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一個鏡頭三個焦點,「粉」之外的風景

2019-05-03 06:50

? 人氣

高雄市長韓國瑜現象,代表民意對改變的期待。(簡必丞攝)

高雄市長韓國瑜現象,代表民意對改變的期待。(簡必丞攝)

現在媒體版面幾乎都是2020總統大選的新聞,朋友聊天也離不開誰會參選、支持那一位或那一黨的話題,大部份都是以人或黨來聚焦。這種聚焦方式,與「粉」無異,我們其實可以換另一個鏡頭來聚焦,或許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朋友問我,怎麼看2020大選。我說很簡單,只要一個鏡頭,三個焦點。先談鏡頭。選舉,不是買東西。買東西,很單純,不好還可以退,不能退也可以丟,可以藏,它的影響有限。選舉,選的不只是人或黨,更是選道路與未來。選錯了,沒法退,沒法丟,也沒法視而不見;選錯了,還要付出代價,有時還是很高的代價。只要換上這個鏡頭,就可以濾掉各種政治廣告的迷惑。

選擇道路與未來,其實就是選擇要不要改變。去年九合一大選,高雄市長一役反映的其實就是高雄市民想要改變的心聲。如果陳其邁當選,高雄市還是會循著陳菊的軌跡前進,不會改變,但韓國瑜當選,高雄就有可能走向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高雄人期待高雄改變,而韓國瑜代表了那個期待。

放大到整個台灣來看,誰想要勝選,就看誰能與選民的改變期待產生共鳴,讓自己成為改變的代表。對選民來說,有了新鏡頭之後,就要對準三個焦點:台灣需不需要改變,有那些地方需要改變,以及誰能帶來改變。

台灣需不需要改變,每個選民應該有自己的指標,以個人來說,答案是肯定的。至於那些地方需要改變,言人人殊,但個人看來,民進黨執政三年多,台灣現在亟需三大改變,才有可能為台灣創造機會並擴大時間與空間。這三大改變即是:(一)兩岸關係再和解的改變;(二)社會信任再建立的改變;以及(三)發展戰略再定向的改變。

蔡英文的競選行程緊抓年輕選票。(柯承惠攝)
蔡英文總統執政,兩岸關係急轉直下。(柯承惠攝)

從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兩岸關係可謂急轉直下,連「聽其言、觀其行」的觀望階段都省了。兩岸關係現狀是惡性的向下螺旋發展,即使台美關係改善,也不足以彌補兩岸關係惡化的損失。民進黨政府可以拒絕九二共識,但也應該提出兩岸能夠和平發展的替代方案,只可惜民進黨似乎只懂得「辣」,不懂得「和」。兩岸關係再和解,即是要逆轉對抗的向下螺旋為和平的上升螺旋,不僅是化解危機,更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機會與時間

政府的獨立機關能堅持獨立性,社會不會因為顏色而仇視,這是台灣團結的根本元素。政治人物都在談團結,社會也期待團結,但所作所為都與這兩個根本元素背道而馳。政府獨立機關失去獨立性,看顏色辦事,如NCC、中選會、司法機關、促轉會等等,就會失去人民的信任;社會因顏色而仇視,彼此視為外人,又如何彼此信任。藍綠顏色的滲透已經讓台灣團結的柱子產生了裂痕,裂痕如果不修補,只會愈來愈大。昨日的裂痕是今日的裂縫,今日的裂縫是明日的裂解;社會信任的再建立,老實說,已經不能再等待了!

發展戰略不只是產業政策而已,而是一個國家在評估內外情勢及優劣勢之後,讓國家能夠在發展階梯上再往上爬的整體戰略。亞太營運中心就是一種發展戰略,只可惜因戒急用忍而功虧一簣,自此台灣似乎都還在原地打轉。不論兩兆雙星、六大新興產業、五加二產業與新南向等等,都沒有讓台灣在發展階梯上往上爬升,台灣還因此失去了很多機會。台灣需要發展戰略再定向,沒有它,台灣也只能繼續原地打轉了。

最後一個焦點,就是誰能帶來改變了。這個焦點其實也很簡單,只看三個風景就夠了:(一)候選人想改變什麼?(二)候選人對改變的願景與策略的論述;(三)候選人落實改變的能力。現在枱面上這麼多人,對準這個焦點,誰清晰,誰模糊,也就不難判斷了。

選舉,不用管過程中的喧譁,不用理文宣的繽紛,只要一個鏡頭,三個焦點,看到的就是美麗風景了。

*作者為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遠見華人菁英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