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利率時代尾聲未明、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背景下,貴金屬再度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德銀遠東投信(DWS)大膽預測——黃金未來12個月內有望挑戰每盎司3,700美元的新高。
去美元化潮湧動,央行「黃金戰略」正改變市場生態
這項看似激進的價格預估,其實來自一股深層趨勢的發酵:全球央行正在「去美元化」。DWS亞太區投資長吳雙榮指出,全球外匯儲備正逐步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各國轉向增持實體資產,尤其是黃金。從俄羅斯、中國到新興市場的央行,這波黃金買盤不再只是避險,更是一種結構性戰略部署。
黃金多頭轉折點:利率見頂、避險資金重回戰場
除了央行買盤,黃金多頭的另一助力,來自高利率時代的轉折訊號。DWS資產配置專家沈鎧圻分析,美國聯準會升息循環即將告終,當利率見頂、美元動能趨弱,正是過往黃金價格翻升的時刻。歷史上,每當資金重新尋找非美元的安全港,黃金都會站上舞台中央。
金價漲,金礦股還有補漲空間?關鍵在這2個因素
不只黃金本身,相關產業也正迎來估值重估的契機。沈鎧圻提到,金礦股與黃金價格高度連動,而目前金價已創下階段新高,金礦公司受惠於生產成本下降與利差擴大,獲利前景轉佳,具備補漲條件。若黃金進入新一輪多頭行情,金礦股反而可能成為更具槓桿效果的資產配置工具。
資金還能往哪裡走?下一個長線主軸:基礎建設與能源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DWS並未將目光只放在貴金屬。面對全球數位化與電力需求飆升的趨勢,基礎建設也被點名為未來幾年具備成長潛力的資產類別。沈鎧圻指出,AI、資料中心與電力網路升級將推動能源轉型,這些結構性變革正在重塑基建投資的回報曲線。
黃金是否突破3500美元關卡?
整體來看,黃金未來12個月是否能挑戰3,700美元,關鍵仍在美國貨幣政策走向與地緣風險升溫程度。若聯準會確認降息,美元趨弱再加上央行持續買進,黃金將具備挑戰新高的條件。 (相關報導: 不搶黃金了?中國珠寶商改買「1貴金屬」,價格飆破1220美元 | 更多文章 )
投資人若要參與此輪行情,不妨從兩個方向切入:一是黃金本身作為核心配置資產,二是布局受益程度更高的金礦股,搶先卡位可能的補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