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制度再掀爭議!一名錄取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的楊姓高中生,因被揭發備審資料造假,已遭陽交大與北醫大雙雙取消錄取資格,引爆社會對「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公平性的質疑,事件引發大量網友討論,直指現行制度淪為家庭資源比拚、造假空間大的競賽舞台。
學習歷程為何被批是造假溫床?
不少網友在論壇表示,學習歷程制度雖以「全人評量」為名,但實際上卻讓學生比拚誰更會「包裝」與「吹牛」,有意見指出,高中端根本不查證檔案真實性,反讓有資源的學生更易取得優勢,「弱勢生學測考高分也可能被刷掉」。
也有聲音質疑面試與檔案操作空間過大,導致「有錢有勢」仍是勝出主因。
教育現場怎麼看這制度?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林碩杰指出,許多第一線教師認為學習歷程不僅增加師生負擔,還助長貧富差距,他表示,有學生以金錢打造完美檔案,升學競爭淪為「富者愈富」的軍備競賽,制度原意被嚴重扭曲。
楊生事件怎麼爆出?其他學校怎麼處理?
楊同學原以74級分錄取陽交大、北醫、中國醫及中山醫,備取長庚醫,卻遭網友踢爆其聲稱的「菁英盃最佳辯士」實為「優秀辯士」,且其自述未補習也遭查出曾推薦補習班,陽交大與北醫已於6月4日宣布取消其正取資格,其他學校正研議處置。 (相關報導: 王大陸為何會搭上「免役產業鏈」?「學長學弟閃兵幫」被挖!診斷書、身分證造假手法曝 | 更多文章 )
學生現況如何?
楊同學母校表示,學生得知錄取遭取消後情緒低落,校方已啟動心理輔導機制,並將視情況協助參與分科測驗。校方強調「不評論細節,但希望社會給孩子空間」;目前家長與學生尚未就後續進路定案,仍在協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