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  

約 526 項搜尋結果
日本今年上半年的旅遊人數創新高,圖為日本街頭資料照。

不受地震謠言影響!日本外國旅客人數破表,但「這一點」埋下隱憂

專家表示,父母想幫孩子買房可用分年贈與的方式,這樣未來取得成本就是市價,再出售時稅負會較低。(示意圖/取自photo-ac)

父母贈與孩子4000萬買房「免繳任何稅金」!專家教1招,無痛省下鉅額贈與稅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預計將達2026年綜所稅免稅額等調整的門檻;若初步以累計至今年6月的漲幅試算,免稅額可望調升新台幣4000元、標扣額調高5000元,2027年報稅適用。(示意圖/取自pixabay)

所得稅新制將上路!明年所得稅「月薪多少以下免繳」?免稅額、扣除額有望調高

3種不動產傳承方式哪種最省稅?(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傳承房產給子女,贈與、繼承、買賣哪種最節稅?稅務專家教1招「省下上百萬稅金」

每位贈與人在同一年度內,贈與金額不超過244萬元,則無須繳納贈與稅;若超過部分,將按金額高低課徵10%至20%的稅率。(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一年內贈與兒女2300多萬「不用繳贈與稅」!國稅局教1招,超過244萬免稅額也不怕

最多人誤解「每人每年可有244萬免稅額」,其實,贈與人的額度一年只能免244萬元,且要依法申報。(示意圖/取自photoac)

妹妹把600萬保險金匯給家人「免繳贈與稅」!專家曝多做1步驟,合法省下大筆稅金

父母贈送房地給子女,應依期限申報贈與稅。(示意圖/取自photo-ac)

父母幫子女出千萬買房「免繳贈與稅」!律師教1招合法節稅,百萬稅金通通免繳

美國餐廳勞工是「大而美法案」受益族群。(資料照,美聯社)

川普《大而美法案》大減稅 收入越低減免比率越高

一對兄弟共同出資買房,歲月如梭,為了處置這間房產,兩兄弟商量好先將一半的產權返還給哥哥,兩人再一起出售後均分,沒想到哥哥卻因此招來45%的房地合一稅!(示意圖/取自photo-ac)

賣掉和家人合資買的房子「553萬元房地合一稅卻找上門」!專家教1招,合法省下4倍稅金

網傳「從 6 月開始要注意」、「如果提款超過這個金額,您可能會收到國稅局的電話」的訊息和影片。(圖/mygopen)

現金提款超過「這金額」,會被國稅局查?網傳政府緊盯你的存款,事實查核單位揭真相

川普政府正努力推動「大而美法案」通過。(資料照,美聯社)

「大而美法案」衝刺 白宮請出基層的勞工、媽媽、阿嬤……當說客

若同一名贈與人在一整年內贈出的財產總額超過244萬元,必須在該次贈與後30日內主動向國稅局申報。(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一年贈與不滿244萬元,慘被課近50萬稅金!國稅局曝「忽略1細節」翻倍連補帶罰

川普的「小費免稅」新法案,對於送餐員等職業員工收入影響甚大。(資料照,取自Uber Eats官網)

美國三寶媽外送員親述大而美法案對底層影響:改變了我們生活的安全感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 某筆財產在5年內發生連續繼承,且第一次就已「繳納遺產稅」,就可以不用再列入遺產總額課稅。(示意圖/取自photo-ac)

同一塊地5年內連續繼承!國稅局教1招合法節稅,省下大筆遺產稅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限至6月30日止,截至6月22日已有612萬人完成申報,仍約有73萬人尚未報稅。(資料照,陳明仁攝)

逾70萬人未報稅!最常見4大錯誤一次看 財政部教你怎麼補救

2025年國稅局報稅稅改上路,單身、雙薪、租屋族等不同族群的免稅門檻全面調整,繳稅壓力大幅減輕。(資料照/顏麟宇攝)

以為年收入免稅就不用報?1招讓國稅局退你數千元!這些人報了反而賺更多

手足同時申報扶養父母,國稅局會如何認定?(示意圖/取自freepik)

