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醫療量能 文章列表
#
醫療量能
約 1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內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兒童權利下的醫療實踐:邁向兒童友善醫療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去醫院的回憶嗎?不舒服的壓舌棒、插不上話的診療過程、不明不白變被插上的一針、還有摻雜著消毒水味而冰冷的環境,這些痛苦的回憶似乎刻在了許多人同年的陰影中。兒童友善醫療可能是讓這些回憶停留,而不傳承下去的一縷曙光。兒童友善醫療的定義與精神首先,我們要知道「兒童」在這裡指的是18歲以下的人。比起一般的醫療行為,友善醫療更注重給予未成年最佳的醫療政策......
曾靖傑
2025-06-25 05:20
兒童友善醫療
兒童權利
台大兒童醫院
地方新聞
台北
專家呼籲建立分級防疫制度、編列常規防疫預算健全醫療量能
立法院厚生會於6日舉辦公聽會,厚生會會長萬美玲呼籲藉由建立分級防疫制度及編列常規防疫公務預算,並要求衛福部應持續編列常規預算儲備流感及新冠防疫物資,一個月內與基層醫療體系開會研議提升篩檢量能的做法。
楊艾喬
2025-05-07 08:19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急診亂象」的下一步?
全台急診壅塞引發民怨,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先是拋出「小腦袋」的荒唐言論,部長邱泰源緊接作秀演戲來提油救火,在在凸顯賴政府的官僚氣焰,也讓「醫療化」就此無解。
蔡威
2025-04-02 05:30
急診壅塞
林靜儀
醫療化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醫療健康
楊聰榮觀點:護理人力告急,政府應認真考慮護理公會建議
護理師公會針對台灣護理人力危機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這些建議旨在從薪資待遇、工作負擔與制度層面解決問題。我將逐一深入探討這些建議的可行性與潛在影響,並分析政府若採納這些措施可能帶來的改變。這些建議不僅是短期救急之策,更是長遠穩定醫療體系的關鍵。首先,公會建議透過公務預算補助醫院護理人員薪資,每人每月發放一萬元津貼,直至護理人力有效回流。這項措施直接針對薪資偏低的痛點,旨在提升護理人員的經濟誘因。台灣護理人員薪資長期偏低,尤其與其高工時、高壓力的工作環境不成正比,導致許多人選擇離職或轉行。若每月增加一萬元津貼,以一名護理師年薪約60萬元計算,這將使年收入提升約20%,可能有效吸引離職者回流或留住現有人員。然而這需要政府編列龐大預算。以全台約20萬名護理人員估算,每月需20億元,每年240億元。這對財政是否構成負擔,以及如何確保資金到位,將是實施的關鍵挑戰。此外,補助是否能真正解決流失問題,還需搭配職場環境改善,否則僅靠金錢誘因可能只是短期止血。公會提出提升健保點值,確保醫院有充足資源提高護理人員薪資,目標年薪達百萬元以上(不含夜班津貼)。健保點值是醫療費用支付的基準,若能調高,醫院將有更多資金用於人力成本。台灣健保長期以低點值運作,雖保障民眾就醫權益,卻壓縮醫療機構的財務空間,導致護理人員薪資難以提升。若年薪達百萬,將使護理師收入與其他高技術職業(如工程師)看齊,大幅提升職業吸引力。然而,健保總額有限,若大幅提高點值,可能推升保費或排擠其他醫療項目,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將考驗政府的決策智慧。此外,醫院是否願意將增加的收入全數轉為護理薪資而非其他用途,也需嚴格監管。公會建議將急性一般病床護理費提高,以合理反映護理專業價值。這項建議聚焦於護理工作的核心領域,急性病床通常涉及重症或緊急患者,護理負擔極重。若護理費提高,不僅能增加醫院收入,也讓護理人員的付出獲得相應回報。例如目前健保支付的護理費偏低,無法反映實際工作量,若能調升20%-30%,可能讓醫院更有動機增聘人手並改善待遇。然而,這同樣涉及健保資源重新分配,可能引發其他科別或醫療項目的反彈,政府需謹慎評估整體影響。第四,公會建議調升居家護理費20%以上,以應對緊急醫療需求並減少住院等待時間,降低急診壅塞風險。居家護理能讓患者在家接受專業照護,減輕醫院病床壓力,尤其對高齡化社會至關重要。目前居家護理費偏低,導致服務供給不足,若提高20%,可鼓勵更多護理人員投入社區照護,從而分流急診與住院需求。