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庭擁車率持續攀升,根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近五年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增加至2024年的868萬輛,成長5.9%。不過,與車輛同步上升的還有停車成本,車位價格飆升成為購屋族與有車一族的新壓力。
台灣車位價格五年狂飆,北市車位均價破200萬
台灣房屋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篩選僅以「車位」為交易主體的物件,發現2024年六都中車位最昂貴仍是台北市,平均要價達201.8萬元。
相較之下,台南市的平均車位僅需93.6萬元,價格差距接近一倍,也就是說,一個台北車位的錢在台南「能買兩個還找錢」。
車位價格飆最快是台中 五年漲近五成
至於車位價格漲幅則是台中市最驚人。2020年每個車位平均75.5萬元,到了2024年已來到112.6萬元,漲幅高達49.1%,位居六都之首。
南部的台南與高雄,也分別出現37.2%、38.1%的漲勢。即使車位價格原已高居不下的台北市,五年內也上漲了一成,顯示整體車位市場正值熱潮。
少子多車時代來臨 蛋黃區供不應求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台灣雖然少子化,但家庭用車數量卻逐年增加,導致停車位資源相對緊縮,「各都蛋黃區早年開發時公寓華廈多,車位規劃不足,停車位供不應求」。
以台中為例,因近年人口明顯增長,但大眾運輸便利性仍不及北部,加劇私家車依賴,使得建商紛紛在新建案中利用剩餘容積設置車位,進一步推升市場價格。
全台最貴車位!單一車位近千萬
觀察個案交易,目前全台最貴車位出現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豪宅社區「首席公館」。2024年有買家一次購入兩戶住宅與共四個車位,總價高達3,700萬元,平均每個車位售價高達925萬元,幾乎等同中南部一間小宅的價格,令人咋舌。
單獨購買車位須查產權 使用與轉售皆有限制
張旭嵐提醒,購買車位需特別注意「是否具有獨立產權」。部分舊大樓車位屬於公設,住戶雖有使用權,但無法自由買賣,只能轉售給同社區住戶。
若屬獨立產權,雖然交易自由度較高,仍須留意「是否有獨立出入口」、「社區規約是否限制非住戶進入」等條件,否則日後恐怕在使用上產生糾紛。
房地合一稅上路 高稅負壓縮短期轉手空間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則指出,單獨買賣具有獨立產權的車位,仍適用房地合一稅規定。「依現行法規,短期內出售不動產並獲利,持有1至2年課徵45%稅率、2至5年為35%的高稅率」,提醒民眾在購置車位時應審慎規劃持有期間與轉售策略,並於買賣契約中明確標示車位價格,以降低未來稅負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