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高度自給自足的日本市場,誰能想到「最大進口商」的頭銜竟然會落在一家日本本土車廠身上?這個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在今年4月,當月進口最多汽車進入日本市場的品牌並非德國或美國車廠,而是來自印度的日系品牌Suzuki,這家以小型車聞名的日本車廠,憑藉從印度組裝出口的車款,不僅成功逆向輸入本土市場,更徹底顛覆了過往對日本汽車市場進口與出口角色的傳統認知。

Suzuki這波進口熱潮的主角無疑是五門版本的Jimny Nomade,自4月開始從印度出口至日本後,這款越野小車立即在本土市場掀起熱潮,短短四天內便接獲高達5萬張訂單,遠超原本每月僅1,200輛的銷售數字。僅在4月,Suzuki就進口了3,990輛汽車到日本,超越Mercedes-Benz賓士的3,202輛及BMW的2,575輛,奪下單月進口冠軍。除了Jimny之外,Suzuki也自印度引進另一款次緊湊型休旅車Fronx,這款新世代車型被視為Suzuki未來全球戰略中的關鍵角色,預計將推向超過70個國家市場,藉此強化品牌的全球布局與競爭力。Suzuki的策略非常明確,印度不只是生產基地,更是全球供應網的中心。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
Suzuki之所以能大量從印度進口車輛至日本,背後是其對印度長期發展戰略的成果。該品牌計畫到2031年前,將印度的年產量擴大至400萬輛,為此將投入高達83億美元擴建與升級,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將使印度不僅成為供應日本市場的基地,也將成為輸往歐洲、非洲與東南亞的重要中樞。事實上,Suzuki並不是唯一進口回日本的當地本土品牌,以WR-V為代表車型的Honda,在今年前四個月也自印度進口了16,720輛車輛。整體而言,今年1月至4月,日本品牌共計進口35,269輛車輛,相較去年同期成長了33%。這個趨勢說明,日本汽車製造商正積極利用海外生產資源,以因應全球競爭與市場需求的變化。
日本自1978年起實施零關稅汽車進口政策,理論上應鼓勵外國品牌大量進入市場,然而實際上由於地理與文化門檻,外國品牌在日本仍難以與當地本土車廠抗衡,不過Suzuki的策略性逆輸,讓我們看到本土品牌如何透過全球化生產體系反轉進口市場格局,這不僅反映出日本車廠國際製造能力的提升,也展現出品牌靈活調整生產與供應鏈策略的實力。Suzuki的案例說明,即便是在本土市場穩固的日本,車廠仍需面對成本、產能與區域需求的多重挑戰,在全球化生產與多市場經營的趨勢下,善用跨國生產優勢,將成為維持品牌競爭力的關鍵策略。 (相關報導: 「水動車」加水就能跑?未來汽車加的不是油,而是「水」?專家揭密「加水車」爆紅真相! | 更多文章 )


《原文詳見:CARTURE 車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