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除一度宣布對台灣課予32% 的關稅,並預告下一階段提高醫藥品關稅,恐導致藥品價格上漲,讓健保、長照的財政問題雪上加霜。當前府院不得不一方面推進與美協商,一方面評估額外籌措財源,以備戰醫藥產業及健康體系可能的衝擊。原各界期待若加熱菸上市可挹注菸捐200億,然因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仍存在疑慮,今年不一定趕得及上市,加上國健署實際試算後的菸捐挹注僅30億元,遠不如外界預期,「與其等加熱菸,不如先漲菸捐」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川普關稅風暴波及藥業,全民健康岌岌可危
台灣近期接連受到關稅調漲藥物課徵、健保點值過低、護理師缺工等衝擊,健康領域投入的不足使資金破口逐漸擴張,社會與民眾權益受到嚴重影響。川普更揚言下一波將對藥品推出關稅,未來勢必會對全球醫藥產業產生影響。全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藥品關稅一旦上路,將衝擊全球藥品供應鏈,造成藥品生產成本增加,藥品價格有可能隨之上漲,部分藥品恐將面臨缺藥情形。
台灣健康公共衛生領域長期面臨財務壓力,隨著人口老化及新藥與新技術的迅速發展,醫療成本不斷攀升,外界已多次呼籲提升健保點值或增加健保費以解決目前健保財源窘境。回顧今年國內衛福政策及醫療現況,各地陸續實施「醫院個別總額制度」,民眾開始擔憂會因此掛不到號或調漲掛號費;年初各地醫院又爆發急診壅塞,急診醫學會甚至發文警示今年狀況是前所未有的嚴重;而護理師人力長期不足、醫事人員薪資福利的問題一直存在。此外,行政院承諾推動百億癌藥基金,以及明年即將上路的新版長照3.0政策,更顯國家健康投資財務面的不足。
加熱菸疑慮多且緩不濟急 國健署:可增菸捐僅30億
坊間一度傳言,加熱菸若上市將可貢獻菸捐至少200億,然反菸團體隨即提出數據推算反駁,若依增加200億菸捐試算,必須新增至少增加106萬年輕人抽菸才能達成。對比目前全台抽菸人口約2百萬人,比例明顯不合理。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於年初時也強調,若加熱菸真的開放,試算可能影響的金額僅約30億元,並非外界所設想的200億。
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每年持續提出警告,加熱菸所排出的煙霧中含有尼古丁,除了容易致成癮外,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特別是影響發育中的大腦,煙霧中也含有甲醛、乙醛、亞硝胺等有毒及致癌物質。《菸草控制》2019年的期刊也指出,部分加熱式菸品的塑膠材料部分,加熱到90℃ 起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而許多加熱菸加熱溫度可達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