兄弟同時申報扶養70歲母親!國稅局2關鍵秒判定:每月給孝親費不是認定標準

國稅局表示,如果被繼承人在過世前2年內曾將財產贈與子女,即使當時贈與金額未超過免稅門檻、免繳贈與稅,還是得依法申報。(示意圖/取自freepik)

一年內贈與子女不到244萬元,還是被課大筆稅金!國稅局曝忽略1細節「連補帶罰繳更多」

律師表示,父母想贈與子女房產可利用每年免稅額度逐年贈與現金,是最節稅的做法。(示意圖/取自photo-ac)

父母贈與女兒近3000萬元「免繳贈與稅」!律師教1招合法節稅,不怕國稅局找上門

王博民創辦人暨執行長(圖片來源:沛然資訊提供)

川普免稅政策喊停 美股反彈是假象?GAS系統看見深層經濟迴圈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今(12)日向黨高層提交政策提案,建議取消外國人來日購物時可享的消費稅免稅制度。(資料照,洪煜勛攝)

赴日消費恐變貴?自民黨擬取消外國人購物免稅 年底列入稅改討論

專家表示,民眾購買基金和ETF相關類型的保險都要課遺產稅,不會因為穿上「保險」的外衣,投資帳戶的價值就能免稅。(示意圖/取自Pexels)

爸爸生前買的壽險,死後子女竟要繳137萬遺產稅!國稅局曝忽略1細節,照樣計入遺產課稅

保單沒有考慮受益人設計、稅務風險、財產轉移方式,小心節稅不成,反留下大筆遺產稅。(示意圖/取自freepik)

家人過世留下保險理賠金,竟要繳2000萬遺產稅!99%台灣人忽略的投保細節,領不到錢還要倒貼

贈與人在一年內若贈與總額超出244萬元,必須在超過金額的贈與行為發生後30日內辦理申報。(示意圖/取自pexels)

一年內贈與不到244萬元,卻被慘課47萬稅金!財政部曝「忽略1細節」連補帶罰繳更多

日本藥妝店

日本免稅購物「小確幸」即將消失?!麻生太郎提議取消「外國遊客購物免稅」,離境稅額可能也會增加

無論是信用卡欠款、學貸或車貸,只要沒有書面借據或其他能證明是借貸的證明文件,依法都可能被視為贈與。(示意圖/取自pexels)

爸媽幫子女繳信用卡費,慘被課10萬元稅金!「忽略1件事」國稅局直接連補帶罰

凡在每月薪資6%內自提退休金者,記得主動核對扣繳憑單金額。(示意圖/pixabay)

百萬勞工注意了!「疏忽1點」恐多繳稅,這筆可全額免稅

台北101、市景、大樓,住宅,房市,房地產,公寓,大樓,,市景,台灣,街景,馬路。(資料照/洪煜勛攝)

房屋稅免徵別錯過!2025房屋稅新制符合「1條件」自動免稅

只要掌握好贈與時機與免稅額規定,父母一年內最高竟可合法免稅贈與達1176萬元。(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一年內贈與子女近1200萬現金,贈與稅一毛都不用繳!「國稅局教1招」省下大筆稅金

財政部表示,房屋稅2.0新制登記及申報期限由今年3月24日放寬至同年6月2日,民眾符合條件自動免繳。(資料照/柯承惠攝)

家人名下有房注意!房屋稅2.0新制6月開徵,稅務局曝符合1條件「免申請自動免稅」

日本針對短期停留的外國旅客設計的免稅制度,讓旅客可免付消費稅,不過未來有可能要取消了,赴日購物恐變貴。(示意圖/取自photo-ac)

去日本掃貨注意了!日本擬取消免稅優惠,恐剩1類商品倖免

父母贈與現金、房產給子女,忘做一事稅金連補帶罰繳更多!(示意圖/取自photo-ac)

父母贈與子女千萬元「不用繳贈與稅」!專家曝少做1件事,稅金連補帶罰暴增3倍

台積電(TSMC)獲得拜登政府66億美元補貼。(美聯社)

護國神山硬起來!台積電致函川普政府:半導體免稅,否則亞利桑那設廠計畫喊停

美國聯邦參議員克魯茲成功尋得跨黨派議員支持,通過允許服務業員工的現金與信用卡小費收入免於課徵聯邦所得稅的法案。(資料照,盧逸峰攝)

