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奧專題》奧運何以成為恐攻目標

2014-02-09 13:53

? 人氣

1972年的德國慕尼黑奧運賽事首次成為恐怖分子的下手目標。(取自網路)

1972年的德國慕尼黑奧運賽事首次成為恐怖分子的下手目標。(取自網路)

1972年9月5日凌晨4時,德國慕尼黑(Munich)夏季奧運進行期間,8名持槍的恐怖分子摸黑潛入以色列角力代表團所居住的選手村,包括教練與9名選手均遭挾持,教練與其中1位選手後遭殺害,住在附近房間的其他選手聞訊驚慌的逃離命案現場,並通知主辦單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個自稱是「黑色九月」(Black September)的組織出面坦承犯行,要求釋放234名關在以色列與當時西德監獄裡的囚犯,並希望一架飛往埃及開羅的班機讓他們搭乘離境。埃及拒絕配合綁匪的請求,迫使德國警方只好進行攻堅搶救人質,不幸的是,營救人質失敗,9名運動員與5名恐怖分子均遭擊斃,落網的3名綁匪另外供出了比賽期間要進行的恐怖攻擊計畫。

無獨有偶,美國亞特蘭大百年奧林匹亞紀念公園於1996年7月27日發生的爆炸案,造成2死百餘人受傷的慘劇。為了慶祝奧運舉辦百年的盛典,美國特地興建一座百年奧林匹克紀念公園來舉辦各項慶祝活動,但是安全維護卻相對顯得較為薄弱,也給了歹徒可乘之機。

上述2起奧運恐怖攻擊事件讓這個宣揚四海一家信念的世界運動會蒙塵,尤在進入21世紀後,恐怖分子的破壞力不再只侷限於刀槍砲彈,舉凡毒氣或病毒(如炭疽熱,Anthrax或電腦病毒)等方式都令人防不勝防,加上網路宣傳範圍與效力的日益擴大,恐怖份子運用的傳播媒介不再只是廣播報紙或電視轉播,使得奧運維安成本逐屆增加,據稱,2012年的英國倫敦奧運維安成本已逾10億美元(約台幣300億元)。

恐怖主義的每一「時代定義」都是基於各單位或研究立場的本位主義觀點來解釋,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得出一些共通點,例如:非法使用暴力、脅迫、引發恐懼、攻擊非戰鬥人員或公共設施等等。目前,理論家和政策決策者面臨打擊恐怖主義時缺乏基礎共識,成就了各國無法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的僵局。的確,恐怖主義與其他類型的衝突如綁架、政治暴力、組織犯罪非常類似,但如果試圖「區分」恐怖主義與其他類型犯罪,而不是試圖加以「定義」,我們可以更透徹地了解恐怖主義。

以研究恐怖主義著稱的美國學者Bruce Hoffman就以「界定而非定義」的方式,試著歸納出「游擊戰爭」(guerrilla war)、「叛亂」(insurgence)和「恐怖主義」等三者的區別。Hoffman認為這三者的共同點就是「採用同樣的戰術,並具目的性」。

一般來說,採取游擊戰術者誓言佔據領土,以方便控制和行使主權。叛亂的目的則是推翻現有的制度,並以擊敗政府或侵略部隊為主;恐怖主義是以進行暴力活動吸引大眾關注藉以傳遞訊息的戰術。除了游擊戰爭之外,其他兩種戰術的主要目的都無意奪取政府的土地;同時,只有恐怖主義試圖避免與敵人直接交戰;而叛亂會聲稱建立一個全新的管轄權,而另外兩種戰術則較少強調這一點。以上這3種類型的暴力行為也被泛稱為「非正規戰爭」(irregular warfar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