例如一名患者若能提早出院接受居家護理,可釋放病床,降低急診壅塞。然而此舉需擴大居家護理人力培訓與設備投入,短期內可能加重現有人力負擔,長期則需建立完善的支持體系。第五,公會建議修訂相關法令,將助人力如護理佐理員納入醫療機構編制,以減輕護理人員負擔,使其能專注於專業護理工作。護理佐理員可承擔非技術性任務,如翻身、餵食等,讓護理師聚焦醫療專業。這在國際上已有成功案例,例如日本的介護員制度。然而台灣目前缺乏相關法規與培訓機制,若貿然納入,可能因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影響醫療品質。佐理員的薪資與管理成本也需納入考量,政府需制定明確規範,確保其與護理師的分工互補而非競爭。公會建議加速三班護病比入法,確保合理的人力配置,保障護理人員與病患的安全。三班護病比指的是每班護理師負責的病患數,目前台灣部分醫院超標,導致過勞與醫療疏失風險。例如國際標準建議急重症護病比為1:2,而台灣常達1:10。若立法規範,可強制醫院增聘人力,改善工作環境。然而這可能增加醫院運營成本,尤其對中小型醫療機構壓力更大,政府或需提供配套補助,否則恐難全面落實。總體而言,護理公會的建議從多面向切入,試圖打破護理人力短缺的惡性循環。這些措施若能有效實施,將大幅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尊嚴與醫療體系的穩定性。然而其挑戰在於資金來源、政策平衡與執行細節。政府需跨部會合作,整合健保、財政與勞動資源,並與醫療機構協商,確保建議落地。護理人力危機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是社會韌性的試金石。公會的建言為政府提供了明確方向,接下來,關鍵在於行動力與執行力。
楊聰榮
2025-03-16 06:30
急診
醫療量能
護理公會
風生活
即時
媽媽被升上護理長「1天只睡4小時、回家也待命」,突留1遺言讓兒崩潰:感覺會猝死!
近期台灣各大醫院急診嚴重壅塞,在這場醫療崩壞危機中,第一線醫護人員更是壓力破表。一名男大生表示,他的母親是東部某醫院的資深護理師,自從升任護理長後,每天工時超長,睡眠時間少得可憐,甚至曾對他說:「等我走了之後,能不能讓我穿得好看一點?」讓他憂心母親會因過勞猝死。
林瑩真
2025-03-05 15:58
醫院
護理長
護理師
新聞
政治
醫療健康
曝住院醫師值班24小時才1500元 台大醫院工會揭惡劣工作環境:壓榨到體無完膚
急診壅塞如利刃般劃開台灣醫療真實面貌,護理師低薪出走潮未見改善,護病比推動進度裹足不前。此外,傳統大型公立醫院因長年高壓低薪惡劣勞動環境,致使近年招募住院醫師困難重重;後續更隨著台大副院長婁培人一席「公定價」發言而再度引發爭論。
黃天如
2025-03-04 11:55
台大醫院
醫護人員
醫療環境
新聞
政治
醫療健康
視察急診挨轟作秀 邱泰源曝親臨第一線原因:讓他們吐苦水
急診壅塞令各界亂了套,衛福部長邱泰源上周視察雙北多間醫院,被質疑是在作秀。對此他說自己並非突襲各醫院,只是覺得每家醫院的問題可能各有不同,只有真正站到第一線瞭解問題,才能更快速解決問題。
黃天如
2025-03-03 18:03
邱泰源
衛福部
急診
新聞
政治
醫院人力荒、急診大塞車 護理師公會提解方:讓男護理師在醫院服替代役
護理師紛紛出走造成各院關床、急診壅塞,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呼籲政府修改替代役政策,讓男性護理師可以在醫院服替代役,令專業技術不致間斷,且退伍後可立刻無縫接軌護理師的工作,年資也不致於間斷。若相關政策能夠上路,每年至少可補充上千名護理師人力。
黃天如
2025-03-03 12:34
護理師
急診
醫療量能
新聞
政治
急診爆滿!醫求助林靜儀竟被嗆「呵呵小腦袋」 陳昭姿怒轟:逼走醫護的幫兇
日前一位急診醫師在Threads上請衛福部林靜儀次長多關心急診科面臨的崩潰與壅塞問題,但林卻回應,「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最後急診醫師無奈決定準備離職。對此,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痛批,請林靜儀不要成為逼走醫護的幫兇,呼籲撤換林靜儀,選擇一位真正有心改革、願意與基層醫護進行良好溝通的次長。」
羅立邦
2025-02-24 13:30
陳昭姿
林靜儀
急診室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全台灣都崩潰「1行業爆出走」,林靜儀一句話疑成幫兇,他打定主意離職!