跨黨派議員支持助攻川普競選政見 美參議院無異議通過「小費免稅法案」

Temu和Shein現在正式成為亞馬遜的關注重點。(圖片來源:美聯社/風傳媒後製)

愈來愈難撿便宜!歐盟與日本將對低價包裹徵稅,Temu等中國跨境電商「剉咧等」

如何在傳承財富的同時合法節稅,並確保資產不被不孝子女「敗家」,成為現代家庭財產規劃的關鍵課題。(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房子給兒女可免繳贈與稅?律師公開2招「合法省百萬稅金」,土地增值稅一秒歸零

2025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即將於5月1日開跑,今年報稅制度迎來4大重要變革,民眾可以提早熟悉新規定,提前做好財務規劃。(示意圖/取自pexels)

點光明燈、貸款利息可以扣嗎?10大報稅常見錯誤別踩,小心被追稅還要罰錢

專家表示,如果善用自住要件,房地合一稅就有10%的優惠稅率及400萬元免稅額,如果做錯就要等6年才能適用。(資料照/洪煜勛攝)

家人名下有房注意!做錯這件事「400萬元免稅額飛了」,專家教1招省下10%房地合一稅

一名持有台灣國籍的外國人士日前回國攜帶6000支香菸,被處以新臺幣32000元的罰鍰。(示意圖/取自photo-ac)

搭飛機出國玩注意!1伴手禮放託運帶回國「開罰3.2萬元」,全數沒收扣押財產

Uber執行長達拉.霍斯羅沙希(見圖)在X推文珽川普「小費免稅」法案。(資料照,路透社,*CUP提供)

Uber與DoorDash高層罕見聯手相挺 川普力推「小費免稅」

物流業者準備將貨物裝上貨車。(美聯社)

低價商品「入侵」太氾濫!日本擬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最快2026考慮改課消費稅

若短期內發生連續繼承,前次已課稅的遺產可依年限遞減扣除,最高可全免;但若屬免稅案件,則仍須併入課稅。(示意圖/取自photo-ac)

「死亡2年前贈與」還是被算入遺產稅!國稅局曝1情況,仍被追討48萬稅金

去日本真正重大改變會在2026年11月上路,屆時將改為「先付後退」的退稅機制,旅客需先確認攜帶出境,才能辦理退稅。(資料照/林瑞慶攝)

出國旅遊注意了!1新規定明年起上路,想買免稅品一定要知道

房東參與政府推動的「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與「公益出租人」政策,可享多項稅賦減免。(資料照/姚翰光攝影)

家裡有房報稅注意!內政部教1招「每月15000元免稅額」,很多人不知道都虧大了

美國先前宣布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措施,並自2日起對來自中國、價值800美元(約新台幣2.41萬元)以下小額包裹。(示意圖/洪煜勛攝)

新制上路超慘,1產業陷出走倒閉潮!企業關門大吉、訂單暴跌「低價競爭也沒效」,撐不住將掀大裁員

移轉土地時,符合「作農業使用」、並且移轉給「自然人」兩個條件,就不須繳交土地增值稅。(示意圖/取自photoAC)

父母贈與小孩注意了!稅務局警告疏忽1件事,免稅條件全泡湯

買農地別忘了重新申請農業免稅,否則明年恐繳上萬元地價稅!(示意圖/取自freepik)

免稅資格突然消失!爸媽贈與給小孩,少做1件事女兒慘繳萬元稅金

在歐美各國掀起熱潮的電商平台TEMU。(美聯社)

關稅讓中國直送商品不香了?知名陸企電商平台Temu急轉彎,未來只賣美國用戶「本土產品」

單純失業或無收入並不構成「無謀生能力」,因此不符合免稅資格。(資料照/顏麟宇攝)

所得稅報扶養注意!他做錯1件事「9.2萬免稅額飛了」,國稅局曝符合這條件才能報

5月1日正式進入台灣的報稅季,民眾可以列報扶養親屬以減免稅負,不過怎麼樣才符合扶養條件呢?(示意圖/取自photo-ac)

2025所得稅報扶養攻略》2步驟簡單搞定!如何申報扶養父母、免稅額有多少一文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