到教育部抗議;1月30日,「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發起抗議連署,兩天即有210名相關系所師生加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本只是單純的公民抗議運動,但1月29日台南市長賴清德的大動作反制,卻使這個「歷史微調小事件」突然被上綱為「朝野意識形態大對決」。賴市長除了立即下令台南市所屬4所完全中學,拒絕使用新修訂的歷史課綱之外,還痛斥馬英九「製造社會對立,付出的代價將難以計算」。


由於賴市長是民進黨民調最高的民選市長,他的登高一呼,旋即引發民進黨中央跟進抵制。2月7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痛斥教育部「違背程序、違背規定、違背事實」,要求執政6縣市(高雄、台南、宜蘭、雲林、嘉義縣、屏東縣)一致行動抵制,並將透過立院黨團要求教育部撤回歷史課綱。

*去台灣化?違反現實?有那麽嚴重嗎?


民進黨新聞稿表示,這次歷史課綱調整「是重回戒嚴時期的大中國史觀,無視客觀事實,爲了『去台灣化』的政治目的來修改課綱」。蘇主席說「絕不容主政者再次強加意識型態在下一代身上,孩子的受教權不該被操弄,民進黨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去讀錯誤史觀下的歷史課本」。賴市長則表示「將台灣的主權及於中國,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新課綱明顯違反現實」。


綜觀民進黨意見,對新版歷史課綱的批判重點有二:


一、去台灣化,重回大中國史觀。


二、違反現實,不符合主流民意。


新版歷史課綱所涉及的爭議,可分為「用詞修改」和「論述修改」兩類,具體列舉如下:



其中涉及「去台灣化」爭議,誠如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所言,台灣長期存在國民黨帶來台灣的中國史觀,以及台灣本土的反殖民史觀之爭,兩種史觀一再拉扯,演變成統獨和藍綠問題。獨派站在台灣人民立場,把歷來所有外來政權等量齊觀,只區別在台灣更迭「建政」的統治者,包括荷西、鄭氏、清代、日本、中國。問題是,這種台灣史觀必將衍生出「中華民國也是外來政權」、「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等激進台獨立場。


相形之下,教育部表示新版歷史課綱的修改,是基於「符合憲法」原則,例如「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是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大陸地區」。中華民國領土包括中國大陸,也是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本文至今並未修改,以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仍有「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用語。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反駁說,根據2011年民調,高達85%民眾認為中華民國領土主權除台澎金馬外,並未包含中國大陸,認為教育部說法「不符合主流民意」。吳執行長所言「民意原則」屬實,但教育部的「憲法原則」也同樣為真,畢竟即使是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並未修改中華民國憲法領土範圍,仍然繼續適用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所設置的陸委會、海基會等基於「一中憲法」的國家機關,也允許台灣民眾繼續使用「一中各表」內涵明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發行的台胞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