台灣醫療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全台急診室人滿為患,病患住院困難,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甚至掀起一波醫護離職潮。而一名急診醫師日前在Threads上請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多關心醫療量能崩潰問題,卻被反酸,結果該名急診醫師無奈之下決定離職,無疑是雪上加霜。
林瑩真
2025-02-24 11:16
醫療量能
急診
ICU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真的沒有病床…病患「從高雄一路北上」找到已來不及,糞便塞滿腹腔病逝!
全台醫療量能告急,急診室人滿為患,就連加護病房(ICU)也難覓空床。傳出,一名病患從高雄一路北上找ICU床位,結果手術時病況已極為嚴重,術後仍因敗血症休克不治。
林瑩真
2025-02-24 10:26
ICU
病床
醫療量能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急診塞到醫界受不了求救!邱泰源親上火線回應了:3大措施緊急處理
全台急診量能陷入吃緊,一床難求的情況在各地上演,台灣急診醫學會在22日罕見發文求救,強調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提出4點建議並喊話政府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3)日親自回應,提出3點措施以舒緩急診壅塞。
張大任
2025-02-23 18:08
急診
邱泰源
衛福部
新聞
政治
國內
急診壅塞「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發文求救 提4建議:快撐不下去了
流感、諾羅病毒在近日大流行,急診量能吃緊,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在臉書發公告急喊「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同時提出4項建議,希望政府機關能夠正視、採取有效行動,憂心如果問題持續下去,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
張庭維
2025-02-23 15:57
急診
醫護
醫療量能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光三越氣爆釀4死26傷!醫曝急診量能1大隱憂:非急症患者別前往
台中新光三越百貨今(13)日發生氣爆意外,台中市消防局到場搶救,約於下午5時搜救工作告一段落,統計新光三越這起氣爆案造成4死26人受傷。對此,網紅醫師蒼藍鴿在臉書曝急診忙碌狀況,呼籲台中朋友若無必要切莫前往急診,而有名具護理師相關職能的女義消也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大量傷患一直來,真的太恐怖了」
張庭維
2025-02-13 18:17
急診
新光三越
氣爆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護理師2個月逾700人離職 護師工會揭衛福部漲津貼仍留不住人背後原因
新年新氣象,但醫界護理人員流失的情況似乎更嚴重了,日前甚至還爆出某家醫院急診室有病人因為沒有床位,只能躺在地上插管的情況。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表示,據統計,從去年(2024)底到今年初,護理人員離職至少又增加了705人,其中381人甚至寧可不要年終獎金,也不願再待在醫界。
黃天如
2025-02-12 18:15
護理師
夜班津貼
急診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急診爆滿「患者躺地急救」 護理師累垮逾700人離職 工會發聲明訴心聲
過年後諾羅病毒、流感疫情升溫,醫院診間看病的民眾人滿為患,爆量的病人也對醫護工作量能造成不小負擔。日前粉專「超級白急診醫師」就透露「因為沒有病床,只能讓插管病人躺在地上救治」。而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則發文指出,從去年(2024年)12月到今年初,已有超過700名護理人員離職,突顯出醫院與政府長期忽視護理人力困境的惡果。
張庭維
2025-02-12 15:11
護理師
流感
急診
風生活
即時
台灣1職業爆離職潮「去年底至今」已逾700人出走!心寒到年終獎金都留不住
近期諾羅、流感肆虐,讓全台醫療量能陷入空前危機。有醫護人員爆料,急診室爆滿到推床用罄,部分插管病人只能躺在地上等待救治;相對的,醫護人力也相當不足,從去年12月至今,已有超過700名護理人員離職。
林瑩真
2025-02-12 11:40
醫護
醫療量能
急診
地方新聞
高雄
