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YTR揭心靈課程「3大PUA手法」!宿營、迎新套路全撞…網嚇:這劇本超熟

2025-02-12 13:19

? 人氣

YouTuber「錫蘭」深入剖析某些心靈成長課程如何運用極端的心理操控手法,引發熱烈討論。(圖/翻攝FB@錫蘭Ceylan)

YouTuber「錫蘭」深入剖析某些心靈成長課程如何運用極端的心理操控手法,引發熱烈討論。(圖/翻攝FB@錫蘭Ceylan)

知名YouTuber「錫蘭」近日發布了一支長達兩小時的影片,深入剖析某些心靈成長課程如何運用極端的心理操控手法,甚至導致部分學員精神失常。影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片中所描述的「三階段」手法讓人似曾相識,仔細回想才發現,這與國中宿營的過程幾乎如出一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心靈課程如何操控情緒?

根據錫蘭的影片內容,這類心靈課程通常會使用「三階段手法」來操控學員的情緒與行為:

建立權威—透過特定角色的「強勢領導」,讓學員服從並接受規則。

極端情緒控制—包括大聲斥責、壓力挑戰、團體懲罰,以及播放特定音樂來影響學員的情緒。

營造歸屬感—在學員情緒崩潰後,透過團隊分享、擁抱、感人話語,讓學員產生「浴火重生」的錯覺,並對團體產生依賴。

這些手法與某些心靈成長課程極為相似,讓人不禁質疑:「這樣的活動,真的能幫助人成長,還是變相的心理操控?」

為何網友覺得國中宿營與其雷同?

有網友在看完錫蘭的影片後發文表示:「當下覺得這種課程離自己很遠,但突然意識到,國中時參加的宿營不就是這樣嗎?」該貼文隨即被「好色龍」粉專轉發,引發大量網友共鳴。

許多人回憶起當年參加宿營的經歷,發現其中的手法與心靈課程極其相似,例如:

睡眠剝奪與強制規範—「半夜突然被叫起來訓話,還規定一定要在極短時間內洗好澡,完全沒有個人自由。」

集體壓力與服從測試—「值星官大吼:『你們以為來這裡是玩的嗎!』」

強制情緒渲染—「大家不哭不准走,甚至不斷播放催淚音樂,直到有人情緒崩潰。」

權威角色與懲罰機制—「宿營一定會有一個『權威』角色,專門懲罰那些不夠投入、不聽話的人。」

這些場景與心靈課程的情緒操控方式高度相似,讓不少人回想起當年的經歷時不寒而慄。

為什麼這些活動會使用類似PUA的手法?

快速建立團隊歸屬感:迎新宿營通常需要在短時間內讓陌生人成為「一家人」,因此會使用「強烈情感連結」的方法,例如:

高壓環境:不讓參與者有個人時間,活動滿滿,讓人產生「被團體接納」的感覺。

共患難經驗:例如深夜活動、體力挑戰、心理壓力測試等,讓大家「一起經歷難關」,進而強化歸屬感。

心理暗示與洗腦手法

「你是特別的,你能突破自我!」

這類話術類似心靈成長課程,讓參與者感覺自己「脫胎換骨」,但實際上是透過營造特定氛圍(燈光、音樂、情境)來讓人情緒高漲或低落。

「我們是你最好的家人/朋友!」

讓新生感覺只有這個團體才真正理解他,類似邪教的歸屬感操縱手法。

集體壓力與從眾心理

有些迎新活動會讓新生接受極端挑戰或「精神折磨」(如長時間的精神喊話、懲罰機制),透過團體壓力讓人難以違抗,人會不自覺地迎合群體行為,即使內心抗拒,也會因「害怕被排擠」而配合。

這樣的活動對心理會產生什麼影響?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類活動利用人性對權威的服從、對群體歸屬感的渴望,以及在極端情境下的情緒波動,來達到影響行為的目的,短期內可能會讓人產生「改變」、「突破自我」的錯覺,但長期來看,這種情緒操控可能會導致心理創傷、群體依附心理,甚至影響個人價值觀的建立。

如何避免被類似手法影響?

對於這類「隱藏版心理操控」,專家建議參與者應保持警覺心:

獨立思考—當活動要求「完全服從」或施加過多情緒壓力時,應該思考這是否合理。

保留選擇權—不要因為團體壓力而強迫自己接受不適的活動。

警覺異常行為—如果活動過度強調「個人要突破自我」、「哭出來才算真正成長」,可能暗藏心理操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育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