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吃不飽是缺糧還是缺錢?

2019-04-28 07:00

? 人氣

作者指出,總統蔡英文承諾要給農漁民過好日子,但顯然沒有兌現承諾甚至倒退嚕,如今再度提到讓大家吃得飽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誰信?(資料照,蔡親傑攝)

作者指出,總統蔡英文承諾要給農漁民過好日子,但顯然沒有兌現承諾甚至倒退嚕,如今再度提到讓大家吃得飽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誰信?(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究竟有多少人吃不飽(不知如何定義?),引發政治人物口水戰,一時間還以為身處非洲乾旱地區。然而該問題首先應該要釐清的是台灣有人吃不跑,到底是因為缺糧還是缺錢,才能對症下藥,不能「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讓外界看笑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定義「飢餓」為每天攝入少於1,800千卡的熱量,這是每個人健康和有效生活的最低要求,而「台灣每天至少有160萬人吃不飽」的數字究竟如何求得,接受相關研究計畫的學者及農委會官員有必要做清楚說明,否則外界會認為政府也發佈假訊息。

這些年隨著國人飲食西化以及人口減少,國人每人每年平均白米攝取量(45.4公斤)已經大幅降低,儘管政府大力促銷米食,但是效果有限,加以還有14萬多公噸的進口稻米配額,事實上台灣稻米自給率已超過9成,政府為了確保糧食安全,每年須從國庫拿大筆經費(100多億元)來保價收購稻米,然後再花錢委託廠商或農會將部分收購來的稻米倉儲起來,作為戰備存糧,以備不時之需。國內稻作每年產量約160多萬公噸,估計每年超產約20萬公噸,目前台灣並沒有缺糧的問題,反而因去年氣候佳導致稻米盛產,讓政府為這些多出來的稻米,該如何消化大傷腦筋。

國人吃不飽的原因很顯然是出在經濟弱勢,導致許多人缺錢購買食物致無法溫飽(2017年國內中低及低收入戶達26萬戶),因此政府除了給予白米救助外,關鍵在於如何提高國人的就業機會及平均薪資,讓民眾都能吃得飽,都能自食其力,路無凍死骨應該是身為國家領導人的基本職責所在,不能以此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當前台灣正面臨經濟停滯以及財富不均的雙重衝擊,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讓多數民眾感到日子不好過,甚至懷念起馬前政府。為此有志於2020總統大位者,不能只是主觀認為「捨我其誰」,對於如何改善經濟狀況並縮短貧富差距,需提出具體的想法與作法供選民作抉擇。

俗話說錢非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空有理想卻連基本生活能力都沒有,這和空想有何不同?很多年輕人出校門後才知道現實生活的殘酷,也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延畢或成為啃老族,甚至衍生出社會問題,這才是台灣社會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而不是統獨意識形態。管子云「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飽人不知餓人飢,只是這些恐怕不是含金湯匙長大的政黨精英們所能體會,畢竟有錢人在乎的跟庶民不一樣!

而民主與經濟並非抵換(trade off)關係,兩者可相輔相成,只是在台灣實施民主多年卻未能產出良好的「經濟果實」,問題出在我們的民主是真民主還是假民主?試問我們的政府是一個會快速回應民眾需求,幫民眾解憂的政府呢?還是平常力拼個人派系福利,到了選舉才大量推出利多措施,討好選民的政府呢?相信民眾自有判斷的能力。

台灣到底有多少人吃不飽,政府官員並沒有給出最新數據可作比較,但是台灣社會確實存在不少每天為五斗米無著落而煩心之人,尤其在偏鄉地區,許多老幼婦孺生活艱困之程度,恐怕不是窩在冷氣房領高薪的政府高官所能想像,也不是光靠打嘴砲就可以解決。

來到21世紀的台灣,人民有沒有吃飽竟然成為選戰話題,對執政者其實是一大恥辱。而上次總統大選時,蔡英文團隊承諾要給農漁民過好日子顯然沒有兌現甚至倒退嚕,如今再度提到讓大家吃得飽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誰信?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