大同醫院換手!長庚法人:逐年提升重度緊急醫療量能 每年4-5千萬嘉惠弱勢族群
長庚醫療法人自取得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醫療服務合作案議約第一順位,經衛生局召開六次議約會議討論、三次員工權益保障會議溝通,醫療合作契約條文正積極磋商協調中。
徐炳文
2024-09-23 21:06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桃園
護理師鬧人力荒!桃園3個月879人離職「醫院掀關床潮」 衛福部回應了
全台護理人員人力荒愈發嚴重,連帶引發醫院關床潮,病床數驟減也影響民眾就醫品質,桃園市衛生局就統計,今年光是第1季,全市就有多達879位護理師離職,病床減少到6380床,排名六都倒數第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針對關床問題,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也做出回應。
陳怡穎
2024-06-05 14:26
護理師
護理
人力
地方新聞
新竹
盛達盛齊捐贈救護車予竹市香山 副市長感謝守護生命強化醫療量能
盛達集團及盛齊綠能秉持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捐贈了一輛價值407萬元、配備齊全的救護車予新竹市香山消防分隊。竹市消防局於3日舉辦「救護車捐贈儀式」,由副市長邱臣遠出席代表接受捐贈,並回贈感謝狀及救護車紀念模型,表彰企業熱心公益的善舉。 竹市副市長邱臣遠表示,救護工作是消防同仁最繁重的勤務,有良好的救護車輛及裝備更是對救護人員最好的支持,感謝盛達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對社會公益的熱心付出,這份大愛精神值得敬佩。今天企業捐贈的救護車配備電動擔架床、AED自動心臟電撃器、十二導程心電圖監護儀及完整的救護醫療器材,每輛金額高達407萬元,新救護車的導入,將可提升救援救護量能,守護市民生命安全,也為救護人員提供更完善及更安全的救護裝備,讓竹市成為安心、安定、安全的幸福城市。 消防局長李世恭表示,一直以來非常感謝各界的愛心,踴躍捐贈各式救災救護車輛及醫療器材,竹市去年緊急救護案件約2萬3千件,送醫人數約1萬8千人,在消防局所有救護同仁、急救責任醫院及全體醫療指導醫師的指導與努力下,緊急救護救活率從100年的18.57%提升至112年46.31%,為全國縣市之冠;完全康復率則從100年0.4%提升至112年11.07%,亦遠高於全國平均康復率6.61%,消防局一定會持續用心守護市民生命財產,保障竹市公共安全。
楊艾喬
2024-05-04 15:26
新聞
政治
總統府憲兵自戕為何「捨近送馬偕醫院」?憲指部:考量醫療量能
總統府憲兵211營1日晚間一名古姓上兵舉槍自盡,經轉送中山馬偕醫院急救,22時25分醫師宣告不治,此事引起外界關注,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也質疑,該憲兵為何沒有送往最近的台大醫院,而是被送往馬偕醫院。對此,憲兵指揮部今(3)日表示,救護車是以周遭醫院的「醫療量能」為依據。
王德蓉
2024-03-03 13:57
憲兵
總統府
台大醫院
風生活
即時
南韓爆「近6500醫集體不幹了」抗議政府!癌症、分娩手術全延後 撐2周恐醫療崩潰
南韓醫療人力不足問題引起反彈,許多醫師從19日開始集體罷工辭職,導致部分醫院必須取消或延後癌症、分娩等手術,若演變成長期問題,恐怕讓南韓醫療量能撐不過2至3周就要崩潰。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針對台灣情況發言了。
林瑩真
2024-02-20 17:12
南韓
南韓醫院
南韓醫師
地方新聞
高雄
小港醫院急重症大樓落成 賴瑞隆:成功爭取提升南高雄醫療量能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15日舉辦創立25週年院慶典禮暨急重症醫療大樓落成,有小港醫院長郭昭宏、莊人祥署長、高雄市長陳其邁、衛生局長黃志中長、毒防局長林瑩蓉、高雄大董事會董事長陳建志、高雄大楊俊毓校長、高醫王照元院長、大同醫院長傅尹志、旗津醫院長蔡忠榮,以及多位議員等產官學界貴賓到場,共同見證小港醫院重大里程碑。
徐炳文
2023-11-16 09:46
新聞
國際
政治
以巴戰爭》無力收留北部病患!加薩南部醫院滿載 世衛:再撤等同判處死刑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迫使加薩走廊(GazaStrip)北部數千名患者撤至早已人滿為患的南部各間醫院,可能「相當於判處死刑」。
中央社
2023-10-15 11:19
加薩走廊
醫療量能
世衛
風生活
今日新增8913例本土確診、54例死亡!為何本月可以鬆綁?指揮中心「列4理由」說明必要性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913例,境外移入185例,總共9098例確診(包含54例死亡)。
李沁儒
2023-03-10 22:10
