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告別才算是「理想告別」?我們都該好好說再見

2019-10-14 00:10

? 人氣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必修課題,我們只能選擇以什麼心態去面對。(圖/pixabay)

死亡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必修課題,我們只能選擇以什麼心態去面對。(圖/pixabay)

2009年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在台灣上映,撼動許多人,不僅對禮儀師這份工作不再感到恐懼遙遠,電影裡包括親人離世、喪葬禮俗...等人們平常不肯觸碰的議題,更讓許多人對生死有新的體會,尤其是生命中曾經歷摯愛離去的人們,也開始藉著這個機會學習面對和處理死亡這項課題。

死亡是必然且不得不面對的事,如何為生命中不可預測的意外做好準備?

記錄片《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於2017年6月在一場直昇機意外過世,令各界感到震驚與不捨;今年8月新北市汐止警分局警員薛定岳為了攔查違規逃逸騎士,遭對方追撞摔車,送醫不治,痛失英才。這些新聞事件也讓人認知到意外往往是「突如其來」的,不知道死亡何時會找上自己,因此我們更需要為生命中不可預測的意外做好準備。有許多人會為意外投保醫療險、癌症險、意外險等,給家人一份保障,但我們卻很少與自己或親人溝通死亡這件事,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很可能來自於有心願沒完成、捨不得離開或放不下自己的親朋好友,或是牽掛著年邁的父母或是小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很少有機會表達離開時想要的形式,也無法向親人好好說再見,所以身邊一旦有親人過世,人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帶著慌亂、悲働的心情不知所措。齊柏林導演的兒子齊廷洹受訪時表示,得知父親過世後,他完全不知道該做什麼,幸好承接的殯葬業者金寶山馬上就為他們規劃好後續流程,在服務人員體貼的引導下,完成招魂、法會、靈堂佈置、挑日子、火化、上山等儀式,也讓所有親友們得到慰藉。

圖:齊柏林導演的兒子齊廷洹回憶當時父親逝世時,不知所措的心情。(圖/金寶山提供)
齊柏林導演的兒子齊廷洹回憶當時父親逝世時,不知所措的心情。(圖/金寶山提供)

學著理解有生就有死、面對親人死亡、學著悲傷,確實是人生一大難題,而且就算練習了好幾次,真正面對的時候可能還是會感到天要塌下來般的難受。與自己、父母或子女談論死亡,都沒有想像中容易,對告別的感傷、對生命的不捨,需要時間、需要耐心也需要彼此都覺得舒服的節奏,才能好好溝通。

好好說再見這件事,才是真正為身邊人著想,對親人最後的體貼

圖說:寫下自己臨終前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並瘋狂執行,體驗人生。(圖/freepik)
寫下自己臨終前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並瘋狂執行,體驗人生。(圖/freepik)

旅途總有終點,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來臨前,想做的事是否已經完成?是否已經向自己所愛的人表達出自己的愛?是否把想要交代的事情都處理好了?告別的形式有很多種,什麼樣的告別才算是「理想告別」?每個人的想像不盡相同,但隨著社會風氣改變,人們面對死亡的態度比起過去,在觀念已經有所突破,政府、民間團體、殯葬服務業者等組織,也鼓勵人們從臨終照顧的計劃、葬禮的安排、到親友的告別都應該做好妥善的安排。

例如2019年1月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希望保障病人有尊嚴、自主走向生命終點;或是各式生命議題相關的講座邀請醫師或名人,與民眾分享並共同探討死亡的概念;殯葬業者也提供「生前契約」服務,可以依照個人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及喜好在生前安排自己的身後事,並由專業公司提供完整的禮儀服務,例如:訃聞印製的份數、花牌規格與尺寸,以及流程、事項與分工情形都能依自身需求勾選所需的服務項目與規格,好讓家人在悲傷之餘,不需要再去煩惱處理喪禮。

為何我們需要好好說再見?了解自己和親人想要的是什麼,讓告別成為禮物

不論是簽訂醫囑、生前契約等方式,都是在打破我們傳統對死亡的禁忌,讓自己與親人都能意識到此時此刻就是適合談論死亡的時機,了解自己和親人想要的是什麼,讓自己有機會傾訴,讓親友有機會回饋,讓告別成為禮物,「只有好好正視死亡,才能享受並珍惜美好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麗紅 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