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地賺、傻傻地存,錯了嗎?為什麼有近六成的工作者,沒信心在退休後過上好日子

2018-08-08 14:55

? 人氣

超過九成的勞工認為,需要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財務規劃(圖/Freepik提供)

超過九成的勞工認為,需要替自己的退休生活做財務規劃(圖/Freepik提供)

三年前日本出現「下流老人」這個新名詞,一路延燒至台灣,掀起台灣社會討論退休生活的熱潮,迫使年輕人思考這不久的將來。許多學者專家也預期現在的青壯年人口,未來極可能過著高齡且貧窮的生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長期關注此議題的《遠見雜誌》、施羅德投信與政大商學院資料採礦中心,今年六月再度合作進行「台灣工作族群退休準備指數大調查」。近日公布調查結果中有78%的工作者認為退休時累積的金錢,不足以應付未來退休的生活,且有近六成的工作者不了解如何做退休理財規劃,顯示台灣工作者對於自己第三人生的財源,處於焦慮退休金不夠又不知該如何著手進行的茫然之中。

別急著吃棉花糖!六成工作者,碰到資金缺口時,會向退休金「調頭寸」

調查顯示近六成工作者沒有信心可以過上滿意的退休生活(圖/Freepik提供)
調查顯示近六成工作者沒有信心可以過上滿意的退休生活(圖/Freepik提供)

「我知道應該把錢存起來,但也要顧上現在的生活啊」這是上班族心底的聲音,有超過一半的上班族會向退休金「調頭寸」,預支未來。不只年輕人會問「為什麼,我們不再像上一代,只要拼命地賺、傻傻地存,就能過著有品質的退休生活?」,連捧著鐵飯碗的退休軍公教,也因為年金改革上路,過著錙銖計較的生活。施羅德投信行銷部主管吳佳嫺認為,退休金的準備應該是理財規劃的一部分,只要善用國家退休制度,目標清楚、持續累積,是可以達成理想的。

而儲蓄或定存是台灣人最主要的理財規劃方式,其次是保險保單與基金,屬於最不傷神費力的理財工具,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沒有心力研究五花八門理財工具實在是必然的結果。有趣的是,如果我們能從未來寄一封信給年輕的自己,最想要提醒30歲的自己竟是「及早做好財務規劃」!或許我們沒有被教過或主動學過如何做財務規劃,但這卻已經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了。

用「三多」口訣打造自己的鐵飯碗,輕鬆面對人生的第四個錢關

台灣民眾評估退休後每月基本開銷約為2萬6742元(圖/shutterstock提供)
台灣民眾評估退休後每月基本開銷約為2萬6742元(圖/shutterstock提供)

因為國人缺乏準備退休金或投資理財的知識,連帶影響到對未來生活的整體信心,根據施羅德投資集團的研究報告指出,退休後的收入,必須要達到退休前最後收入的六成,才能擁有較為舒適的退休生活。總觀我們的人生歷程,第一人生學習專業,積極為第二人生做準備,而今平均餘命已達80歲大關,這多出來的第三人生,該如何規劃? 

台灣民眾普遍認知人生有三個錢關,結婚、生子及購屋。這都是會花大錢的階段,養兒防老已不符合時代潮流,是時候將退休金納入第四個錢關,好好的思考一番,吳佳嫺建議民眾用「三多」口訣,打造自己的鐵飯碗,正面迎擊想做、又不知道怎麼做的心境。

1.「多」一點簡單

每月自動提撥1%-6%至勞退退休金專戶可說是儲蓄退休金的第一步,因為自動提撥有遞延賦稅以及強迫自己儲蓄等兩大好處。單就節稅來說,以20%的稅率為例,每月自提6%最高是9000元,一年下來可以提繳10萬8,000元至退休金個人專戶裡,而這筆金額可以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總額中全數扣除,也就可年省2萬1,600元的稅金。

2.「多」一點明確

為退休金儲蓄、投資,並明確訂定策略。以25-55歲為例,平均年報酬目標可以設定在6.5%-7.5%之間,在投資組合中分配80%為成長型產品(例如:全球股票、歐元區股票、全球新興市場股票或債券等),20%為防禦型產品(例如:全球債券型、美元債券型等)。

3.「多」一點時間

時間是金錢的好朋友,相信指數的力量。已準備退休金來說,時間是最好的優勢,因為施羅德研究團隊分析數據指出,如果從25歲開始存退休金,到最後存到的錢會比從40歲開始存多了50%。

透過「三多」口訣來有效進行資金規劃,能讓自己既兼顧自己現在的生活,又對於退休後過上好生活充滿信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