COVID -19
疫情
台灣疫情
新聞
地方新聞
台東
臺東成功區域醫療再提升 增加牙科及胸腔內科專科診次
為提升東海岸醫療服務量能,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成功分院自112年3月起新增胸腔內科門診及牙科診次,分別由部東院長王蘭福提供胸腔內科門診(結核病門診)服務,及由楊菁醫師開增牙科診次,民眾可多加利用。饒慶鈴表示,以臺東縣醫療分布情況,成功沿線與南迴地區同樣有專科醫師人力不足之問題,目前南迴地區已商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在大武鄉衛生所提供專科醫療服務,大為改善當地民眾就醫不便問題;而成功沿線唯一醫院(部東成功分院)也因醫療人力較不足,未能提供住院服務,且專科門診服務量能亦非常有限。在去年臺東縣政府辦理縣政座談會時,有多位地方人士表達該分院醫療量能不足問題,臺東縣政府已多次向中央反映應強化部東成功分院醫療量能。饒慶鈴提到,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新任院長王蘭福已於2月上任後即積極拜訪縣府、地方及醫療院所,並應允增聘醫療人力以強化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及成功分院醫療量能,相信並期待臺東縣醫療量能及服務品質在王院長共同努力之下應可大大提升。臺東縣衛生局長孫國平說明,過去成功沿線僅有部東成功分院及長濱鄉衛生所各執登牙醫1位,牙科醫療資源較為缺乏,又部東成功分院牙醫師常須接受支援調派,每星期僅能提供3診次門診,為緩解此醫療困境,衛生局雖也特別調派長濱鄉衛生所牙醫師到成功鎮衛生所支援每周一天的看診,但仍無法全然滿足當地醫療需求,有幸日前順利招聘楊菁醫師成為臺東牙醫生力軍,也期待借助楊醫生牙科專業醫學能力,解決在地醫療需求問題。 部東醫院指出,王蘭福院長自3月份起每周四上午9:00-12:00將提供胸腔內科之專長服務,另楊菁牙科醫師將於每周一、二、四全天提供在地化且長期性之牙科醫療服務,且牙科門診也由原每週3個診次增加至每週9個診次,門診時間表公告在醫院網站(https://www.tait.mohw.gov.tw/ck/index.php),民眾若有就醫需求也可打電話方式(089-854748#201)詢問,並請民眾多加利用。
溫佳身
2023-03-02 22:08
台東
牙醫
醫療量能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梨泰院踩踏事件的怵目心驚會有後遺症?八仙塵爆後、台灣精神創傷防護總檢討
10月29日、也就是萬聖節前的周六深夜,韓國爆發梨泰院踩踏事件悲劇,導致156人死亡、172人輕重傷(統計至11月2日止),龐大的死傷人數讓韓國總統尹錫悅於2022年10月30日凌晨召開緊急狀況檢查會議,並在10月30日上午前往事故現場巡視時,宣布韓國將進入哀悼期。
呂苡榕
2022-11-05 17:20
歷史新新聞
八仙
八仙塵爆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鳳山醫院醫療二期大樓動土 陳其邁:提升鳳山地區醫療量能
高雄市立鳳山醫院醫療二期大樓今(17)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市長陳其邁表示,鳳山是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擁有35萬人口,因此在不管是在門診、急症、慢性病治療或短期住院等醫療量能需求相當高,未來鳳山醫院二期完工後,將會朝區域醫院發展,可滿足相關醫療需求,並減輕民眾轉診上的不便,對鳳山、大寮周遭區域民眾的健康,獲得整體性的提升。陳其邁致詞時細數醫護同仁在COVID-19期間日以繼夜的付出,並感謝醫院在防疫期間配合市府各項防疫政策、超前部署,扮演人民健康的守護神,不僅提供高雄市民最好的醫療照顧,更本於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照顧精神,讓所有病人受到最好照顧。
徐炳文
2022-10-18 03:13
高雄
鳳山醫院醫療二期大樓
動土典禮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向疫無反顧守護新北市民健康的醫療機構及公會致敬 侯友宜辦感恩會頒獎表揚
自2020年來,新冠病毒席捲全球,新北市攜手本市醫療院所及公會,疫無反顧、勇敢先行,一起挺過3年多來的疫情挑戰。為了感謝相關單位無私奉獻的精神,新北市衛生局於12日舉辦「疫路同行-感恩有你」感恩會。由侯友宜市長頒發新北市防疫貢獻獎、防疫卓越獎、居家照護(核心醫院)防疫貢獻獎、社區篩檢防疫貢獻獎及疫苗接種獎等5大獎項,給予防疫有功單位,感謝也肯定大家在崗位上無畏無懼、挺身抗疫,守護新北市民健康。
李梅瑛
2022-10-13 02:44
雙和醫院
新冠疫情
防疫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疫無反顧居家照護影片全記錄 感謝醫療防疫人員辛勞付出!
