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年紀越大越難交到朋友?成年人交友不說的4大默契:交淺不言深、不再掏心掏肺

2024-06-15 09:00
為何長大以後越男交到真心的好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為何長大以後越男交到真心的好友?(示意圖/取自pakutaso)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就像沒有永遠的敵人。成為好朋友的前提條件,不僅是志同道合、三觀一致,還需要彼此有獨立的生活空間,以及適可而止的溝通。

成年人的分寸感,是一種點到為止的默契:我說我有事,你不要問我什麼事;我說我在跟人吃飯,你不要問我跟誰吃;我說我在陪一個朋友,你不要問我是男的女的⋯⋯

要是能說,我可能早說了。

倒也不是不能說,我可能不想說。倒也不是不想說,我可能只是不想跟你說。生活軌道有交集,才有機會成為朋友,但只有保持平行,才能走得更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適當的距離。

有氧氣,才不會窒息。

缺乏適度的敏感力和分寸感,就會一不小心淪為別人眼裡的討厭鬼

前幾日,朋友生日聚會,其中有位女孩應該是跟著朋友第一次來,跟大家都不太熟。其實熟不熟倒也無所謂,大家都是成年人,慢慢會熱絡起來。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般是酒過三巡,興致已高,大家會轉場酒吧,聽聽歌,喝點小甜酒,分享一下彼此的生活近況,聊聊時事新聞,談談人生夢想。

但這女孩有點不按常理出牌,甚至可以說是冒昧。

到了酒吧才剛落座,她就格外熱情地叫著這個姐姐、那個妹妹的,還過來拉我的手:「姐姐,我聽說你是寫書的,好厲害啊,我從小就羡慕能寫很多字的人」、「你能給我簽個名嗎?簽在我衣服上,我也有文化圈的朋友了。」、「我們加個聯繫方式吧。」

說實話,我有資深社交恐懼症,一時間被她搞得也有點不知所措,但我還是儘量附和她,一是想她年紀還小,可能真的就是爽直罷了,二是不想破壞那天的聚會氣氛。

誰知是我太單純了。又過了十幾分鐘,她就開始暢聊起了自己的私生活,比如現任男友是她如何從其他女孩子手裡搶來的,喜歡一個樂隊的鼓手,於是謊稱自己是對方女朋友衝到後臺要聯繫方式⋯⋯她說得激情澎湃、津津有味,我們剩下的一桌人面面相覷,滿臉問號。

這就是典型的交淺言深,實在是太可怕了。我當時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快吃快喝,趕緊撤。

大家為什麼都不喜歡交淺言深的人呢?

因為成年人是有「自我保護機制」的,對陌生人有所保留,對自己有所保護。

不顧場合、不管分寸,上來就掏心掏肺恨不得把家裡銀行卡密碼都說出來的人,就屬於一見面就開始裸奔的選手。而且究其本質,交淺言深的人大多是過於迫切地想要討好對方,過於迫切地想進入對方的親密半徑。然而感情的積累是個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拜託,大家連對方的素顏都沒看過,連個通訊軟體表情都沒交換過,有什麼資格掏心掏肺呢?

很多交淺言深的人不僅不願承認自己存在這個問題,還會美其名曰:「我只是比較外向熱情,是你們太冷酷了。」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明確一個概念,熱情外向和不懂分寸完全是兩回事。

分寸感雖然是一個很虛無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你也很難給它下個定義,但能把握好它的人才會受歡迎。畢竟分寸感是和舒適感緊緊綁在一起的,而人際交往中,最高級的狀態就是,時時刻刻都能讓身邊的人覺得舒服。

交淺言深的人最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因為他們看似「毫無保留」地交付自己的行徑,往往會給對方帶來一種隱隱的壓迫感。

「我都說這麼多了,你們好歹給點反應啊。」

「我這麼聲淚俱下,你們怎麼可以如此冷淡!」

大段大段傾訴背後的實質是逼迫對方與之共情。但共情這件事,兩個情緒完全不在一個頻率上的陌生人又怎麼可能輕易達成呢?

