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大流行!初期症狀/傳染途徑來源/不能吃什麼/如何預防,一文看懂

2025-02-12 18:00

? 人氣

每年農曆年前後是腹瀉群聚的高峰期,有81%是諾羅病毒引起,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到感染。(示意圖/取自photo-ac)

每年農曆年前後是腹瀉群聚的高峰期,有81%是諾羅病毒引起,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到感染。(示意圖/取自photo-ac)

編按:衛福部疾管署於2025年2月11日表示,2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破30.2萬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需要多加留意。

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春節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單週就診破30.2萬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其中罪魁禍首就是「諾羅病毒」。《優活健康網》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諾羅病毒症狀?

諾羅病毒(Norovirus)是感染人類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主要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諾羅病毒感染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絲頁指出,如果不幸中了諾羅病毒,建議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避免上吐下瀉過於嚴重之脫水現象;最好少量多餐,可嘗試吃白粥、白饅頭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另外,還要補充優質蛋白質,幫助腸胃道細胞修復,康復後也要持續調理飲食,避免增加腸胃負擔。

感染諾羅病毒嘔吐,吃不下怎麼辦?若身體很虛弱,沒力氣咀嚼,這時將「蘋果磨成泥」可減緩腸胃的負擔,不論年長者、嬰幼兒都適合吃蘋果泥,因為蘋果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豐富的水果,能緩解腹瀉,可以直接食用。

感染諾羅感染不能吃什麼?

感染諾羅病毒期間,應避免食用太油、辛辣刺激、重口味的食物,才不會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另外,咖啡因、甜飲料和酒精也應該避免飲用。《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NG食物,千萬不要在感染期間吃這些:

糕點:蛋糕、鳳梨酥、餅乾等。

生吐司:一般吐司已含奶油,而生吐司的糖、奶油含量更高。

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糖40公克(約8顆方糖)。

乳製品:牛奶、起司、優格等。

奶油濃湯:玉米濃湯、巧達濃湯。

炒飯:炒飯含有大量油脂。

罹患諾羅病毒怎麼辦?

諾羅病毒目前無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可以接種,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支持性療法。除了多休息外,要注意營養及水分、電解質的補充避免脫水,絕大多數的人都可自行痊癒。另外,須特別注意衛生習慣,勤洗手並避免接觸傳染,以防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朋友。

諾羅病毒如何預防?

諾羅病毒染力極強,最佳預防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觸感染者、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生食、定期清潔和消毒家居環境。《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預防方法供參考:

1、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都要洗手。

2、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3、出入公共場應戴口罩。

4、蔬果要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需煮熟。

5、受病患污染的衣物、床單應立即更換,並以漂白水消毒環境。

6、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諾羅疫情春節後創新高

全台30萬人次狂拉肚子!根據疾管署11日最新疫報顯示,2月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共30萬2644人次,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紀錄。除了就診人數激增,近期群聚感染案例也頻傳,過去4週內,全國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5年同期最高,而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215起經檢驗確認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占98.6%。

該病毒傳染力極強,潛伏期約10~50小時,透過食物、飲水、病人接觸及環境污染傳播,容易在校園、餐廳、旅宿等地造成大規模群聚感染,民眾若有相關症狀最好盡速就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標題:得諾羅病毒可以吃什麼?NG食物有哪些?教你「正確飲食法」不拉肚子

責任編輯/陳得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