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以來,站在浪頭上的新北,從2020年起首倡呼籲市民搭乘大眾運輸配戴口罩、口罩實名制及入境普篩,到後來2022年Omicron病毒海嘯來襲,新北率先全國於4月11日試辦「居家照護」保全醫療量能,緊接著5月1日呼籲「快篩陽視同確診」,讓民眾免於排隊篩檢在家也能安心康復。
李梅瑛
2022-10-13 00:32
居家照護
醫護人員
防疫
新聞
政治
日韓大規模鬆綁邊境,台灣解封原地踏步!知情官員辯:考量醫療量能
隨著全球邊境逐漸鬆綁,台灣的邊境開放速度相對緩慢,僑界近期也發聲,希望對於邊境開放可以有近一步的檢討。有一知情官員指出,台灣開放邊境速度較慢、較晚,其實與台灣疫情的發生、往上期間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晚有關,並稱新一波疫情無論國內外都在上升,強調要「考量台灣的整體醫療量能」,包括有確診的病患居家隔離、有到醫院需求的人都要照顧到全面,雖然新型變異株致死率、重症率都較低,仍要預防醫療量能不足等問題。
黃信維
2022-09-04 21:36
武漢肺炎
清零
新冠肺炎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跨縣市輔選?侯友宜:好好拼市政做好防疫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6)日,COVID-19確定病例,5324人採檢陽性,居住地為新北。居家照護執行中15855人,居家隔離列管數8967人。今日可解隔2,814人,預計康復解隔5288人。
李梅瑛
2022-07-07 02:24
侯友宜
指揮中心
COVID-19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社篩站與集中檢疫所降載轉型 醫療量能回歸急重症照護 、65歲以上長者第四劑下周開打
新北市每日確診人數漸趨下降,然而BA.4、BA.5變種病毒仍對全球疫情造成威脅,市長侯友宜今(25)日於市政會議強調,市府團隊要戰戰兢兢把防疫做好。因應疫情趨緩,現階段新北市將針對醫療量能進行調整,包含社區篩檢站轉型、集中檢疫中心及專責病床降載,以全力照顧急重症確診者、滿足居家照護需求。
李梅瑛
2022-06-15 23:47
侯友宜
集中檢疫所
疫苗
風生活
新冠肺炎》新變種病毒BA.4、BA.5來襲!專家預估爆發時間點,大流行前快做3件事自保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Omicron新型亞變種BA.4、BA.5已在超過40個國家現蹤,而指揮中心昨(13)日也宣布於國內檢出5例個案。對此,外國學者預測,新一波疫情恐在冬天爆發,雖然Omicron導致中重症的機率較低,但確實有讓患者重複感染的能力,代表群體免疫(herdimmunity)可能難以達標。
潘京婕
2022-06-15 01:02
新冠肺炎
Omicron
Omicron BA.4
新聞
政治
台南防疫結合智慧科技 盼維持「吃緊醫療量能」不潰散
隨著本土疫情仍在持續,防疫措施也成為各縣市政府的難題。而六都之中的台南市,僅有兩個醫學中心,與鄰近的高雄有4個、台北有7個相比,顯得醫療量能相對吃緊。有一台南市政府幕僚指出,在與其他縣市相比,醫療量能不夠的情況下,如何維持醫療,是他們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他們結合智慧科技力量,盼能讓民眾有更便捷、安全的防疫生活。
黃信維
2022-06-12 22:53
台南市政府
黃偉哲
趙卿惠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以行動為消防隊員加油!趙天麟偕防火宣導大隊顧問團捐贈防疫物資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物資需求量增,今(10)日立法委員趙天麟偕高雄市議員江瑞鴻、鄭孟洳、李雅慧等及防火宣導大隊顧問團李惠閔、黃國展、柯翔鐘副團長、黃靖如、翁志宗、余開生等顧問,共同募集防疫物資捐贈在第一線抗疫的消防弟兄姐妹們,向辛苦的消防同仁及志工夥伴們打氣。
徐炳文
2022-06-11 00:59
高雄
趙天麟