作家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在生活中,對社交距離的把握往往會暴露一個人的修為。

口無遮攔的人缺乏自省和智慧;出言不遜的人缺乏換位思考和悲憫。

人生沒有這麼多一見如故和天雷勾動地火的瞬間,切記別給自己加戲。

作者介紹|萬特特

暢銷書作家。人間觀察家。

頭腦和心都不複雜,所以保持了少女感,眼中有風,心中有愛,又乖又江湖。

寫文小犀利,自帶一股辛辣勁。

講有料、有趣又有藥效的故事,宣導有主張、有質感的生活,唯一正常之處,就在於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幸福文化《每個人的花期不同:允許自己是那朵晚開的花》。(原標題:成年人的分寸感,是一種點到為止的默契,切記別給自己加戲) (相關報導: 年紀越大發現朋友越少?盤點人生中最值得深交的7種朋友,遇到了絕對別錯過 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林俐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幕後》黃埔百年逾200台灣校友會師廣州 退役上將不想坐等抹紅:攻擊越多我越要去
幕後》「神在我們這!」兩岸爭黃埔正統 台灣總統、大將軍打一場無煙硝戰爭
幕後》台北被中國快艇長驅直入 逼得國安會、軍方重議固安計畫
煎魚別只會抹麵粉!大廚下鍋前多做1步驟「不再噴油黏鍋」,皮酥肉嫩超下飯
轟NCC組織法釀萬年委員!黃國昌提折衷辦法 陳耀祥:過渡條款能避免癱瘓
風評:歐盟祭保護主義,難擋中國電動車擴張
張競觀點: CSIS 中共對台「類封鎖」想定的思維盲點與矛盾
劉依俐觀點:台美軍備站隊完成,彼此密不可分
林庭瑤專欄:民進黨AI大翻車,不如習近平的Google魔鏡?
林騰鷂觀點:民主已成笑話 進歩則免談
右本沖觀點: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可忽視AI誤讀風險
閻紀宇專欄:當下一場瘟疫大流行爆發時,我們準備好了嗎?
觀點投書:「打壓生產者≠淨零減碳」碳費政策不應淪為反商仇富
觀點投書:企業別再遊說碳費!負起減碳責任才能從經濟巨嬰成為巨人
李賢文專文:他的長跑,我的青春─那一天,我走進李石樵的畫室
觀點投書:「行政裁量權」擴大使用之省思
觀點投書:「軍隊審計條例」治標還是治本?
澄清國會改革法案非擴權 張啟楷指根本問題:行政院太大、立法院太小
飛宏科技勇奪104首屆雇主品牌大賞至高榮譽!
片山和之為中信兄弟開出好球!創日本駐台代表首次為中職賽前開球紀錄
光禹集團五月營收告捷 同月成長6倍 轉虧為盈獲利中
財劃法修正政院有對案?卓榮泰評藍營版本:多的更多、少的不見得變多
歐盟揮出「七傷拳」?對中國生產電動車加稅 其中6成是歐美品牌
中共授權海警在管轄海域使用武器、扣押人員 海巡署說話了
台北捷克中心開幕》將辦卡夫卡相關活動 蕭美琴:我是捷克文化粉絲
不滿「被背書」新兩國論 馬英九痛批賴清德:口出狂言又設詞狡賴
台壽公平待客出奇招 董事當迎賓大使
女神朴敏英與玖壹壹團長現身台灣街頭 為品牌拍攝夏季代言廣告
花蓮地震公益捐贈1萬2千組!史努比攜手EMJ. LIFE、東森寵物推喵汪星人元宇宙
人小志氣高!身障生烏士賢樂當志工 高市12名學生獲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解密 2024 台日觀光高峰論壇特製菜單!食材產地直送「高雄宴」落實永續旅遊
產官學共商實踐策略!從校園到社區、農場至綠色餐飲 協力推進食農大聯盟
台糖召開113年股東會及董事會改選 通過配發股息0.7元
九九峰氦氣球樂園預計明年3月完工 將取得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章
民眾掉落路旁衣物內有上萬元現金 中市環保局出動山貓在垃圾包中找回
距離投票只剩四個多月,拜登為何陷入苦戰?《經濟學人》:這些選民變心傷害大
公托9倍增達成 盧秀燕視察南屯建功托嬰中心
錢就要花對地方! 新北113年挹注1.5億學前特教資源 融合教育分享會交流推動經驗
94強! 新北公立高中職優先免試入學今放榜 總錄取率23.36%
噪音車「麥噪」!基北北桃暑期加強取締 環警攔查、科技執法多管齊下
17仲夏玩遍新北商圈 鶯歌陶醉好生活 新北幣助遊坪林微旅行!GO!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訪彰化 王惠美化身招商、觀光大使
全國中等學校自由車錦標賽公路賽 大村國中3銀、南興國小奪雙冠
雲分署銀髮勞動力論壇 盼企業活化中高齡勞動力
ChatDPP認證「國會改革符合程序正義」 民進黨:暫停開放,儘速改善
民代質詢關注防災型都更 侯友宜:同意比例門檻降至80%加速危老都更
「台日機械合作商談會」開跑 台日合作切入高階製造國際供應鏈
宜蘭水巡隊創佳績 展現水環境永續力及女力 榮獲肯定
屏東空中遊覽 國境之南啟航
屏東南國表藝節 勝利星村遺構公園壓軸演出免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