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0萬人次腹瀉飆破紀錄!諾羅病毒有哪些症狀?潛伏期多長?3類人最易中招

2025-02-11 16:35

? 人氣

疾管署公告,春節過後全國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上週達30萬2644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疾管署公告,春節過後全國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上週達30萬2644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根據疾管署公告,春節過後全國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上週達30萬2644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近四週內,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其中檢驗陽性案件以諾羅病毒為主,佔212起,這也讓餐飲、旅宿及校園成為高風險場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諾羅病毒是什麼?為何傳染力這麼強?

諾羅病毒是一種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病毒,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主要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觸患者嘔吐物、排泄物等傳播。

其恐怖之處在於,即便病人痊癒後,3天內仍具有傳染性,並且病毒可在外界環境中存活長達2至3週,這讓群聚感染變得非常容易。

諾羅病毒引發哪些症狀?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等症狀為主

諾羅病毒感染後常見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和發燒等,大多數患者在1至3天內症狀會逐漸緩解,但小於5歲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可能病程較長,甚至更為嚴重。

如何有效預防諾羅病毒?這幾招不可忽視

正確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徹底清潔雙手,特別是在如廁後、用餐前或準備食物時。

避免生食或交叉污染:貝類、蚵類等海鮮務必徹底煮熟,生熟食物分開處理。

環境徹底消毒:患者嘔吐或腹瀉後的物品應使用含氯漂白水(1000至5000ppm濃度)清潔,以避免病毒殘留。

使用公筷母匙:與他人共食時,應養成分食的良好習慣,避免直接接觸食物。

感染者應暫停烹調食物:病患應在症狀解除後至少3日再接觸食物及他人。

學校與餐飲業者該如何防範?

校園防疫:勤清消毒、監控學生健康

隨著學校開學,校園成為群聚感染高風險區,疾管署建議學校加強教室、餐廳等公共空間的消毒,並要求學生如出現腹瀉症狀,應居家休息至症狀解除48小時後再返校。

餐飲與旅宿業:嚴格執行衛生規範

餐飲及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的清潔消毒,並確保工作人員無腸胃炎症狀,如有員工出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至少症狀解除後48小時才能復工。

諾羅病毒感染後,應該怎麼吃恢復得快?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防止因上吐下瀉導致嚴重脫水,可適量補充運動飲料或電解質水。

清淡飲食:少量多餐、避免油膩或高糖食物,以減少腸胃負擔。

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豆腐、魚類,有助於腸胃黏膜修復,縮短康復時間。

疾管署提醒,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並居家休息,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勤洗手、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和生食,是預防感染的重要關鍵。只要落實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有效減少感染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周育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