醫療量能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視察小兒特診為醫護打氣 陳其邁:建構完整輕重症分流讓醫療量能充足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9)早至長庚醫院小兒科特別門診視察,替前線的醫護同仁加油打氣,他表示,市府每日召開專家會議,醫療量能調度與防疫工作按部就班,持續建構完整輕重症分流,高雄市醫療量能充足,並肩負高屏地區中重症患者照顧樞紐。國小疫苗覆蓋率預計今日將達到75%,醫護同仁辛苦照顧市民健康,在疫苗、防疫、照護病患給予最大協助,市府表達感動也感謝;高雄市除加緊在醫學中心、應變醫院發放快篩,也對於專責病房同仁在中央補助外加碼補助。
徐炳文
2022-06-10 05:08
高雄
長庚醫院小兒科
兒童急診
新聞
政治
國內
「高雄疫情仍處高原期」 陳其邁曝中南部曲線特性:可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高雄市今(8)日新增1萬1026例本土確診個案,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包含高雄、台南、台中等縣市目前仍處於疫情高原期,高雄的盛行率為8.94%,他也引台大陳秀熙教授有關感染速度及數量對疫情影響的資料,說明相較於北部陡升陡降的曲線走勢,造成醫院急診塞車,中南部則是慢上慢下,如此可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2-06-09 05:32
高雄市
陳其邁
新冠肺炎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為地方替中央背黑鍋藍民代抱不平 侯友宜:天天公開呼籲、早知道就更大聲呼籲中央改進
國民黨新北市議會黨團廖先翔、江怡臻、王威元、陳偉杰、林國春今(1)日針對疫情亂象進行質詢,為地方替中央背黑鍋的現象抱不平。議員廖先翔指出新北市提出很多前瞻的建議,但是中央拖了一個月才做,地方為中央的錯誤政策背了黑鍋。議員陳偉杰也認為,中央的法傳系統有嚴重缺失,不僅沒有超前部署還讓基層人員相當勞累,民眾也找不到資料,然而民進黨議員卻還是把責任怪罪到新北市,對地方政府相當不公平。
李梅瑛
2022-06-01 23:03
侯友宜
市議會
質詢
風生活
今日新增88247例本土確診、122例死亡!「重症死亡率高不意外」醫點出5案例:耗光醫療量能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宣布有本土確診88247例,境外移入46例,總共88293例確診(包含122例死亡)。確診人數中,新北市14894例、臺中市11511例、高雄市11499例、桃園市9568例、臺南市7634例、臺北市7480例、彰化縣4852例、屏東縣3177例、新竹縣2527例、新竹市2008例、苗栗縣2008例、雲林縣1852例、宜蘭縣1622例、南投縣1496例、花蓮縣1493例、基隆市1423例、嘉義縣1226例、臺東縣902例、嘉義市677例、澎湖縣215例、金門縣131例、連江縣52例。
柴涵真
2022-06-01 22:10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COVID -19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獨家》台東花蓮確診致死率「數一數二」 整備相對匱乏的醫療量能不能等
Omicron疫情持續燃燒,不但確診數未見明顯趨緩,中重症及確診致死率也迭創新高。更令人憂心的是,雙北等醫療資源相對充足的縣市尚且擋不住新冠肺炎死神頻頻敲門,一旦病毒大舉攻向醫療資源相對缺乏,有更多獨居老人、住宿機構,又疫苗覆蓋率偏低的花東地區時,會是怎樣景況?專家提醒,花東地區不但缺快篩等防疫物資,更缺人力,政府一定要把握有限的時間提前整備部署,才能搶救更多生命。
黃天如
2022-06-01 17:00
政策盤點
口服抗病毒藥物
台東
風生活
新冠肺炎》日薪高達7500元!醫院徵「染疫康復者」照顧確診者,優渥薪資讓打工族搶翻天
本土疫情爆發至今,累積的確診個案不斷攀升,醫療量能瀕臨崩潰,儘管第一線醫護人員苦撐,還是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近日就有一名網友發現,新北市一間醫院的專責病房公告招募「確診過已解隔」的人,甚至開出1天工作12小時、工資7500元的高薪!
潘京婕
2022-05-31 19:49
新冠肺炎
醫院
專責病房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沒有風險管控的防疫政策,無異政策殺人
英媒指台灣未超前部署夏季前染疫死亡率恐飆。專家預測,由於弱勢群體的低免疫力,加上台灣疫苗接種率不理想,可怕會面臨一段艱辛的旅程。
林白水
2022-05-29 14:00
新冠肺炎
與病毒共存
醫療量能不足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地方頭條
蘇院長赴板橋藥局巡視防疫 侯友宜: 願意到第一線來,都是好事!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7)日出席新北市議會第三屆第七次定期會接受市政總質詢,媒體聯訪問到,蘇貞昌院長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到板橋的藥局去巡視防疫,侯市長是否有受邀?
李梅瑛
2022-05-28 02:41
新北
藥局
醫療量能
風生活
第一線醫護人員慘況曝光!護理師一張「紙箱休息照」,讓陳時中驚呼:怎麼會這樣
本土疫情延燒,最令人擔心的醫療量能問題也逼近臨界點,指揮中心日前發函要求放寬專責病房的護病比,也就是讓一名醫護負責更多病房,引來許多基層醫護反彈。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25)日與護理師團體座談,會議中,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拿出一張護理師休息照,讓陳時中當場驚呼「怎麼會這樣」?
李紹瑜
2022-05-27 19:35
醫護
醫療量能
護病比
新聞
政治
揭中央提高護病比至15人 藍委:增硬體卻不增人力算哪門子醫療量能?
本土疫情不斷延燒下,第一線護理人員承受巨大壓力,「血汗醫護」問題嚴重。國民黨立委25日召開記者會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但沒有幫醫護人員增加人手,還把護病比拉高到15人,指揮中心總指揮官陳時中更指出,目前醫療量能沒有崩潰,不缺病床。立委萬美玲批,難道把一張張病床搬出來計算就代表醫療量能嗎?她也質疑,指揮中心不斷增加硬體卻不增加人力,算哪門子的醫療量能?
潘維庭
2022-05-26 01:59
護病比
陳時中
新冠肺炎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快篩陽即確診26日起全民適用!侯友宜:終於願意做,新北準備好了
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快篩陽視同確診措施預計5月26日上路全面實施,率先於5月1日提出呼籲的新北市也早已規劃做好相關調整準備,包括:遠距門診增加、防疫急門診轉型、親友代為門診增加、社區篩檢站轉型等四大項,以因應協助快篩陽民眾能迅速完成判定通報,有需要者能及時獲得藥物治療。
李梅瑛
2022-05-25 23:58
快篩陽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新聞
政治
蔡英文指示松山機場設篩檢站 柯文哲怒轟:別瞎指揮徒增地方困擾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三總於21日起將在松山機場增設1座3合1大型篩檢站。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卻指出,他事先知道,也表示反對,不要為了設而設,炮轟中央瞎指揮、亂指揮,造成地方困擾,戰術布置錯誤。
郭怜妤
2022-05-21 23:10
松山機場
醫療量能
柯文哲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即日啟動分群照護、醫護安心照顧 侯友宜: 快速做好分流及診斷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5/20COVID-19確定病例,23,704人採檢陽性,居住地為新北。居家照護執行中116,060人,累計康復解隔人數143,989人,居家隔離列管數43,726人,今日可解隔21,186人、預計康復解隔14,680人。
李梅瑛
2022-05-21 02:52
新北
分群照護
醫療量能
風生活
今日新增90331例本土確診、59例死亡!疫情將進入「高原期」,專家籲做好3件事:別當「社會巨嬰」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宣布有本土確診90331例,境外移入47例,總共90378例確診。
劉潔謙
2022-05-19 22:0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指揮中心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